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 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导致我国与各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 伴随着的商务会议也就多了起来。国际性的商务会议需要各国将良好的商务会议礼仪呈现出来, 而且良好的商务礼仪是从业人员有高业务本领和高综合素质的完美体现, 它也决定着此次会议的成功与否。然而,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他们的商务会议礼仪也有诸多差异。因此, 本文着重阐述中西商务会议礼仪的差异以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商务会议; 礼仪; 中西方差异;
0 引言
商务会议是指带有商业性质的会议形式。一般包括:新产品推广会、上市公司年会、项目竞标会、行业峰会、答谢宴等等。会议是做生意的重要一部分, 无论是召开还是出席会议的人都应该具备良好的商务礼仪。在现如今各国之间的商务会议盛行的今天, 中西方在商务会议礼仪方面却仍需要磨合。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明, 他们的不同源于不同的背景, 不同的文化。东方以儒家思想为文化核心, 而西方以基督教为文化核心, 精神上追求的是英雄主义。由于中西两个文化思想体系的不同, 便产生了中西方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的差异, 在这样的文化差异下, 中西方也呈现出各有特色的商务会议礼仪特点。
1 商务会议中见面礼仪的差异
1.1 称谓的差异
中国人对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 年轻人通常对长辈称“叔叔”、“阿姨”、他们对平辈称“大哥”、“大姐”。而西方对于亲属称谓相对模糊, 而且指称宽泛, 对于他们除了区分辈分之外, 什么都不那么重要。例如, 一个单词“aunt”, 就相当于中国的“阿姨”、“姑姑”、“婶婶”、“舅妈”这4个词。因为西方人倡导的是人格平等, 不必太在意年龄, 可以直呼其名, 对话时无论辈位多高直接称呼为you。因此, 在英语中亲属称谓根本没有汉语那样多与复杂, 使用频率也没有这么高。
在会议人员初次见面时的称谓尤为商务礼仪的展现, 作为中方的代表要称外方的代表中的女士为Miss or Mrs.而男士为Mr.其实中国人不必拘泥于西方人的职位, 而特别在称呼时一定要叫什么经理什么部长;相反地, 中国人则很在乎职位, 外方要常将其职位挂在对中方的称谓后面。只有这样的称谓才会让双方都舒服且合理的接受。
1.2 问候的差异
在召开商务会议前的打招呼, 主要用以向对方询问安好、表示关切, 或者致以敬意。常用中国人最常用的汉语是说一声:“您好!”。但是西方人更愿意说“Nice to meet you”。除此之外, 中国人问候的同时习惯于与对方握手, 而西方人甚至有时候会热情的拥抱, 中方一定要接受这种友好的方式并同样热情的拥抱对方。有时见面简单的问候之后, 人与人之间会有简单的寒暄, 即人们在平日问候他人时所讲的一些应酬话。外国人见面的寒暄主要是从天气开始, 如果用中国人的习惯去问候就会被认为你是在关注对方的隐私, 打听他们的私事, 被认为是不尊重对方的行为。
所以, 在会议前的寒暄时双方一定要多注意对方的禁忌, 说话讲求适度合理。
1.3 交际语言的差异
在商务会议中, 由于文化的差异而引起的语言习惯的不同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这次会议的成功与否。在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中, 认为谦逊是一种美德, 当面对别人的夸奖的时候, 中国人通常都喜欢说“不行, 不行, 还不好”、“哪里, 哪里”、“还不够”等, 而这种回答方式却与西方人的传统截然不同。在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里, 夸别人的人总是希望被夸奖者对他的赞扬做出认可。例如, 在商务会议中, 中方人称赞外国人时, 他们而则会毫不犹豫地说声“Thank you”, 这样的举动在中国人看来是不谦虚的, 而中国人的做法在外国人看来也比较虚伪。
因此, 双方都需要深入了解两国的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念, 更多的去考虑对方, 用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的话语交谈。
2 商务会议中社交礼仪的差异
2.1 时间观念的差异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的时间观念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 因此对时间是一种环形认识。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只有反思过去, 才能知道现在的缺点, 才能知道下一步去做什么。而道家思想认为, 万事万物都出于“道”, 经过生长变化之后又都复归于“道”。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 中国人使用时间灵活性较强, 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 中国人对时间的随意性较强。这也就是经常可以看到中国公司的领导人更改时间表。但是, 在外国人的思想中, 他们要把时间算得十分精确, 所以, 他们会有严格的时间安排, 如在美国、西欧的商务会议活动应提前两个星期, 甚至更长时间来安排好约会。由于观念的不同, 中西方在商务活动中对时间的处理方式也不同。例如, 西方人认为时间是金钱, 会谈开始就直入主题, 在会谈的过程中, 他们多是速战速决。而中国人在贸易往来中比较注重细水长流, 通过宴请或非正式会晤等商业活动, 慢慢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2 商务交涉礼仪的差异
在商务会议中对方发言时, 中国人总是习惯于默默地听着, 并且认为此时提出问题打断别人讲话时非常不礼貌的, 是不谦逊和爱挑剔的一种表现。而西方国家的人则对此感到非常疑惑, 认为你这样做表示你没有好好听, 要么就是厌倦和生气了, 这时他们会不高兴的一再重复。因为在西方国家如英国或者美国, 他们在听别人讲话时总是不断做出各种反应, 提出各种问题。因为他们的员工和领导都是平等的地位, 有什么想法与意见可以随时提出。
2.3 馈赠礼品的差异
会议双方互赠礼品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确认伙伴关系的形式, 不仅中国人有送礼的习惯, 外国人同样讲究送礼之道。但是, 中外对送礼的认识上却是截然不同, 外国人不会送非常贵重的礼物, 他们讲求的是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 以及浪漫的情调, 比如本国有纪念意义的工艺品, 而且他们非常在意礼物的外在包装, 体现感情的深厚。正所谓“礼轻情意重”。然而。现在的中国人都喜欢送和接收贵的礼物, 这样反而让西方人不知如何是好。
相比较之下, 我更喜欢西方人的观念, 金钱是无法衡量感情的深厚的, 礼物送的有意义远比用钱来砸人好得多。
3 商务会议后宴请礼仪的差异
商业会议结束后的宴请, 已经成为中西方非常有潜力的商业工具, 商务人士都认为餐桌是绝佳的会谈地点, 轻松愉快的用餐更有利于促进合作关系。中餐注重的是热情, 而西餐讲究的是优雅和浪漫, 这就使得中西宴请礼仪存在很大差异。
3.1 座次安排的差异
在正式的商务宴请中, 位次的排列往往比菜肴的选择更引人注目。中餐一般以圆桌为主, 面门居中即房间正门中央的位置为主位, 因为中国自古有种“男尊女卑”的观念所以一般是男主人就坐, 主人右侧的位置是男主宾, 宾主双方其他人员不必交叉, 主方人员可以坐在主位的左侧, 客方人员可以坐在主人的右侧, 也就是主左宾右。不同的是, 在西方的宴请中长方形桌子居多, 而且在西餐礼仪里, 女士处处备受尊重, 女宾的座要比男宾的座位稍高, 在排列位次时, 女主人坐主位, 男主人坐第二主位, 男主宾坐女主人右侧, 女主宾坐男主人右侧, 其他男女应遵循交叉排列的原则就坐, 即使夫妇也应交叉而坐, 这样可以广交朋友, 男性也方便对身边的女性进行照顾。
这样不同的座位习惯就需要双方的助理及时搞清领导们的位次安排, 然后进行协调, 避免当场不必要的尴尬发生。
3.2 赴宴举止的差异
中国人有时参加宴会穿着很随便, 而西方人士参加宴会时服装考究, 男士最好是西装革履, 女士要穿套装或晚礼服, 并配上高跟鞋。在用餐中, 中国人举止可以很随意, 拉扯入座、激情劝酒、频频夹菜, 只要能表达热烈的感情都可以;而西方人用餐时一定要从椅子的左侧入座, 并会正确使用餐巾以表示优雅, 多饮用红酒, 举止优雅端庄, 整体环境和气氛安静浪漫。尤其在宴会中喝酒要适度, 中国人经常用朋友情谊的口号把对方灌醉, 这是非常不当的商务礼仪。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就要入乡随俗, 哪方为主要宴请者另一方就要遵从宴请方的风俗礼仪习惯来就餐。
3.3 餐后交谈礼仪的差异
用餐结束后会议双方的工作人员可以随意地进行交谈, 而这时的言谈举止才是最容易触碰到对方禁忌的时候。中国人总是特别爱聊天, 本质是好的却常常让外国人不自在。因为中国人常常唠唠就涉及人家的隐私领域, 什么婚姻、工资、生活等等, 这些都是外国人不愿多说的。而且很多中国女工作人员还愿意给单身的外国伙伴介绍异性朋友, 常常闹的尴尬。这时就需要双方在交谈时都掌握尺度, 中方不要多过问私事, 西方也不要太在意中国人的幽默风趣之处。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导致了截然不同的商务会议礼仪。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 中国同各国的经济碰撞、摩擦日益增多, 要想成功地进行商务会议, 就必须了解西方文化的特点, 从文化层面上更好的理解各国的商务会议礼仪。及时调整自己的礼仪行为, 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以有利于与贸易伙伴培养感情, 促进商务会议的成功举办最后签订贸易协议。
参考文献
[1]韩慧如.跨文化交际下中西商务礼仪比较研究[J].新西部, 2011.35-36合期.
[2]李少伟.从文化层面探究中西商务礼仪的差异[J].商场现代化, 2007, 6.
[3]王文丽.商务礼仪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商贸, 中图分类号:F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