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各体文学论文

卞之琳诗作《寂寞》的时空叙事技法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1-15 共2539字

  一、寂寞之义

  说道寂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千般咏叹复又千般。“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王维游子式的寂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晏殊无奈式的寂寞;“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是李商隐迟暮式的寂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陈子昂悲恺式的寂寞……似乎寂寞有千万种风情,道不尽言不清。正因如此寂寞就更值得我们探究一番。

  根据 《汉语大词典》 的解释,“寂”有五种含义:①静,没有声音。②安静③冷落、冷清。④恬淡、恬静。⑤佛教所称的僧尼之死。而“寞”稍少有三种含义:①寂静、无声响。②恬淡③冷落、孤独。将两者合而观之,“寂寞”本词的含义就非常丰富了,既有纯经验性的感知---“静、无声。”又有富含情感体味的感情---“冷落”;既有对生存状态的强烈表达---“孤独”又有生命终止的沉重书写---“死亡”.如“寂寞”多样的词义一般,咏叹寂寞的文学作品也一定是意蕴丰富的。正像韦勒克所言“一部文学作品,不是一件简单的东西,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⑴抛开机械的结构分析,作品的生命的确在于它的多义性和深度感。明白了“寂寞”之义,接着让我们进入卞之琳的诗作去深入探究它是如何构筑意境将“寂寞”安放于诗意中栖居的。

  二、寂寞之境

  进入 《寂寞》 伊始,读者会为诗句中所包含丰富的故事性所吸引。

  它不是李贺式的鬼才鬼语,也不是李商隐的晦涩幽情,而是一种家常式的叙述。主人公从小到大,从乡入城,从生到死都在诗句中有着清晰而亲切的表达。从节奏上来谈,诗歌整体以2/3/3和3/3/2音顿为主同时首尾句对韵二三句相彰,给人舒缓绵延之感,增强了语句节奏上的叙事张力。将一个故事娓娓道来。除了以上因素,构筑寂寞之境的关键在于交错不绝回环往复的时空叙事。

  所谓时空叙事是区别于一般叙事学意义上所讲的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它将时间和空间意象以组合排列的方式呈现出来用以构筑并推动叙事发展。如本诗上半节第一句“乡下小孩子怕寂寞”中“乡下”作为空间意象与“小孩子” (“小”暗指时间) 作为时间意象组合排列于诗句中借此给读者广阔思考空间的同时更将句子的叙事效果凸显。推而广之“枕头边”“在城里”“墓草”“死”“夜明表”等空间意象与“ 养 ” “ 长 大 了 ” “ 小 时 候 ”“三小时”“休止”这些时间意象一一对应组合放置,几乎句句以此进行叙事建构。让诗作越是反复品味越是趣味盎然。

  而这些通过时空叙事张力所营造的寂寞之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彼此间有着和而不同的内在联系。上半节一二句构建的是懵懂好奇的少儿式寂寞。小孩子对于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用一颗纯洁的童心去感知世界,他渴望玩伴的陪同借以打破晚间的寂静所以在枕头边养了一只蝈蝈。这时的寂寞是人原初认知世界能力的有限性与外部世界本身的无限性的本能碰撞反映。这寂寞是原初的、身体感知式的模糊存在。三四句构拟的是麻木操劳的成人式寂寞。时光流逝,小孩子终究会长大成人,承担起生活的负荷自愿或不自愿的去为了或有或无的目标“操劳”.忙碌的背后是生活方向的盲目与生命体验的麻木。此时的寂寞已不似儿时那样“矫情”而是进入了另一个层次,隐藏在奔波操劳的背影中。光鲜亮丽的成人世界在进入夜深人静时刺骨的寂寞如“华丽袍子里的虱”般噬骨,让人无法入眠。这时的寂寞行隐神随,“小孩子”的“怕寂寞”已变成“长大了”的“城里操劳”.城与乡,儿童与成人,玩耍与操劳一组组对照精确而自然反映出不同时空下寂寞状态的迥异。主人公为生计、为理想奔波,他不能停下来因为“他买了一个夜明表”时刻提醒着自己;他也不愿意停下来因为停下来静下来寂寞就会爬到自己的身上,他渴望寻求一条解脱之路。

  于是在诗的下半节一上来,一二句就是主人公开始了回归式的寂寞畅想。那不是陶潜悠然向往的归园田居而是被生活折磨的身心俱疲的主人公对于儿时美好光景的宿命式回望。那只儿时陪伴自己的蝈蝈已回到“墓草家园”,多么静谧、多么纯粹。是不是意味着自己也将以类似的途径寻求解脱?他思索着,怀想着,惆怅着,憧憬着。果然最后两句主人公以死亡的方式寻求此在的解脱,可是寂寞的存在并没有结束。“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书写的是本体意义上的终极式寂寞。这时的寂寞不在以某种客体反映的方式出现,而是自有的,超验的。无论人存在与否寂寞都会如夜明表一般永不停歇。此句直击心灵,让人在无限慨叹之余转入了深深地思索之中:究竟何为寂寞,为何寂寞。四种不同层次的寂寞,周而复始,一遍遍熨烫着寂寞的诗魂与灵性。

  三、寂寞之源

  诗意颇丰,诗境渐佳,诗思入玄方是诗中上品。卞诗的特质就在于长于“入玄”即产生出超乎意象意境本身的玄 思哲 感 .

  《寂寞》 的魅力突出表现在对寂寞之源的哲理性探求。全诗的诗眼是寂寞,而诗的脉门 (节奏与诗情的转折点) 在“他买了一个夜明表”一句,原因有三。其一,该句的节奏是3/2/3与主要的两种节奏2/3/3和3/3/2皆不同,诗思运转至此节奏有滞顿之感。其二,从该句开始主人公以“他”第三人称单数称谓形式出现,拉开其与读者、作者的心理感知距离,增加了叙述的客观性和经验表达的普遍性又不着痕迹地营造出“寂寞”所蕴含的的孤独、冷清、死亡的陌生化氛围。其三,该句出现了全诗的关键意象“夜明表”与之前的“蝈蝈”形成鲜明对照。冰冷的计时器与可爱的玩伴所产生巨大反差不正是隐喻着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天壤之别吗?但是夜明表的蕴意绝非仅此而已。它所代表的是一个新的时空观念,区别于传统社会中历书、沙漏、观象为代表的相对粗略的时序观念。机械表的广泛应用意味着现代时空观念的出现,它取代了以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式的时间与地理坐标紧密相关的时空观,代之以“分割时空,将时间从空间剥离显现,变为有序格栏的新时空观”. ⑵这种观念的产生有着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社会的客观需要。在带来效率飞升和物质丰富益处的同时,生活在此时当下的人们倍感疲倦,“距离感淡化,空间几乎成为幻想式的存在”.

  ⑶随之而来的是人们行色匆匆,遭到时间读秒式的驱迫。时间与空间的人为化分离,一方面使人们在永不停歇地进行“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的读秒式奔波;另一方面人们试图借信息爆炸来填补空间的无感,但又情感稀缺钝觉精神的无力,匆匆的时间下遍地是匆匆的过客。生命体验被“匆匆”窒息了。前所未有的寂寞感空虚感油然而生,人们选择狂欢去逃避心灵的孤寂。

  至此, 《寂寞》 借时空叙事搭桥,在时空中叙事,由时空观入玄,提出寂寞来源于时空观转换重组的结果。诗意无尽,寂寞永存。人们或许避免不了寂寞,但至少有此诗相伴在寂寞的诗性中栖居。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