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逻辑教学现代化困境及翻转课堂的引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1-18 共6104字
摘要

  大学逻辑教学在西方有着悠久的传统,西方近代大学创立之初就把逻辑作为“三艺”之一,列为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但中国却缺乏西方的这种逻辑教育传统,从而导致中国人的逻辑意识不发达,许多学者还由此认为这是“李约瑟难题”的一个解。[1]28为了弥补中国这方面“缺失”,让作为“赛先生”和“德先生”共同支柱的“逻先生”在中国的大学课堂里面得以重视和普及,充分发挥逻辑学在高校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学界前辈们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了“逻辑现代化”的口号。

  一、逻辑现代化与逻辑教学现代化。

  在1978年全国逻辑学大会上,针对我国当时逻辑学较为“落后”的现状,与会学者提出了“逻辑现代化”的口号。[2]8关于“逻辑现代化”的含义,随着学界前辈如王宪钧教授、吴家国教授等的阐述,逐渐明朗了起来,其主要包括逻辑研究现代化和逻辑教学现代化两个部分。

  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逻辑现代化已经取得一些成绩,特别是在逻辑研究现代化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内学界的研究内容在很多方面都已然实现了和国际研究的初步接轨,因而,许多学者认为,我国的逻辑现代化可谓得到了“初步实现”.主要判断依据是:首先,逻辑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已经有了“现代化”的教学内容,如一阶逻辑、模态逻辑、应用逻辑和逻辑应用前沿等;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前沿意识等;第三,在培养模式上注重构建对外学术交流和联合培养机制。[1]25但是,这种“初步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局限于逻辑学研究生教育,从本科逻辑教学和非哲学专业逻辑教学(以下统称为大学逻辑教学)来看,我们离“逻辑教学全面现代化”的目标还很远。[1]27-28如何才算实现了逻辑教学现代化呢?经过多年的探讨,学界普遍认为,非逻辑专业学生的逻辑教育是逻辑教学实现全面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攻关领域。为此,逻辑教学(全面)现代化应满足如下条件:首先,逻辑学教学与哲学学科教学之间实现了良好的互动;其次,逻辑学教学与数学、计算机、心理学、中文、外文等专业的逻辑教学之间实现了良好的交叉互动。第三,在非哲学专业本科逻辑教学与非逻辑专业研究生逻辑教学中实现了逻辑思维素质教育,以培养“逻辑精神”为根本宗旨。

  二、我国逻辑教学的现状及困境。

  虽然我国逻辑教学在实现“现代化”的路上走了30多年,但却依然面临着许多的困境,其中一大主要表现就是我国的逻辑教育整体呈现出萎缩态势,“逻辑学研究在取得长足进展的情况下反而被‘边缘化’了。除个别专业外,可以说30多年来没有什么改观(指非逻辑专业的研究生教学--引者注)”[1]29,“我国逻辑教学的路是越走越窄,逻辑研究也相对萎缩”[3]21.“总起来看,逻辑学界的整体情况不尽如人意,其教学与研究的队伍偏小,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逻辑教学的规模在各大学不断萎缩。”[4]51从而使得“逻辑教学现代化”的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逻辑课程数量和课时数大幅减少。普通高校部分专业的逻辑课程在不断弱化,或被取消或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课时锐减。“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逻辑教育的形势是每况愈下,普通高等学校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有一批原来将逻辑学作为必修课开设的院系专业或者取消或者将其改为选修课并普遍压缩了课时,大量逻辑教师转岗。”[5]

  “特别是到了今天,逻辑教学阵地急剧萎缩,逻辑课大有被驱逐出高校课堂之势。”[6]116“一些文科院系能够开设逻辑学已属不易,而在理工科的院系,几乎看不到逻辑学的教育内容。”[7]

  “逻辑学的重要性也开始被一些人所忽视甚至否定,如相当一部分高校的逻辑课仅有38学时,50多学时的较少,70多学时的则罕见。”

  第二,逻辑教学的观念和目标存在问题。经过30多年的逻辑教学改革,依然没有突破以逻辑知识传授为目标的传统教学观念,“在普通逻辑教学中,没有把提高学生思维素质作为教学目的,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8]131,而事实上,逻辑最本质的属性是工具性,这从“逻辑学之父”亚里士多德将其逻辑学着作命名为《工具论》,以及归纳逻辑创始人培根将其逻辑着作命名为《新工具》可见一斑。逻辑学的这一性质也表明,逻辑的价值在于被应用。[9]49所以,在大学逻辑教学中,应该转变现有教学观念和目标,将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作为第一目标。

  第三,逻辑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不合理。在现有的逻辑教学中,很多高校没有把专业教学与普通教学区分开来,在开设的全校性通识选修课中,没有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特别是理科生、文科生和艺体生之间的区别。“教学过程偏重于纯理论知识的讲授,没有把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思维实际结合起来,缺乏经常的逻辑训练;教材体系陈旧,内容艰涩难懂,脱离实际。”[8]131这就使得那些刚刚接触逻辑学的学生认为逻辑学“是一种难懂的、深奥的、枯燥的、纯理性的学科”[4]51.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挫败学生学习逻辑学的积极性。

  第四,逻辑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随着逻辑研究的深入,现代逻辑成了逻辑学的主流,因此,在逻辑现代化的进程中,现代逻辑也作为逻辑教学的主要内容引入了大学逻辑课堂。但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却没有同步创新,“逻辑学在当今的教育内容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对逻辑学的理解上:逻辑学要么是理论计算机的一个小构件,要么是数学领域内小的研究方向,不少人将其看作是哲学没有必要、无聊的课程”[7].讲授法依然是许多逻辑学老师惯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他们“习惯于满堂灌,背教案,很少花时间和精力寻求更佳的教学方法”[8]131.但这对于初次接受逻辑学的学生来说,势必多了一份枯燥,不利于逻辑知识的普及,自然也就无法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思维素质的目的。“教学方法是决定课堂教学成功的中心因素,单一无味的教学方法是学习兴趣的杀手。传统直接输入式的教学方法已是弊端重重。”[4]53第五,逻辑教学队伍不“精干”.由于逻辑学在大多数高校中并不是“优势”学科,导致学校对于逻辑学教师队伍的建设重视不够。首先,由于历史原因,许多担任逻辑学教学工作的教师都不是科班出身,目前“仍有非专业人员担任逻辑课的教学工作”[8]131;其次,由于受招生计划等原因的影响,逻辑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规模较小,在高层次逻辑后备力量的培养方面明显不足;第三,除部分高校之外,大多数高校的逻辑学教师地位不高,并有日益“被边缘化”的趋势,因而导致“逻辑教师队伍缩减,部分逻辑教师改行转岗”[8]131.

  三、学界关于逻辑教学现代化的建议。

  针对逻辑教学现代化问题,许多学者都做过研究和论述,并于2002年发起了针对逻辑教学的“两岸逻辑教学与研究学术会议”(迄今已举办了六届),邀请两岸三地的学者一起研讨逻辑教学问题。归结起来,关于逻辑教学现代化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开设通识选修课。这条建议是针对目前大学逻辑教学的重要性被人们忽视、逻辑课时少等现状而提出来的,拟通过这种途径开拓逻辑教学的阵地,在非逻辑学和非哲学专业学生中普及逻辑知识,从而壮大逻辑学的教学受众。

  第二,改革逻辑教学内容。提出这条建议的学者认为,我国目前的逻辑教学内容不完善,从而“不现代”,主张教学内容要紧跟逻辑学科国际国内最新发展趋势,将应用逻辑、批判性思维、非形式逻辑等内容纳入教学之中,兼顾逻辑的传统与现代、形式与非形式,并且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等)调整教学内容。

  第三,编写高质量逻辑教材。提出这条建议的学者认为,我国目前的逻辑学教材大都不太适合逻辑教学现代化的要求,存在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脱节、教材体系混乱、逻辑系统前后矛盾、受众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因此,学界应该依据对象需要和教学目的构建教材体系。比如,将学生按所学专业区分为法律、经管和其它人文社科专业等三大类来编写教材[9]52;处理好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的关系,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将传统逻辑教材和现代逻辑教材分开编写。

  第四,提高逻辑教师队伍素质。这条建议是基于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这一教学基本原理而提出的。许多学者认为,我国高等院校大部分逻辑教师自身的逻辑素养不高、教学观念不科学,使逻辑课根本达不到让学生通过系统学习逻辑知识来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从而导致逻辑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严重影响逻辑课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因此,学界应该大力培养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高素质逻辑教师后备队伍,并通过访学、学术交流等方式来提高在职逻辑教师队伍的学术和业务水平。

  第五,改进逻辑教学方法。许多学者认为,传统的逻辑教学方法是单一的满堂灌,这种教学方法无法调动教与学双边的积极性,应该采取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学生轮流试讲等开放式、互动式的授课方式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创造性。

  上述建议对于提高大学逻辑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这些建议都没有关注到现代教育理念的变化,没有关注到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角色的变化,也没有关注到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带来的教学模式的急剧变化,因而,在促进逻辑教学现代化方面始终无法跳出传统框架。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