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如何培养高职电气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1-09 共2662字

  目前,伴随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一直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工业,也正在走向"增速减缓,结构趋优"的新常态.面对工业化后期的产能过剩,产业结构升级,更多的企业走上了技术创新的道路,需要数量更多的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职教育的电气专业是直接为工业企业服务的,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才能创新?笔者认为,创新人才,应该有博而专的专业基础,有自主学习的兴趣,有直面问题的勇气,有自由的思想,有创新的思维和实践的技能.要培养这样的创新人才,高职院校应该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管理制度、教学与评价方式等各个方面加入创新的元素,认真研究,不断探索.

  1 解放思想,培养创新意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并不应该成为我们因循守旧的理由.要想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学生,教育者本身首先要解放思想,培养创新意识,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动力,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思想保障.目前,无论是产业升级,还是新兴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工业4.0,还是互联网+,归根结底就是创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不仅是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只有职业教育者意识到创新了,才会有教学方法的创新,制度的创新,能力的创新.

  2 创新校企合作方式

  职业教育是为企业服务的,职业教育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企业要素,是我们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引起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我们也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发动了很多力量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政府层面建立了职教联盟,统筹协调职业教育的重要问题;专业层面由企业专家和校内专业带头人组建了电气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到电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教育教学工作中;学院与企业展开"订单班"培养,为企业输送大批适用性人才;企业作为学院的校外实训基地,承接学生实习,教师培训等教学任务;教师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提高动手能力;政府、行业、企业与学院联合,举办"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楼宇智能设备安装与调试"等各级各类电气专业相关的技能竞赛等等.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校企合作的深入程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能够参与到"订单班"的学生人数非常有限,学院的实训条件与企业还有很大差别,企业承接学生实习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企业专家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教学,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热情度不高,学院没有更多的经费购买竞赛设备等等.面对问题,我们应该发挥创新意识,找到更多更好的校企合作切入点,求同存异,校企共赢.

  3 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

  3.1服务于区域经济,培养目标定位电气专业历史悠久,随着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结合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已成为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更是当今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学科.

  专业发展应该服务与区域经济,这也是高职院校良好发展的前提.我院地处滨海新区,2020 年之前,滨海新区工业发展方向将以产业结构升级为主线,发展壮大优势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扶植战略性新兴产业.滨海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海洋科技、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所有这些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电气自动化技术.

  结合区域发展特点,我们制定本专业的发展方向为:培养面向电气自动化行业,服务于机械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制药、冶金、电厂等企业,培养掌握传统电气设备和现代工控设备等电气自动化专业基本知识,从事工业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和营销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3.2构建"三主线,两结合"的创新型课程体系要培养电气专业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有合理有效的科学的课程体系,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要素.电气本专业按照"专业与产业对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为目标,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结合课程相关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重建适应"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以"维修电工技能训练、PLC 应用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为三条主线的创新型课程体系,强弱电结合,如图1所示,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提高了就业竞争能力.同时,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在学生的专业教育之中穿叉开设了创新课程,较早的进行创新意识的启蒙,之后通过电气协会的参观、小制作、科技作品展等活动,技能竞赛的培训与参赛,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院还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成为"金点子"的孵化摇篮.

  3.3教学过程的创新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最主要的是有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虽然目前高职学生知识基础较薄弱,但他们伴随着网络与信息成长,个性张扬,好奇心重,容易接收新生事物,创新意识较强.教师应该以此为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新,采用各种办法引导学生,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这是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

  我院电气专业学生入学伊始就开始接受专业教育,通过讲座了解专业就业、竞赛和课程设置情况;到企业参观,与企业近距离接触,培养专业学习兴趣.课程教学大部分在实训基地进行,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我说你听"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并且教师合理设置实训项目梯度,使学生经过努力体验到成就感,主动学习.教学过程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翻转课堂、面向问题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特点,采用网络、微信平台等现代教学手段,拍摄微课,建立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展三尺讲台.我们积极探索学分制,开设了多门选修课,成立了创新实训室、电气协会等学生团体,延伸了课堂,方便学生学习.

  4 制度创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职学院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可靠保证.我们目前处在从一个"常态"到另一个"常态"的变化过程中,高职教育不断发展,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运行提出新的要求,新的问题,新的做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反思、借鉴,进行制度创新.

  高职院校的制度建设,要具有教育敏感性,及时发现问题;要听取反馈意见,善于分析问题;要借鉴其他院校好的做法和经验,为我所用;要敢于尝试和创新,制定出真正适合院校发展的好的制度.只有主动创新,发挥自适应能力,不断调整和完善,才能使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在技术要素、设备要素的配置方面,在调动全校师生创新积极性方面,真正起到指挥棒的作用,促进高职院校的良性发展.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