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高职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1-05 共3425字
摘要

  1 古代文学课程目的与任务

  古代文学课是中文系语文教育专业必修课。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当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通过对文学思潮、流派及作家作品的解读,把握文学发展之流变。次之,通过对经典古诗文作品的赏鉴以及对中国文学人物的品鉴,使学生思想和情感得以教化和熏习,审美意识确实得到提高,文化品格和人文素质皆得以提升。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基础理论课,带有一定的研究性质,但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仅仅通过知识传授和作业考查是不够的,所以,无论从教学效果还是目标达成的不同方面看,都有必要设置一定数量和合理形式的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的安排和设置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能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解,能引发学生对文学研究的兴趣,也能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高职专院校学情分析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职专院校中文系学生大致有如下几类情况:第一类是高中时成绩一般,大多数学生严重偏科,在高中阶段成绩居于中下等,因此在高中阶段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较少;第二类是一些学生高中阶段成绩较好,但由于心理素质等原因在高考中失利。这两类学生性格方面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比较内向、缺少自信等特点。因此,在高职专院校的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在沟通交流时往往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也较少和教师主动交流,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大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虽然大学教育已经不主要承担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但是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性格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可能和社会以及家庭因素有关。大学阶段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继续再教育渗透在许多学科中,它注重潜移默化的、春风化雨式的间接的教育方式。实践证明这样的方式更乐于为学生所接受。古代文学课的教学就承担着这样一种艰巨而神圣的责任,即通过对经典古诗文作品的赏鉴以及对中国文学人物的品鉴,使学生思想和情感得以教化和熏习,审美意识得到提高,文化品格和人文素质皆得以提升。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比较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文化品格和人文素养只是采取潜移默化、自然而然的策略去引导。

  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对少数知识底蕴较丰富并且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是有效的,而多数同学可能一笑置之,收获甚微。

  3 高职专院校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及方法革新

  基于以上情况的分析,表明专科层次上古代文学的教学不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都应该去尝试创新,以适应正在发展变化中的高校学生情况。首先,在授课中,教师可参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繁简的安排和适度的侧重,如教师可以侧重那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提升人文素养的内容。特别是对孔子、屈原、陈子昂、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刘禹锡、柳宗元、李商隐、苏轼、辛弃疾等作品的教授,可以适当改变一下侧重点,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去分析他们的思想及人格品质,从而去感染和教育学生。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即先介绍生平、思想,再总结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最后选讲一些他的重要作品的基本讲授次序。而是进行一些教学设计,突出性格与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从而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其次,教师可以在授课方法上进行创新,比如在课堂上采用讨论法对以上需要侧重的内容进行讲授。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理解,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提升人文素养。下面以对刘禹锡这位作家及作品的讲解为例来说明对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及方法革新。

  教师在介绍刘禹锡的人生及诗歌内蕴时应重点放在学习作家傲视忧患、坚毅高洁的人格魅力上。教师可以先简要介绍一下刘禹锡的生平。但是在介绍生平时要把重点放在他参与"永贞革新"及失败被贬的遭遇以及他与柳宗元的友谊方面。

  3.1 通过介绍作家生平引出第一个讨论的话题:真正的友谊是什么

  安史之乱后,李唐王朝经济衰落萧条、民不聊生。顺宗永贞元年,刘禹锡、柳宗元以极高的热情一起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贞元二十一年正月,顺宗即位,王叔文集团当政,于永贞元年实行了变革运动---"永贞革新".

  刘禹锡当时任屯田员外郎,与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同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称为"二王刘柳".他们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政局为之一新。因变法触犯到宦官与藩镇的利益,遭到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是年八月顺宗被迫退位,宪宗即位。九月,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永贞革新"宣告失败。

  刘禹锡、柳宗元开始了二十几年的贬谪生活,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后又加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加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两个人分别在朗州和永州为官十年。元和十年,柳宗元、刘禹锡等人都被重新召回京城。后因事刘禹锡再次被派到播州去做刺史。播州地方比朗州更远更偏僻,在当时还是荒凉之地,没有人愿意去那里为官。刘禹锡此行还要带着八十多岁的母亲。柳宗元得知这个消息后冒着获罪的危险,柳宗元立即"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

  后柳宗元客死柳州任上,刘禹锡获知好友柳宗元病故的消息,悲痛欲绝。刘禹锡花用全力整理柳宗元的遗作,并且多方筹资刊印,使柳宗元文集得以问世。保存了柳宗元许多优秀的作品,如:《江雪》《渔翁》《捕蛇者说》《三戒》《天对》《封建论》等。

  此处一定要重点介绍,以此引出第一个讨论的话题:真正的友谊是什么?在同学们讨论后,明确真正的友谊是由衷的信任,是永远的无私,是发自内心的理解和从不撒谎的诚实以及不求回报的奉献,是如刘禹锡与柳宗元这般,至真至挚。

  3.2 通过分析刘禹锡的诗歌创作引出第二个讨论的话题:如何面对苦难
  
  本课第二个重点是分析刘禹锡的诗歌创作中蕴涵的人格魅力,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去体悟刘禹锡坚毅不屈豪迈之气概。通过向学生分析教授《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词九首》其八)等诗歌,来体会刘禹锡经过二十多年的贬谪生活,不但没有屈服,反而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从这些诗歌中我们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其次,教师要让刘禹锡高扬开朗乐观之精神去感染学生,重点赏析他的《秋词》,去体会他的乐观精神。

  又如教师可以重点讲解一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此诗的分析要把重点放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句。"沉舟"、"病树"以自比,但不是慨叹自己的潦倒困顿,而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向前发展的,新陈代谢总是要继续下去的,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在乘风破浪;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欣欣向荣,至于个人困顿沉滞是算不了什么的,显得意气昂扬,胸次怀抱十分宽广、豁达。全诗沉郁而不失豪放。

  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还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如《竹枝词》、《杨柳枝词》等,都很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民歌那样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样的写法也形成了这些诗清新刚健、朴素、自然的风格特点,教师也可以从这些作品入手,引导学生去体会刘禹锡几经挫折依然自信乐观,热爱生活的顽强品质。

  通过以上分析引出第二个讨论的话题:如何面对苦难?在学生讨论后明确我们对待苦难要乐观自信、勇往直前、随遇而安、充满希望来化解苦难,最后取得成功。希望通过讨论使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苦难,把困难当成是老天给予的一份礼物,让学生明白与困难一起同来的还有你的自信、自尊、毅力、希望。

  综合以上论述,笔者认为高校教师不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健全学生人格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历史重任。为此,我们高职专院校的教师们应在自己的岗位和领域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去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刘禹锡,撰。卞孝萱,等,点校。刘禹锡集(四十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排印版。
  [2] 刘禹锡,撰。瞿蜕园,笺证。刘禹锡集笺证(三十卷外集十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排印版。
  [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5] 王步高。披沙拣金说唐诗[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6] 沈松勤,胡可先,陶然。唐诗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