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旨在通过对外文化宣传、对外文化交流等途径,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增强世界对中国文化认知的能力,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塑造中国文化大国形象,营造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进一步提升当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需要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加强对外文化宣传和对外文化交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更重要的是培养对外文化交流的人才,造就一批既了解母语文化历史又熟悉目的语文化现状,懂得国际文化贸易规则又具备良好外语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熟悉目的语文化包括熟知对方的文化历史、文化变化过程以及文化需求和爱好;熟知对方生活习惯、思维方法、意识形态、风俗礼仪、心理特征;熟知对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可以融合的结合点及方式方法,准确地进行判断,灵活机动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但是,如何培养出高水平的小语种人才,满足国家及地区文化走出去的要求是我们面临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任务。本研究以培养德语人才为例,主要探讨了小语种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小语种人才素质现状,从而找出了二者之间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力图提出有益的建议与对策。
二、小语种人才的素质
2012年版的德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德语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良好的德语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熟练的德语应用能力、从事翻译和跨文化交际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德语复合型人才。
扎实的基本功是指学生的语音、语调正确,掌握词法、句法、语篇的规范,语言表达得体,具有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和外语实际运用能力。宽广的知识面要求学生除了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应当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如政治、社会、文化、新闻、法律、外交、经贸、教育等(何其莘,等 1999:1)。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本国文化。学生应具备的应用能力主要有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主要是指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有独立思考、发表独立见解、提出颇有新意的看法的能力(何其莘,等 1999:1)。
作为未来语言的使用者和文化的传播者,学生要有从事文化间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具体指交际能力、协作能力、适应工作的能力等。良好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既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又具有其他一门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专多能的人才。对于小语种人才来讲,更应该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尤其要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高综合素质,以顺应“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大局。
三、小语种人才素质现状
根据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要求和德语教学大纲提出的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外语教育的主要方向。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素质现状和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应具备的素质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母语基础薄弱。大部分学生的汉语文学知识仅限于高中水平,他们的书面表达功底不尽如人意,翻译练习中错字多,用词不当;撰写论文时逻辑混乱,条理不清,不知道如何表述观点,转述信息;求职时不会写自荐信等简单的应用文体;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时不会演讲,羞于在大庭广众面前开口,有些学生的普通话吐字不清。这些都说明学生对母语的驾驭能力很是薄弱。
2.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缺乏。对于学习外语的学生来说,语言是沟通的工具,文化是沟通的核心。无论未来从事的是翻译工作、外事接待工作还是教师工作,都离不开自身的文化修养,每天从事的工作都与文化宣传有关,要时刻对本国文化和对象国文化的异同进行思考。文化涵盖政治、历史、习俗、传统、价值观等,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调节者要精通中外文化的异同,扩充知识面,尽量减少和避免交际障碍,使沟通顺畅、深入、全面。许多大学生对本国和目的国的文化了解甚少,缺乏深层次的探究,这就在阅读时限制了理解力,翻译时表达不恰当,不了解说话人的真正意图,甚至出现让人啼笑皆非的情况。在与目的语国家的人接触时会发现无话可谈,既不知道该介绍些什么,也不知道该了解些什么。
3.精神迷茫。精神迷茫是指找不到奋斗方向,生活无聊空虚,没有归属感,没有追求,缺少梦想和信仰。这是因为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缺乏社会经验和阅历,也没有遭受过挫折,容易安于现状,缺乏积极的认知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是大众传媒的主要消费者,大众传媒有意无意地传播了一些庸俗化、娱乐化、平庸化及文化生产与消费中的媚俗的东西。由于大学生的鉴别能力不强,看见新鲜的事物出于本能就会模仿或实践,这必然会使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出现偏颇。而且,一些大学生相较于学习更加热衷于攀比、炫富、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不够成熟,价值观出现了问题。
四、小语种人才素质培养措施
针对小语种人才素质培养的不足之处,我认为,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应加大母语的学习力度;加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打造国际精品项目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借助社会有利资源为培养小语种人才素质延伸知识触角。这些都是培养小语种人才素质的有力措施。
1.加大母语的学习力度。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如四大发明、本草纲目、孔孟之道、国粹京剧等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这都是需要我们刻苦学习、认真研究、努力传承和广泛传播的中国文化。
平时,学生总以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天天说,天天用,学不学问题不大。进入大学后,德语专业的学生用三分之二的时间学习德语,剩下的三分之一的时间要上大量的公共课,这样一来学习汉语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德语专业开设了大量的文化类课程,如德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德国文学导论等,在强调目的语文化输入的同时,却忽视了母语文化的渗透。学生普遍存在着综合文化素养不够、“知”的领域极其有限、底气不足等现象。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与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文化修养有关。
汉语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它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同时,汉语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和延续民族精神文化的桥梁。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陈佳 2013:9)。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人的根,没有它就没有立足之本。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我国的战略方针。我们的学生肩负着传承、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先进文化和引介西方文化的重任。如果我们的学生对母语、汉字没有一种很好的驾驭能力,又如何与人沟通?如何担负起自己肩上的重任呢?如果我们的学生没有本民族文化的根基,怎么能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上去呢?又怎么能通过了解世界而报效祖国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大母语的学习力度,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自觉意识。
2. 加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社会转型期是反思、更新和塑造价值观的时期,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了迷茫、困惑和疑问。有些大学生学习劲头不足,缺乏勤奋刻苦的精神;有些政治信仰模糊,功利意识严重;有些看重物质利益,不愿无私奉献;有些只关注自我,缺乏社会责任感。这就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以强有力地引导。
加强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应以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为重点,以影响大学生理想发展的外部条件为依托,根据内外因的辩证关系进行教育。
爱国主义就是对祖国的热爱,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热爱和感情根深蒂固地埋植在人民的心里,成为道义上的一种巨大力量。我国的伟大诗人屈原,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导弹之父钱学森,他们都是把祖国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的灵魂深处,始终跳动着一颗追求至真至美的爱国之心。所以我们要用“爱祖国”这个外在的介入性引导,通过“由内而外的激活,引起青少年价值观的内在认同,唤起青少年价值观的内在自觉,激起青少年的内在修正,从而实现青少年价值观向核心价值观的亲近与融合”(田发银2012-08-12)。
理想就是有根据的、合理的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和幻想、空想不同)(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774页)。理想教育应从影响大学生理想发展的三个外部条件,即家庭、学校和社会入手。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在父母的引导帮助下,孩子学会做人并养成好习惯,建立起人生成长的基础。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要鼓励、尊重孩子,教育孩子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让他们了解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逐步树立远大理想。学校教育教师是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自觉提高多方面的素质,既教书又育人,切实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尤其是青年教师群体与大学生年龄最为接近,对学生的影响也较大,所以青年教师更要虚心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职业价值观,做学生乐学路上的引路人,前进路上的导航者。社会教育是指向学生大力宣传正能量,即通过激发内在潜能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中央电视台报道的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如导弹专家身患癌症,临终之际仍然戴着呼吸机战斗到最后一刻;12岁的脑瘤患者临终前把自己的器官捐献给社会,挽救了3名患者的生命。还有全国道德模范、最美乡村女教师、最美乡村医生、优秀大学生村官等,他们传递的都是正能量。我们就是要用“正能量”这个外因发挥引导、启发的作用,指明方向、树立榜样,使外因进一步激活内因,以一种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润物无声的方式陶冶情操、感化思想,使大学生在正能量的感召下,在内心深处真正建立起对祖国、对人民的神圣的责任感,将祖国的前途与自己的理想信念紧密结合起来,从诸多事物的变化发展中寻找到最佳的人生方向。
3.打造国际精品项目拓展学生国际视野。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国际交流更加频繁。在这种背景下,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和对文化差异的包容性。
为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我们应鼓励他们利用各种途径了解和熟悉目的语文化。比如利用出国旅游、寒暑假短期留学的机会,和当地家庭吃住在一起,强化提高语言水平,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尽快熟悉目的国的风土人情。除了鼓励学生通过个人行为走出国门,深入到目的国文化中,各高校德语专业根据本校、本专业特色,利用德语语言优势,积极搭建小语种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平台。各校积极推行的“3+1”、“2+2”、“4+1”、“4+2”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让本科生除在国内学习外,还可获得国外学习的机会,完成本科学业后还可参加研究生层面的合作办学项目,并获得双文凭。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通过这些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加深了对对象国文化的理解。这种培养机制大大提升了小语种人才培养质量。
4.借助社会有利资源延伸知识触角。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小语种人才素质的大课堂,是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激发灵感、开发智能、增长知识、增强交往的有效方法。
我认为,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要提高小语种人才的素质,担当起自己的角色,必须借助社会有利资源延伸知识触角。为此,我们首先应该尽可能多的搜集相关信息,了解中德人士和企业的情况,跟踪大型国际国内商业性会议、会展和竞赛举办的情况,为本专业学生提供提高实践能力的场所。我们应鼓励学生以志愿者的形式参与到这些活动中,积极地组织学生到外资企业进行参观与实习。我们还要尝试将部分专业课的内容和实践活动相融合,用新的方式来给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从而达到学业、实践两不误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服务社会、服务全球的意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与德国语言文化传播机构及企业保持合作关系,创建实践基地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和德国语言文化传播机构的同行交流体验不同的教学方法,感受不同的教学理念,丰富本专业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校与驻津德企共同举办的主题文化活动,如进驻在津德企现场观摩,与德企负责人、员工座谈;与在津居住工作的德籍人过复活节、圣诞节;聆听德国着名作家的写作心得,与他们交流读书感想;参加模拟应聘会,亲身体验面试场面等,有更多机会体验德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了解德国人。第三,通过建立校友网搭建在校生与毕业生的沟通平台。邀请校友和在校生座谈,倾听他们的成长故事,领略他们成功的丰采,毕业生为在校生就业出谋划策。在德国留学或是旅居德国的校友,具有国际化的观念,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他们是中国文化的使者,中国文化的宣传者,同时他们还能带来外国文化在发展中的特色与成果,供我们学习和借鉴。
五、结语
在当今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围绕提高小语种人才素质这个重心,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资源为提高小语种人才素质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使小语种人才担当起传播中国文化和引介西方文化的重任,作名符其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何其莘,殷桐生,黄源深,刘海平.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4-28.
[2]陈佳.落花有意,流水怎能无情?———浅谈高职院校重视语文教学的必要性[J].学园,2013,(9):186-187.
[3]骆新泉.开放 互动 高校———高校作文四步评改法之讨论[J].学园,2013,(9):27.
[4]田发银.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学会唤醒[N].光明日报,2012-08-12(15).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2002年增补本.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