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及课题概况
本课题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六届教学建设与改革工程立项项目, 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高级日语课程。 本课题的相关研究目标为结合校日语教学的特点,探讨高级日语教学的教学环节设置,实现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并培养创造性思维及分析鉴赏能力的目的;致力于解决的主要问题为: 结合教材 《新编日语 4》、《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册》的使用、研究设置本科阶段高年级高级日语课程教学的教学环节;高级日语教学阶段多种教学手段的交互、综合利用以及互动式教学具体形式的开发及应用效果研究。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了采取实证性研究方法,以学生为主要参与对象,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组织主题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教师研讨与观摩以及学生的反馈等获得的实证资料作为研究素材及依据,完成课题的研究。
二、高级日语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高级日语课程的概况
高级日语课程为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对培养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加强语言技能的训练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和分析鉴赏能力以及加深学生对日本文化、 社会的理解,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于三年级的上学期,即第 5 学期开设,按照层次等级共分为高级日语 1-高级日语 3 这三个阶段。 其中在 2008 版的教学计划中高级日语 1、高级日语2 的学时数均为每周 6 学时,即每学期 96 学时;高级日语 3为每周 2 学时,即每学期 32 学时,均为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授课。
(二)高级日语教学相关情况的调查
为了获得直接的研究资料,笔者于 2010 年 12 月在在校日语专业 2008 级学生中展开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想了解目前高级日语课程的教学环节设置是否合理、其效果是否理想等状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为课程的研究及改革提供依据。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日语专业 2008 级所有学生为总体,采取普遍调查、自由参与的方式确定调查对象。 2008 级日语专业学生参加本次调查者共 65 人。
2.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 调查问卷由 16道问题组成,包括日语学习基本情况、高级日语课程课堂学习及课外学习等三大类相关问题。问卷发放及回收均由各班班长完成,共计回收有效问卷 65 份。实际样本的构成情况见表一。
3.结果与分析
(1)高级日语课程的课堂学习情况
从学生自身学习方式来看,43.1%的人在课前有选择地进行预习,占多数;有时间就预习的人和坚持预习的人分别占了 32.3%和 23.1%;53.8%的人是在预习的基础上听老师讲解,而 35.4%的人则基本依赖老师的讲解;47.7%的人表示课堂上认真记笔记,课后复习,而 46.2%的人则是认真听老师讲解,偶尔记笔记;在复习方面,课后 1-2 天内复习的人占 36.9%,有时间就复习没时间就算了和考前集中突击复习的人分别占 30.8%和 21.5%,而课后当天复习的只占了10.8%。
教学方式和环节设置方面、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74%的学生认为两者应结合使用;97%的学生认为在高级日语课程中应该设置独立的口语表达训练环节, 主要的形式按照选择的多少依次为分组对话、模拟即席翻译练习、个人演讲、复述新闻。
讲授方式和授课内容方面,91%的学生表示对教师的授课方式满意;高级日语课程的讲授重点按照选择频率则依次为单词、语法、对课文的理解、课文的意思、相关背景知识;在课堂互动方面,72%的学生认为课堂互动情况一般,不够理想,主要原因在于课时少,班级人数多无法一一兼顾等;60%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上可以获得足够的练习机会。
考试形式及评价方面,65%的学生认为像高级日语这样的精读考试的形式应该为笔试, 另有 29%的学生认为应该是笔试加口试的形式; 就评价而言,65%的学生认为考试未能反映自己的真实水平。
(2)高级日语课程的课外学习情况
课外学习的情况分别设计了 3 个问题,具体数据构成见表二。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学生目前参与的与日语学习有关的活动当中,学校内部的活动所占比例不及学校之外的活动;通过日语原声影音资料来进行课文学习是大多数学生的主要手段;对学校及院系在课外学习上的投入学生们抱有较高的期望。
(3)高级日语课程的建议及意见
总体来说,对高级日语课程的建议与意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应该选择实用性较强的教材, 应该侧重于培养学上的实际应用能力;加强用日语的交流,增加练习口语的机会,传授更多的日本文化背景知识;希望课堂形式多样化,调动学习气氛,形式更活泼。
4.小结
整合以上调查数据,高级日语的教学相关情况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学生在学习时的主动性比较高,进行预习、复习、课堂记笔记的人数所占比例大;但是不能说很理想,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主要依赖老师的教学,未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2)大多数学生认为在课堂中应有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表现出对课堂授课形式的更高要求;对高级日语课程中设置独立口语表达训练环节的愿望比较强烈,说明学生重视口语实践能力,希望能有更有效的方式来获得良好的训练。
(3)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方式满意度较高 ,也提出了课堂互动不足的问题。
(4)对现行的考试形式学生基本给予了肯定,也提出了变换考试形式的愿望。
(5)在 课外学习方面 ,可以看出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相关活动都是积极参与,课外学习的手段多样化, 也可以反映出目前社会提供的学习条件的提高。
同时学生们也对学校和院系在创造学习环境和氛围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高级日语课程的学生评教、座谈及同行观摩情况
考虑到与学校相关教学活动安排的一致性,本课题中涉及高级日语课程的学生座谈均安排在每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时一并进行;同行观摩则根据学院每学期三次同行听课的规定, 由教师自由选择时间进行,具体的反馈情况总结如下:
1.学评教及座谈
关于高级日语课程的评教,自 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至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共四学期,学评教的分数均在 90 分以上;在座谈中,学生对高级日语课程的授课教师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2.同行观摩
自 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起,每学期均安排教研室教师听课,从课堂表现、授课内容、教学手段、课堂效果等方面对高级日语课程的教学进行了评价,总体评价为良好以上。
(四)总结
综合以上情况,总体来说,高级日语教学作为日语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情况良好,教师在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规范性经验,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教学手段及方法,学生及同行评价良好,教学效果良好;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材内容学生反映较为生涩、与实际联系不强;学时少造成进度快,课堂中的互动不够,教学环节的设置不足,教师一人讲的形式多等。
三、高级日语课程教学环节设置及效果评估的若干思考
依据以上情况,针对高级日语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课程教学环节的设置及效果评估的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设想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及方法,为充实课堂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及效果提供有效的途径。
(一)高级日语课程教学环节的设置
在今后的高级日语教学中应在环节设置上注重考虑以下几点:
1.口语表达训练环节应引起重视并加强
高级日语课程的开设是在第 5 学期,对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前 4 个学期基础知识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但要想更进一步地提高,则需要更多的训练和实践。 语言的实践除了阅读、写作之外,口语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可以通过在高级日语课堂上设立相对独立的口语训练环节来满足学生的这部分要求。 在形式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变换,比如可以进行个人演讲、复述新闻、分组对话和模拟即席翻译练习等。
2.语言教学环节应更加充分地挖掘教学手段
日语专业学生其最大的特殊性就是大多数学生视野为零起点生, 进入大学后才开始学习日语。 这就决定了基础日语教学相对侧重语音、基础词汇、基础语法、听力、会话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而高级日语教学内容更加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注重文章的读解,让学生对日本的社会、文化以及日本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培养学生欣赏性、评判性阅读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结合大学生本身的学习特点, 可以考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研究性学习的思维。 具体形式包括:组织专题讨论;学生开展调查,发表调查报告等。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现代教学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贯彻这种理念,不能由教师在课堂上唱主角,应充分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利用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具体形式可以是游戏、小型竞赛、分角色演剧等。单纯的语言学习是枯燥的,利用带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增加语言学习的乐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交互运用
研究表明:人们感知客观世界,从外界获得信息,83%通过视觉,11%通过听觉 ,3.5%通 过嗅觉 ,1.5%通过触觉,1%通过味觉。 实验表明,多媒体的展示不仅能加速和改善理解, 并可以提高信息接受者的兴趣,大大提高信息接收的效率。高级日语课程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多媒体表现力强的特点, 能对学生构成强烈的多方位刺激,利用视频、音频文件,简洁明快地切入课文的相关内容,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但是也不能一味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要根据具体内容及教学效果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及优势,不能一概否认。实践教学中证明,传统与多媒体手段的交互使用能使教学效果最大化,发挥更大作用。
(二)高级日语课程教学的效果评估
目前高级日语课程教学的主要评估手段为笔试,着重检查的是学生课本知识及具体知识点的掌握,如对文字、词汇、句型、语法等的理解、使用情况,偏重于书面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分数的构成为期末考试的成绩或者是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综合成绩。 从在学生中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考试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学习的水平。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应用,这种应用不仅限于书面的使用,也包括口头的语言表达。 作为高级日语阶段的评价标准,只考查书面应用能力是不够全面的,应同时兼顾对口语表达的评定。应考虑在高级日语课程的成绩评价体系中加入评定口语表达的部分,以笔试加口试的综合成绩来评定学生的语言水平。另外还可考虑在试卷出题的形式、批阅方式等方面进行一些新的尝试。
(三)高级日语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困难
1.教师自身意识
高级日语课程与基础日语课程相比对教师要求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在高级日语阶段,教师不仅要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文章、句子结构, 还要介绍大量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 注意扩大学生视野, 拓宽知识面。 教学内容方面应该纳入反映当今日本社会、文化为主的内容。 而传统的教学观念中,由于高级日语教材的内容难度大,涉及较多新的语法、词汇,所以在讲解时很容易就讲成较为细致的泛读课,对语言本身的过度关注淡化了对文化社会背景的理解,偏离了高级日语课程的根本目的。 所以如何扭转授课教师的意识,促使他们重视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的传授等是高级日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问题。
2.学时不足对授课效果的影响
在我校 2008 版之前的教学计划中,高级日语 1、2 的授课时间均为每周 6 学时,而高级日语阶段课文内容难度大、量多,6 学时只能基本满足讲解的需要,所以为了赶进度,课堂上应有的互动时间被压缩甚至删减,造成与学生的互动不足,不能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而 2009 版教学计划修订之后,高级日语 1、2 的授课时间被调整为每周 4 学时,学时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学时不够的情况下,教学的相关环节无法展开,不能保证与学生的互动,对教学方式的新尝试也没法开展,这会成为高级日语教学改革中一个很大的问题。
四、结语
教学大纲中指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在高年级课程中结合学生的语言基础,引导学生通过先进的手段真正理解日本人、社会、日本文化, 冷静思考中日关系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高年级教学作为提高能力、扩展知识的重要阶段,如何与基础阶段课程衔接并体现相应特点是重要问题。
本课题对高级日语课程中教学环节的设置及效果进行了一些探讨,目的从根本上来说是探索特色日语教育。 要在承认一般语言习得规律的同时, 通过比较语言研究进一步认识中国外语学习者特有的规律,讨论包括教学法在内的中国日语教学理论的构建。课题本身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 探索高级日语教学改革的道路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今后将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及手段,并不断推进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谢彩虹 . 《 高级日语 》 课程教学法研究 [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2).
[2] 于 琰.高 级日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策略———基 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调查[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3).
[3] 吴立新.关于高级日语课程教学的探讨[J].日 语学习与研究,2000(4).
[4] 侯志公,邓传俊,全晓云.研究性学习下的高级日语教学实践与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5] 史小华.试论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 “高级日语 ”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