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鼓励普通中学办出特色,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学习成果是公民素养的基本组成”,作为实验学科的生物学在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作用无可置疑。校本课程是学校在保证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笔者对广州市21所不同类型的中学的35名高中教师、64名初中教师及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或访谈,了解中学生物学教学现状,提出“从校本课程建设入手,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科素质”的一些设想。
1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及校本课程建设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在生物学实验教室硬件方面,被调查的学校生物学实验室基本可以满足实验课程开出的需要,而且不少学校还设立了研究性实验室或创新实验室,并有相应的实验仪器、设备,可供教师开展第二课堂的教学使用。实验教学方面,由“考纲”决定实验开设的内容和深度;对比2001年和2003年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绝大多数学校初中53项建议内容一般只开出11项,农村中学多只开出4项;高中34项必修建议内容一般开出15项,农村中学多只开出3项;选修基本不开,这由升学考试所决定。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受经费投入、课时、师资、教师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影响明显,与升学考试有更大的关联性。然而在调查中发现:
撇开升学考试的影响,超过89% 的学生对生物学实验和实践活动感兴趣,希望可以多开“实验”、“活动”的内容;而且,对开展过的实践类教学内容记忆犹新。82.8%生物教师认为:实验学科必需以实验作为保障,校本课程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受课时、升学的压力,及教师本身专业知识结构制约,目前生物学校本课程开发处于一个“瓶颈”境况。
2 以建设生物学校本课程为抓手,着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科素质
2.1 挖掘社区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生活
“广泛利用周边课程资源”是建设生物学校本课程一个主要的切入点,作为学生生活的环境——社区,具有:科学馆、动物园、植物园、养殖场、种植园以及不同的生态系统等课程资源。挖掘乡土优势资源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使其有参与的冲动。由于岭南的气候与历史因素,生物的物种丰富、被广泛应用,可以更多应用在教学中。在理论及实验教学中,以本土常见生物为材料,有助于教学的开展,也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如结合《课标》中“生物与环境”的内容,开设相关的校本课程,穿插介绍园林植物学、中草药学、观赏鱼类、观赏鸟类等相关知识,也可以结合周围环境进行各种调查与实验。利用乡土材料开设校本课程有利于学生“关注身边人、身边事,提升科学素养”,既可以开展结合居住环境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如常见园林植物、外来入侵生物、鸟类、鱼类、蝶类等);也可以结合社会热点开展相关实践(如生活垃圾种植蔬菜、河涌水质调查、垃圾焚烧发电等)。
从报纸、网络有报道的热点新闻入手,与日常生活可接触、有了解的物种的结合。
这样建设的校本课程就成为有源之水、有根之木。学生也会因此有参与的冲动、关注身边的一事一物,达到提高其学科素质的目的。在课程内容的组织方面应形成系统,从点、线、面层层深入,以专题形式建设,兼顾不同层面的学生,有所侧重,重点突破。
2.2 校本课程研发与应用和目前倡导的有效教学一脉相承
课程改革后,教学内容偏多与教学时数偏少的矛盾越发突出、学生终身发展与升学竞争加剧的矛盾日趋明显,这就要求教学有效化。校本课程可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学生因关注而参与,因参与而激发热情,进而引发自觉学习、自主探究,这过程体现了科学性;学生通过学习,特别是通过亲历实践过程,有助于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其创新思维;此外,在实践过程还具以下两个明显特性:
2.2.1 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不同内容体现了宽松性
巴甫洛夫说:“在研究、实验和观察的时候,要力求不停留在事实的表面上。切勿变成事实的保管人,要洞察事实发生的底蕴,要坚持不懈地寻求那些支配事实的规律”。学生在学习过程,亲自参与实践,掌握知识的程度远胜于背诵结论。如:植被丰富地区的学校,可以开展“校园(社区)植物识别”、“常见花卉(园林植物)调查”、“常见鸟类的观察”“生态与环境关系调查”等活动。学校实验条件好的可以开展“街边小食档菌类鉴定”、“空气污染测定”、“酸雨与生物”、“河流污染状况调查”等活动……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并结合自身的特点与资源,参与不同的活动,这样各种层面的学生,都可以选择适宜自身特点的项目参与。通过实践掌握生物学的一些技能,不会由于人为的因素而受抑制。这样的校本课程与目前倡导有效教学的特征相吻合,体现了其宽松性。
2.2.2 课业评价多样化体现了包容性
校本课程的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与可量化的学习不同,而且与验证性实验有预期结果的可操作性也有区别。校本课程的学习在注重自主、开放的同时,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考试,都有一个评价方式。教学的评价方式决定了教学模式实施、制约着学习动机。单一纸笔的考核方式是不能完全展示学生生物学的素质。由于具有思维度和宽松性,在生物学校本课程学习的学业评价中,可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进行评价,既要对学生的实践结果进行评价、也要对实施计划的设计、实践过程、实验技能的运用进行评价、还要对其在团队中的表现、参与及贡献进行评价。简单说就是“注意结果评价和实践设计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在具体评价时,除了用实践结果作为一个指标衡量外,还应从实践理念形成、实验材料的设定、实验操作的规范与合理等表现性方面进行评价;要重视评价学生对生物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的形成,不应只看结果。
如结合社会热点的“生活垃圾种植蔬菜调查”、“垃圾分类调查与实践”等活动,通过学生“研究课题的切入点与实施计划可行性、合理性、完整性”评价学生的观察力、周密性,进而考评其专业的敏锐性;通过实践过程的“自主性、协同性、规范性”对学生的团队精神、操作的规范性、严谨性等实践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并对其学科知识的提升进行测评;通过“对结果的提炼、分析,对实践后的建议与反思”对学生的归纳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进行评价,这样的体系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科素质,体现了包容性。
上述的特征与目前倡导的有效教学一脉相承,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既可以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矛盾,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的生物学学科素质的提高。
3 更新理念,使教师自觉参与校本课程的研发
科学探究既有明确的认知对象,又受巨大的好奇心驱使,通过实施,学习者经历从“不知”到“知道”的过程,这是学科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科教学的进一步的目的,是希望学习者通过学习,从“不知”变为“知道”,进而由“知道”变成“会”,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选择。生物学校本课程的使用,可以有效解决生物教学“重理论讲授”、“轻动手实验”,“重知识灌输”、“轻知识自我建构和探索”的现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展示。
校本课程的实施很大程度导致“学生的不可预期的行为、结果增加”;也势必增加教师的工作量,进而产生一种压力。作为目前校本课程处于“瓶颈”的原因之一是教师的态度:不少教师存在“钻研课标多”、“重视专业提升少”;“研读考纲、题集多”、“研发创新实验少”的现状;而研发校本课程所增加的工作量,在考核权重中无法得到体现,使不少教师以完成课本内容教学为目标。因此,要求管理者应转变理念,将校本课程的研发纳入教学工作量范围内,作为绩效考核的内容,使校本课程的研发成为教学的一部分;这样可以有效激励教师不断自我增值;作为专业教师,教育观念要转变,知识结构要调整。只有当校本课程的研发成为大多数专业教师的共识,“有效开发”、“有效实施”才能实现,校本课程才真正具有活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l0-2020年)[N],2010-07-30.
[2] 汪 忠 . 新 版 课 程 标 准 解 析与 教 学 指导——初中生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53.
[3] 陈庆 雯.基础 教 育 研 究 丛书(广铁 一中卷)[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
[4] 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309.
[5] 陈继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98-230.
[6]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