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高校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外语专业始终被当作是具有基础学科性质的专业教育,外语则一直被定位于文学学科门类中的“外国语言文学类”,而外语类专业肩负的使命则是“教授外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等课程,培养从事翻译、教学、研究、管理工作的外语高级专门人才”,这样的学科分类和专业界定明显将外语独立于其它学科之外,从而直接导致了我国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单科教育模式。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如此,也是单一的教育模式。
近年来,信息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日语人才需求急速递增。日本中小企业教学公库2006年12月1日发表的调查结果表明,57%的在华企业的良好发展促使日语人才需求持续增长。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来看,无论什么行业、哪类职位,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日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上。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日语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了。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势必要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明确日语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复合型、专业化日语人才。
二、中国高校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中国高校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高校日语专业的招生规模随着社会实际需求在不断扩大,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各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从单一的语言文化型向科技型、经贸型转变。尽管如此,由于近95%的学生是从进入大学以后才开始学习日语(中国的中学生义务教育95%学校是英语)。学生们从“あいうえお”零起点开始,且在大学4年学习里,同时完成相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方向模块等的学习。因此大部分学生只是求得课程通过,很少有同学将今后的就业与自己个性特长的发挥联系起来,学习缺乏主动性,缺少动力。平时的教学过于强调理论层面,忽视了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环节,所以学生缺乏具有针对性的语言实训的机会。日语专业的学生对其他管理、经贸等专业的学习也都停留在表面肤浅的了解层面上而已。而其他工科专业的学生,又因为日语本身能力不够过硬等,无法胜任日资企业需求的专业+日语类人才的职位。
这种状况下培养的学生与日资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类型之间存在着以下两个缺陷:一是日语专业学生缺特长;二是专业型人才日语不过硬,即通常所说的复合型、专业化人才塑造不到位的现象。
(二)人才培养与日企实际需求相脱节的原因
1.学生方面:目前求职于日资企业的绝大部分是各高校日语专业学生,生源类型决定了生源种类的单一性。况且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是建立在专业平台基础之上。就拿天津理工大学来说,我校共有二十多个学院,五十几个专业,学生人数近2万人。各专业学生学习主要是以本专业课程为主,就业也主要以各自所学专业对口为前提进行考虑。因此,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科学生,缺乏外语能力;而掌握外语的日语专业学生,又不懂专业知识这一现象成为普遍。
2.师资方面:培养日资企业所需复合型、专业化人才,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精通外语,且具备至少一门或多门专业知识技能。而目前国内的师资结构以及高校的管理体制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各二级学院只关注自己学科的发展未来,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本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上,即使引进新的师资人才,也只考虑对方的专业水平等条件,对复合型、专业化的师资要求考虑比较少。近年来在这方面,天津理工大学领导积极开动脑筋、不断开拓进取,为培养出适于天津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开办了双辅修专业。但由于对辅修专业学生资格审查门槛高,师资等问题使得学生对第二学位的选择受到一定限制。
三、具有理工特色的培养目标的思考
作为理工科院校的外语专业,如何能突显出其理工类大学的特色。如何进一步利用理工类大学的优势,笔者认为应从人才培养模式和师资力量两方面着手。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对日语人才也提出的迫切要求。结合本校的理工类院校优势,提出了“培养复合型、专业化日语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以往的教育模式往往把日语人才的培养目标设定在日语专业本身,注重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以培养学生掌握语言学、文学或语言文学相结合的知识为培养目标,在教学中,不注重日语专业与其他理工学科的结合、交叉和渗透,培养的人才是单纯的语言文学和基础技能型的日语人才。然而理工院校应依据自身的学科和专业优势特点,重视文理交叉和融合,培养既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人文文化素质,又具有突出的理工科背景的日语高级专业人才。
(二)师资力量
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中的角色是无可替代的,无论是专业的设置、教材的修改,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广大外语教师的积极参与。为了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当前的日语专业的师资队伍无论从知识结构还是技能结构上都难以胜任日语以外的教学任务,所以更应该发挥理工类院校的优势,引进其它学院的有留学日本背景专业教师为日语专业学生讲解专业知识。或者和其它学院联合开办选修课,既可以让日语专业的学生选修更多具有专业化较强的理工课程,也可以让更多的理工专业学生选修日语课程或日本文化等相关课程。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21世纪,世界进入信息时代,日语教学方法也应适应时代发展,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校园网、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使教学更加便利、更加趣味化。
在日常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各类资源,以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与课堂效率。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充分发掘同学们听、说、读、写的日语综合能力,还能以丰富的文化背景(如日本的风土人情、饮食生活习惯等)都能激发学生热爱日语的兴趣,增长同学们的见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中,可以使用图片、影像、音乐等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而不能受限于课本,进行填鸭式的灌输。要善于结合多媒体手段,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引导学生摆脱思维定势,学会举一反三,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鼻等感官,从而锻炼听说读写的综合日语能力。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普及,我们除了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参与教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使日语教学从传统的封闭模式转变为半开放模式或开放模式。由此一来,不仅能有效提高课堂上有效时间内的信息容量,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理解力,为其成为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天津理工大学.日语专业培养方案(2009版),]陈潇.日语人才培养对专业的要求[J].飞天,2012,(06).
[5]陈潇.理工类大学日语专业课程设置特点[J].开封教学学院学报,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