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高职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加强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真正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教师必须找到科学的理论去指导教学。笔者试图把心理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引入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以期给高职英语听力教学带来一定的指导和启示。
二、心理语言学理论对听力理解过程的诠释
心理语言学把听力理解的过程看成是一个把知觉和语言相结合的复杂的心理操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听者通过听觉器官接收到语音信息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迅速把语音信息处理为相应的语义信息并做出正确反应。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来看,听力理解过程有两种基本模式:“自下而上”(bottom-upprocessing)模式和“自上而下”(top-down processing) 模式。在英语听力理解过程中,采用“自下而上”模式时,听者要利用自己的感知知识,在音素、词、短语、句子、语篇层次上逐层对听力材料进行分辨和理解,听者必须能分辨语音语调,理解单词、短语的意思,理清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语篇逻辑等;而采用“自上而下”模式时,听者要运用相关的背景知识从篇章层次上对听力材料逐层进行分辨和理解,高一层信息的理解会对低一层信息的理解产生影响,例如听者对某个单词的理解可以从该单词所在句子的语境上获得帮助。
这两种模式是人类在通过听觉获取信息过程中的基本心理操作过程,对英语听力教学都有很大指导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听力教学时,应综合考虑两种听力理解模式,提高教学听力教学的效率。
三、心理语言学理论给高职英语听力教学带来的启示
1. 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和英语学习现状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高职学生虽然有过较为系统的中学英语学习经历,但学生长期受到中学的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普遍存在“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加之学生自身的英语基础不是很好,高职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普遍较差。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要求教师在听力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学生的英语语音基础。
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强化学生的语音知识,因为“自下而上”听力理解模式要求听者必须要从最小的音素辨别开始,而“自上而下”听力理解模式也不能完全脱离基本的语音分辨。
2. 培养学生合理运用两种听力理解模式。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是从词汇到句子,这种学习模式自然而然会迁移到听力理解中。事实上,单纯采用“自下而上”的听力理解模式在实践中效果并不理想,有时还会导致一些不正确的理解。
另一方面,仅仅采用“自上而下”模式会让听者把较多的注意力放在对话语的背景知识的推理上,而对语音信息本身的理解有所影响。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的运用这两种听力理解模式,听力过程中既要通过话语的词汇、功能短语、语法结构等来理解整个话语的内容,又要借助相关的背景知识来理解较小的语义单位,从而达到对整体内容的理解。
3. 丰富学生与听力相关的背景知识。听力理解的过程并非完全是听者被动地接受语音信息输入的过程,而是听者可以充分地利用相关的背景知识对语音信息进行解码的过程。在对语音信息的加工理解过程中,听者的背景知识往往可以帮助听者预测信息,选择信息和排除歧义,听者的文化背景的缺失或差异会直接影响对部分的理解,进而会影响对整个语篇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在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关注,适当补充一些对英语国家地理、历史、政治、文化、风俗习惯的介绍,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扩展有关英语语言文化的背景知识。
4.优化听力教学的整个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听力教学的整个环节进行优化组合。听力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内容,还应帮助学生做好听前的准备和听后的巩固拓展活动。在听材料之前,找一些与听力材料有关的背景文字、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讨论,或者让学生根据听力材料中关键词或问题进行内容预测。这些活动可以激活学生与听力材料相关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在进行听力任务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提高听力技巧。在听力任务完成后,教师应安排相应的听后活动使听力活动得到增值,如讨论自己听前的预测是否正确;讨论听力材料中涉及的文化话题或社会话题等,这些活动无疑会对学生今后的听力活动有所帮助。
四、结语
听力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需要重视的薄弱环节。在听力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必须全面了解所教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和水平以及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选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扩展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桂诗春。 新编心理语言学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李开荣。听力的语言心理认知与训练[J] . 外语界,2002(2)。
[3]王瑞昀,梅德明。听力理解的认知与听力课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