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不足与效果提升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6-11 共4125字
论文摘要

  一、微观经济学学科特点

  微观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课程设置的目的,一是为初涉微观经济学的学生较为系统地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经济分析方法,使其能掌握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而为学好其它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为学生熟练运用经济理论和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独立地、创造性地研究经济问题,提供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的思维框架;三是使学生了解企业、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借鉴和吸收微观经济学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内容和方法,能运用经济理论和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独立地研究经济问题。总的来说都是为了提高学生在以后从事教学、研究和实际业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建立在严格假设基础上的逻辑完整的独立学科,研究构成整个经济制度的各个经济决策单位的经济行为,研究这些单个单元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影响这些决策的因素。微观经济学虽然反映的是具体的经济现象,但内容繁多,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其内容比较抽象。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时安排有限

  一般财经类院校微观经济学的学时在50学时左右,受学时因素的影响,只能重点讲解供求理论、效用论、生产论、成本论和市场结构理论等内容,而对生产要素市场理论、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等内容则只好一带而过,甚至不讲,从而不能保证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化。另外,一些老师在讲授课程内容时面面俱到,蜻蜓点水,使得学生对原理理解不透。

  (二)教学方式单一

  一味采用“满堂灌”,从课程开始到结束,老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理论、画图表、讲模型、推公式。一味地教师讲,学生听,方法过于单一、过于死板。不敢放手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思考、归纳。由于课时有限但教材内容繁多,教学时,教师只能注重理论的讲授,没有时间联系实际和补充理论以外的信息。导致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教学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没有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学效益低下。

  (三)师资水平良莠不齐

  老教师进行了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摸索到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就要好些。新教师教学实践的时间短,教学经验还不足,还没有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自然要差些。除此之外,每位教师各自承担不同班级的微观经济学教学任务,平时交流的比较少,这对教学水平的提高有不利的影响。

  另外,有的教师在取得了一定成绩,达到了一定水平之后,就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吃老本,反复利用“发黄的讲稿”,不思进取。学无止境,知识越是渊博,课也就讲得越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教学水平也就越高。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

  三、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若干对策

  (一)用恰如其分的案例开启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能够起到揭示教学内容的作用,并且能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为上好一节课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讲税收归宿问题之前,可以先问学生,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奢侈品?是否应该对奢侈品征税?学生会认为奢侈品是少数富人才能消费的,对其征税实际就是对富人征税,应该对奢侈品征税。之后,教师进一步阐述,在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对游艇、私人飞机、豪华轿车这类奢侈品征收新的奢侈品税,支持该税的人认为这些奢侈品全部由富人消费,这种税必然由富人承担,向富人征税以补助低收入者,平等又合理。但实施之后,反对者并不是富人,而是生产这些奢侈品的企业与工人。为什么这些并不消费奢侈品的人反而反对这项税呢?带着这个问题开启税收归宿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用理论分析和指导实践

  有些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不感兴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不能结合实际。教师应结合微观经济学教学的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有意识地搜集材料,以便在适当的场合把它们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使教学同现实保持密切的联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使学生感到微观经济学同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从而产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吸引力。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这几年大蒜的过山车行情让蒜价成为了人们高度关注的对象,“蒜你狠”、“蒜你贱”成了流行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微观经济学中供求理论来分析这种现象。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大蒜属于农产品,季节性很强,短期无法大量供应,所以弹性小,由于气候原因大蒜减产,或商家囤货,都会使大蒜供给大量减小,从而导致价格飞涨;而当农民扩大种植,产量增加时,供给增加,从而价格下降。这些现象来自日常生活,它们简单、具体、形象、生动,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用理论分析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包括典型事例,新鲜事物,有趣故事,热门话题等,可以提起学生的兴趣,改变生硬呆板,缺乏生气的课堂气氛。

  (三)用带启发性的问题提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章节段落、重点难点,设计几个带启发性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以期达到引导学生思考和联想,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教师提问,引导,循循善诱,学生心中存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能激发起他们的兴趣,这样就能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在讲完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基数效用论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对一件蓝衬衫和一件白衬衫有相同的偏好,你是去选择买两件颜色相同的衬衫还是两件颜色不同的衬衫呢?学生都会回答:选择买两件颜色不同的衬衫。

  然后教师接着问:为什么你会去选择两件不同颜色的衬衫呢?作为消费者,你为什么要做出这种选择呢?学生就会进行思考,但可能没有什么头绪,此时,教师就应给予一些小提示,问学生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分析方法是什么,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在边际效用分析法中存在一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之后学生便会联想到所学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思考这一问题,找到答案,并从这一问题中得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关注的是人们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的结果,并要发现在其背后起作用的原理,这样就使所学的知识深深植入脑中。

  (四)运用小组讨论,刺激思考与交流

  在授课学期,教师可准备些有吸引力的讨论题目,穿插几堂讨论课,如讨论禁毒是增加还是减少了与毒品相关的犯罪?农民丰收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石油输出国组织长期不能保持高油价?什么市场最需要做广告宣传等等,或者可结合习题册中比较好的题目加以讨论分析。学生四、五个人一组,围绕讨论题目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最后,每组上交一份纸质讨论结果可用来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小结。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并训练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五)巧用比较,辨别知识的相似性与相异性

  比较方法就是把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运用比较法可以使学生在已知概念的基础上,迅速而准确地由此及彼,去认识新概念,获得新知识,扩大原有知识的范围,加深原有知识的程度。如讲到长期生产理论时,可把长期生产理论中的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分别与之前消费者行为理论中学到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相比较,生产者均衡和消费者均衡相比较。在教学中使用比较法,还可以避免混淆和张冠李戴,如市场结构理论中,对于四类市场结构的特征,找出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准确地掌握概念。使用比较法,还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数学和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关系,比如函数,导数和斜率。

  (六)注重习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是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补充手段,应给学生布置适当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通过练习来加深对微观经济理论的理解。在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当分配练习时间,融练于讲,讲练合一,从而对微观经济课程的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这就要求授课教师结合授课内容精选出微观经济学习题编制成册,所选习题要有针对性,要能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解答和反思。在练习中,要遵循人类一般的认识过程,由易到难。每章应由考查学生对课本内容记忆的能力的基础题开始,之后过渡到考查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进行思考的能力的提高题,最后是考查学生结合较复杂社会问题或融会贯通前后知识点进行分析的能力的难题。练习时要指导学生思考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七)善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把课讲活,讲好,不总是平铺直叙,没有高潮,生硬呆板,还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大量的图表,如均衡理论中供求曲线的移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效用论中的消费者均衡,生产理论中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成本理论中各种短期成本关系,市场结构中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的均衡问题等都涉及了较为复杂的图表,通过多媒体的动态演示,用图表来说明抽象的理论,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节省较多的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但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而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应遵循辅助性原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不断改进微观经济的教学,就要采用机动灵活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提高它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应从以往重视死记硬背变为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以教师为主导,重视学生的主动发展;填鸭式的教学变为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脱离实际的教材变为生活经验即教材;重视知识传授变为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罗知.本科生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咸宁学院学报,2012,(9).
  〔2〕成新华.趣教趣学微观经济学[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8).
  〔3〕张玲.微观经济学教学探讨[J].商业经济,2012,(3).
  〔4〕项锐.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新尝试[J].经济师,2012,(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