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民办高校国际金融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6-04 共2313字
论文摘要

  21 世纪的中国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在面对贸易与金融自由化二大世界经济问题时,我们更应该有深刻的思考,我国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开始改革开放,到现在成为了一个对外开放的国家,这是非常难得的。现在我们正在做的一个工作是如何把我国的金融行业与世界金融业接轨为他们提供一个接轨的条件,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大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高校的培养方式与方法,其中重点高校在日常的教学中普遍培养学生的理论功底,而应用能力方面涉及的却不全面,因此民办高校想在此方面有所突破也是为了培养适合金融行业的应用能力人才。身为一名民办高校的国际金融专业的老师,如何把这样的想法带到教学中去,使学生的成绩与能力两方面都有所提高,并且使这种效果再反作用于到教学中去,形成相辅相成的效果,也是在未来不断探索的课题之一。

  一、注重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仅要把理论知识讲解透彻,而且还要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案例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兴趣、爱好是学习的基础,假若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与爱好,那么任何的方法都无从谈起。

  《国际金融》这门课程是一个综合的课程,既要掌握理论又要掌握实务,因此我们从经济事件中选取较为简单的案例入手,以贴近生活的案例入手,潜移默化,这样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比如,2008 年的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连锁反应,同时这些国家外贸收支的变化情况,这为讲好“国际收支”这一章,提供了很好的资料,这样在讲理论的时候就不会很空洞,做到有血有肉。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慢慢培养学生的兴趣,为教学效果的提高打下基础。

  二、教学需要方法掌握技巧

  自古以来,教师一直以来是课堂的核心,学生仅仅是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这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但却不适应现代化的高等教育的要求。在现代高等教育中,老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学生学习,告诉他们怎样学,而不是告诉他们学什么。作为老师要给学生的是“渔”而不是“鱼”,“渔”才是他们一辈子安身立命的本事。在引入案例分析时,不应该在讲课之初就把案例完全托出,而应该是采取引导式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分析,老师不应该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不是塑造他们,像“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贬值问题”等有争议的课题,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判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三、案例讨论是国际金融案例分析的关键

  刚刚谈到的案例分析是国际金融课程的精髓,也是国际金融课程学好的关键。在以往的讨论课中,老师往往提供一个选题,学生根据这个选题进行讨论,但是学生在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讨论时,往往会陷入误区,很大可能性会使学生对选题没有兴趣,讨论起来会离题千里,两课时下来没有任何的建设性,当老师让他们进行总结时,也是在网上东拼西凑没有一点自己的想法,大家写出来的东西基本上张得一个模样。如果第一次失败之后,以后的讨论成功的概率就不会很高了。

  可以尝试使用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教学法。

  PBL 教学法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设计问题;第二是组建问题小组;第三是开展小组讨论方式。设计问题可以为学生构建课程的知识框架,这样在分析问题时就会有的放矢的去寻找问题的支撑点,以便自主学习。组建学习小组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团体进行资料收集、分析相关资料,来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学习小组已自愿为前提,每组 6 个人包括组长 1 名,要求进行相关案例讨论,小组成员共同查阅文献、撰写分析报告制作 ppt,参与课题讨论。小组讨论时围绕案例问题展开,在课堂交流过程中,要把每组分为两部分,一是陈述组二是质疑组。陈述组由随即的一名同学讲解,其他成员进行补充,然后由质疑小组提问,这时课堂案例分析结束,由老师对每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各小组进行自评与互评。

  四、推广网络情景模拟教学

  现阶段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学生日常学习已经依靠老师课堂上的讲授,网络学习也是其中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把所有国际金融案例融入到每个设立的特定环节中,让原本没有关联的案例之间有了深层次的关联,借助网络平台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全部调动起来。在课堂上从网络教学中老师可以用较为直观的方式介绍国际金融的体系构成、市场构成以及国际货币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还可以采用录像方式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

  五、改变考试方式使教学改革得以实现

  教与学的最终结果最后全部落到考试上,同时考试也是检验学生们是否掌握到所学知识的一种手段,但是我们现行的考试制度考的只是书上的知识,老师从上课开始一直讲授才能保障学生顺利的通过考试。如果我们在沿用旧的考试制度再谈教学改革一切都会是空谈,两者也会成为矛盾。如何保障新的教学方法得以实施,我们准备把国际金融考试设计成为两个环节:理论部分和上网操作部分,理论部分采用笔试形式,而上网操作部分有案例操作和口试,目的是锻炼学生的临床分析和应变能力。

  由于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层出不穷,国际金融教学改革必将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作为一名授课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该课程的特点,把具有新意的教学思想应用于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学改革是基础,没有可以遵循的惯例,只有不断的尝试才能寻找到适合自己学校、专业特点的方式,这也是国际金融专业教师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努力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莉,刘黎明,胡彩梅.普通本科院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经济师,2013(2):128~129.
  [2]李卫华,李利.地方本科院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重点与方法的探讨[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145- 14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