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新疆高校力学课程教学中兴趣小组的设立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5-28 共4090字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得以有机会进入大学进行学习。以新疆为例,自1999年扩招以来,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以年平均20%~30%的速度在增长。与此同时,入校的大学生也日益多元化。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入学人数也在不断上升。

  根据2009年新疆年鉴,截止到2008年底,新疆现有在校本专科生230971人,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占比例为36.6%。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不能较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较低,补考现象普遍。由于学习成绩的问题,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中途留级,甚至退学。

  另外,能够进入大学学习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很多都是少数民族地区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进入大学学习,不仅为了实现个人理想,而且还肩负着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将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各方面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以及我国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建立少数民族力学兴趣小组有助于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学习力学的兴趣,更好地掌握力学基础知识和在专业中的应用;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较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世居的少数民族有12个,截止到2010年底,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区总人口的59.9%。

  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与汉族学生不同的环境中,使用本民族的语言交流,遵照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接受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相符的教育。高考加分的制度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入校时就和汉族大学生的起点不同,进入大学后,他们面对的培养方式却是相同的。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

  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同时又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手段。学习就是借助语言、文字获取知识,形成认知的过程。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就在民族语学校上学,上课用的也是自己的母语。当他们来到大学学习时,在课堂上首先遇到的是语言问题。在预科阶段学习时,课程内容相对简单,而且上课时大多采用双语教学,所以也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但是进入到专业年级后,由于学习内容专业化,而且基本采用全汉语授课的教学使得他们在课堂上经常出现听不懂、不能理解课堂内容的现象。

  2.学习方法

  进入到大学的学习阶段,学习的内容更加专业化。大学教育更注重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灵活应用专业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在中学时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一定适合大学的学习,这就促使学生要转变学习方法来适合大学的学习。少数民族大学生除了要克服语言上的困难,还要面对专业课程内容的学习。因此,如何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他们需要掌握一种有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保证在课堂上听懂,理解课程内容。

  3.思维方式

  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语法和认知结构,它们对思维及其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受伊斯兰文化的熏陶,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当他们进入大学面对全汉语授课的大学课堂时,他们并不能及时转变原来的思维模式,导致难以较快适应大学的学习。

  以上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将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学生大学学习的效果,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业成绩,影响到他们能否顺利完成学业。

  二、力学课程的特点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少数民族本科生开设的“固体力学”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内容。

  该类课程的特点是:学时多(80~90学时);上课的周期长(历经三个学期);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作为专业基础课,既要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作为基础,又是以后的专业课如“钢筋混凝土”、“水工钢结构”、“砌体结构”、“水工建筑物”等的理论计算基础,在本科阶段的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很多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力学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导致在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中出现困难。

  学习力学课程要花很多时间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来掌握方法,难度较大,枯燥、繁琐;而且很难快速看到其学习效果。但是其作为专业基础课,处于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需认真学习。

  学习该类课程既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计算能力,还要在实验中掌握实际动手操作的基本技能,把得到的实验数据和看到的实验现象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得到一些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性的结论,这对于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要完全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难度更大。

  三、力学兴趣小组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曾指出:“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可见学习兴趣主导着大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得大学生主动加大对专业学习的投入,学习兴趣也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促使学生加大投入;引领学生寻求高效的学习方法;激发探索专业的好奇心。

  少数民族力学兴趣小组的建立正是以此为出发点。

  四、力学兴趣小组的设计

  1.组建制度。

  新疆农业大学共有三个学院10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力学课程,其中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设的专业有3个,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众多。在力学兴趣小组建立初期,选择合适的学生是力学兴趣小组成功组建的重要环节,关乎到兴趣小组能否顺利组建,能否达到预期效果。选择时应对学生进行三个方面的考察:

  (1)学习态度的考察。进入到大学阶段的学习,不同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不同的原因和目的,这将直接影响到其平时的学习态度和效果。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专业一年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摸底调查,结合任课教师平时的教学观察,选择适合参与兴趣小组的少数民族大学生。

  (2)基础知识的考察。力学课程主要从专业一年级的下学期开始安排,前序课程主要涉及到“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的基本知识。因此,应着重关注学生“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的成绩。

  (3)动手能力的考察。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科学史上许多重大发现就是依靠科学实验得到的,许多新理论的建立也要依靠实验来验证。而从人才培养目的来说,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专业最终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学生的动手能力非常重要。针对该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实验课上的操作情况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综合考察。

  2.培养制度

  根据力学课程的安排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组织兴趣小组活动时应遵守循序渐进原则,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注重少数民族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1)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定期展开学习交流活动。每次的学习交流活动都是在经验丰富的专业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进修,活动前由教师给定一个有关力学的主题,大家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去准备发言,发言的时间不限,以PPT的形式交流汇报,定期开展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延伸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既能丰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又可以锻炼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参与科研项目。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常把实验教学作为辅助教学,且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理论教学讲什么,实验就验证什么,这种教学模式固化了大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同时,安排兴趣小组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中来。参与形式多样,初期可以做一些准备工作、辅助工作,对科研项目先有大致的认识;中期可以参与实验操作,熟悉和掌握实验仪器设备的操作;后期可以参与部分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处理。科研活动既扩大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建立了合理的知识结构;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还能满足少数民族大学生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增强他们敢于攻坚、勇于突破的信心。

  (3)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力学兴趣小组里,同学们与教师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一起查阅资料、做实验,共同面对失败和成功。在这些重复、枯燥、繁琐的工作中,培养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精益求精的精神;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学之间也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

  3.考核制度

  为展现兴趣小组活动的效果,吸引更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主动参与力学兴趣小组活动,建立和完善一定的考核制度是必要的。通过考核,可以增强兴趣小组成员的信心,保持学习兴趣持续较长时间。考核制度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一是以赛代练。当兴趣小组活动开展的内容达到一定程度时,力学兴趣小组内部可以开展阶段性竞赛。竞赛可以是理论竞赛,也可以是实际动手操作竞赛,竞赛面向全校学生公开,邀请学校和学院的相关教师与领导担任评委,展现兴趣小组的阶段学习效果。二是以赛促学。积极鼓励兴趣小组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各级大学生力学竞赛,以准备和参加比赛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力学兴趣小组活动的积极性。

  五、结语

  少数民族力学兴趣小组的建设,短期效果不是很明显,需要长期坚持。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注意少数民族力学兴趣小组的梯队建设,尽量在少数民族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第二学期内完成初步选拔,第二学年是力学兴趣小组正式活动时间,以老生带新生的形式进行“传、帮、带”;二是学校和学院对力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与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支持,给兴趣小组的活动给予一定的活动经费,给指导教师认定一定的工作量,以提高学生和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三是正确处理参与力学兴趣小组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与兴趣小组活动的关系,在保证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基础上参与兴趣小组活动。

  参考文献:
  [1]古丽米拉·阿不来提.三语教育中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及问题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9):155-156.
  [2]唐德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研究——以E大学的维吾尔族学生为个案[D].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孙嫱,王向然,朱娜,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西北民族研究,2012,75(4):5-18.
  [4]余燕平,王安定,沈文丽,等.地方高校本科生专业兴趣的现状及引导措施[J].教学研究,2012,35(1):39-41.
  [5]吕震,王莉.技工学校数控兴趣小组的建设[J].改革探索,2011,(8):3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