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基于临床医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需求探讨其课程改革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5-27 共4317字
论文摘要

  医用生物化学是医学的重要组成学科,它的理论和技术已经渗透到基础医学乃至临床医学各个学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课程,深入理解机体物质代谢的过程和调节方式,将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各个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医用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及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国内外医学院校的专家们对在医用生物化学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也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改革。但目前关于生化教学改革的研究素材大多来自老师们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或者来源于学生对生化学习的看法以及学生对生化学习效果的反馈。但是,作为医学院校,绝大部分学生未来的职业是医生。
  生化知识学了有什么用,应该如何去教学生,最具有说服力的应该是医生。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临床医生的调查,了解临床医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需求,探讨现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杭州市人民医院、杭州市邵逸夫医院和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三级医院的临床医生共80人名作为调研对象。发放《生物化学知识反馈调查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2份,回收率为90%。其中住院医生35人,主治医师28人,副主任医师8人,主任医师1人,参加临床工作的时间全在3年以上。
  1.2 研究方法调查形式以调查问卷为主。调查问卷从临床医生对生物化学知识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对重要内容的总体评价、重要内容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方面、对老师教学方法的看法等四个方面了解临床医生的看法。
  
  2 结果
  
  2.1 临床医生对生化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及原因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接受调查的临床医生认为生化课程非常重要、重要、一般和不重要的比例分别为37.5%,43.1%,18.1%和1.3%;认为生化课程重要的主要原因分别为临床工作中常用(51.4%)、为后续课程打基础(32%)以及考研和执业医师考试需要(14%)。临床医生认为在临床中经常用到的知识点主要是物质代谢及其调节(86.1%)、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20.8%)以及基因信息传递(8.3%),临床医生认为在临床中极少用到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专题篇(67.2%)和基因信息传递(45.3%)。其中,“物质代谢及其调节”包括糖、脂、氨基酸、核苷酸、肝胆生化和血液生化等,“专题篇”包括癌基因、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工程和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等,“基因信息传递”包括复制转录翻译、基因表达调控和细胞信号转导等。
  2.2 临床医生当学生时对生化课程的喜欢程度及原因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接受调查的临床医生在当学生时对生化课程非常喜欢、喜欢、一般和没印象的比例分别为8.3%,32%,48.6%和11.1%。喜欢生化课程的原因主要是生化为临床课程打基础(40%)、生化是学位课程(22.3%)、老师博学多才(22.2%)和老师爱岗敬业(15.5%);当学生时不喜欢生化的原因分别是生化反应过程乏味(35.6%)、生化太难(28.8%)、当时觉得生化不重要(18.7%)和老师讲课缺乏吸引力(16.9%)。
  
  3 讨论
  
  3.1 调查对象的选择为了尽可能地保证调查数据的说服力,我们所选择的调查对象全部来自三级医院,其中94%的人员来自三级甲等医院,接近30%的调查对象来自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武汉大学附属湖北省人民医院等全国知名医院。调查对象中80%的人员本科学历来自于三峡大学以外的学校,其中19人本科学历来自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985”或者“211”高校。被调查人员中33人具有硕士学位,10人获得了博士学位。
  3.2 临床医生对生化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3.2.1 临床医生对生化课程重要性的总体认识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生化课程重要(80.6%),认为非常重要的比例达到了37.5%。15%的调查对象在当学生时觉得生化不重要,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生化非常重要。上述调查结果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对临床医生来说,生化课程的确很重要;第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责任和义务让学生们感受到生化课程的重要性而不是等到学生在进入临床后自己去体会。
  尽管如此,调查对象中仍然有19.4%的调查对象觉得生化课程不怎么重要。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有如下两方面:第一,在经过系统的临床课程的学习和临床实践的训练后,调查对象对基础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淡化了。第二,不排除还有极少部分医生不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
  3.2.2 临床医生对生化课重要内容的认识调查结果表明,86.1%的调查对象在临床工作中经常用到“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相关知识点。高达67.2%的调查对象在临床工作中极少用到“专题篇”的相关知识点,45.3%的调查对象在临床工作中极少用到“基因信息传递”的相关知识点。
  这一调查结论与现代生物化学的发展方向是有出入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部分知识不重要。后续的跟踪调查发现,认为基因相关知识点重要的调查对象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基因方面的知识主要应用在科研当中。在目前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下,基因方面的知识在临床工作中还没有充分展现出它的重要性。毕竟,到目前为止,在临床上应用很成熟的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手段还极少。
  鉴于上述情况,在教学中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对于临床上经常用到的知识,要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讲解,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对于基因的相关知识,结合调查问卷中医生们给出的建议,应该采用自学、讲授和讲座三种学习形式。
  3.2.3 临床医生对生化课重要性认识的原因分析调查结果表明,高达60%的调查对象认为生化课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是“在临床工作中经常用到生化知识”,其次有37%的人认为“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帮助”,而只有16.7%的人选择了因为“考试需要”而觉得生化课程重要,这一结果跟传统的功利性学习大相径庭,说明临床医生更希望学到实实在在的本事。这也提示我们的教学应该更多的跟临床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3.3 临床医生在校期间对生化课程的喜欢程度调查结果表明,高达59.7%的调查对象上学时对生化课程“一般喜欢”或者没印象,只有40.3%的调查对象上学时对生化课程“非常喜欢”或者“喜欢”。这个比例跟重要性认识调查里面的比例严重不一致。对于喜欢生化课的原因,40%的调查对象认为“生化是临床课程的基础”。不喜欢生化课的原因有三:生化反应过程枯燥无味、生化太难和老师讲课乏味。上述调查结果提醒我们:第一,要对学生们加强重要性教育,第二,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改革措施
  
  4.1 整合教学内容,方便学生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原有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如下: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基因信息传递、基因表达调控等→基因工程癌基因和常用分生技术→细胞信号转导→肝胆生化、血液生化。
  这种课程组织存在下面两个问题:第一,“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与调控”里面涉及到“细胞信号转导”和“酶蛋白的诱导表达及抑制”等内容,但是这两部分内容在现有的课程设置里面安排在“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与调控”后面。第二,“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与“基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调控”之间间隔了“酶和物质代谢”约30个学时的内容,这就导致两个方面的问题:①学生们不能非常清楚地意识到前面所讲“蛋白质核酸结构与功能”的重要性。②等到学习复制转录翻译时,关于蛋白质核酸的知识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为了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可以将课程安排调整如下: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基因信息传递、基因表达调控等→细胞信号转导→物质代谢→肝胆生化、血液生化→基因工程、癌基因和常用分生技术。
  4.2 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进行此次问卷调查之前,我们已经对大三大四的学生进行过“关于生化学习的反馈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都不强,因此,作为老师应该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主动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们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2.1 借鉴性地使用Sandwich教学法国内从事生物化学教学的同行们对生物化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各种尝试和不懈努力,建立起了类似于国外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和TBL(team-based learn-ing)等的先进的教学模式。而Sandwich教学法在充分吸纳上述先进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重要环节:交叉讨论,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们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组的李自成老师于2013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参加了第四期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教学方法培训班,系统学习了Sandwich教学法,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从Sandwich教学法的教学特点来看,它要求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因此,这种方法仅仅适用于综合性比较强的内容。
  4.2.2 对基因工程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采用学生自学、老师讲解以及老师结合科研实际进行讲座三种方式联合进行学习,主要采用学生自学和老师讲座的方式,授课仅仅起到引导总结和答疑的作用,这也是在问卷调查中各位医生给出的最多的建议,这样做可以使大部分学生对基因的核心知识有所了解,同时也照顾到部分学生对部分知识更深层次的了解。
  4.2.3 关于物质代谢,更多地结合临床疾病和生活实例进行讲解,而对具体的化学反应过程的讲解酌情压缩时间,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们意识到生化课程的重要性。当然,由于学生本身背景知识的局限,在案例教学中老师必须把握好度。这种改革措施跟雷呈的报道不谋而合。
  4.2.4 课堂中实时地介绍科技前沿这个措施已经在生化教学中广泛应用,学生们普遍反应良好。
  这一举措一方面暂时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枯燥的专业学习中转移出来,提高了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们的科研意识。国内其他同行也在开展这项改革并且效果良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介绍的科技前沿知识必须跟我们的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参考文献:
  [1]郑昌学.生物化学教学之我见———2012年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大会发言[J].生命的化学,2013,33(1):101-104.
  [2]董哲,张俊华,万学红,等.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为加强卫生系统而改革医学教育[J].世界临床医学,2011,5(4):286-321.
  [3]李森.教与学———关于生物化学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与交流[J].生命的化学,2013,33(1):109-111.
  [4]刘晓瑜,刘丽华.T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2):947-948.
  [5]郭俣,杨清玲,马佳,等.PBL教学法在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4):341-343.
  [6]尹丽.M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设计与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23-124.。
  [7]雷呈.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8].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3):117-118.
  [9]范浩,童淑芬,朱月春,等.在教学中培养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10].新课程研究,2012,(6):104-10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