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音乐指挥专业成为社会上较为受欢迎的专业,社会上对指挥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促使我国的很多专业院校调整了对音乐指挥专业人才培养和学习的课程。但是,指挥专业在我国还是属于起步较晚的学科,尤其是在理论基础的建设上还显得非常薄弱。国内对指挥法的教学与研究大多还处于技能训练阶段,很多专业的学生和工作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指挥法上的问题仍处于一知半解的程度,“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很是普遍。这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学校对指挥法这门学科的理论性研究远远不够,尤其是对指挥法的心理认知过程的研究在国内还处于极度贫乏状态。因此,建立一门指挥心理学的学科对于从事音乐指挥工作与学习的人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指挥心理学科的基本构架设想
“指挥是领导乐队或合唱进行排练和演出的人。其职责为: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风格,以手势、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练习时并结合口头提示)指示节拍、速度、力度、思想感情等的各种变化,引导全体奏、唱者将作品正确地表达出来。其引导排练和演出的手势动作也称‘指挥’”。单纯从指挥者的角度来看,指挥心理学应是借助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指挥的动作(指挥法)以及指挥者的心理活动。指挥法是通过一套有组织的肢体语言来传达出自身意图的符号系统。这实际上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我们怎样去识别这套符号系统,或者说这套符号系统是如何能够被对象所把握。
而这个过程却使我们不得不将指挥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扩展到指挥动作符号的对象——演奏(唱)者身上。事实上,指挥者与演奏(唱)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具有相同或近似心理认知的,而统一其认知心理结构的就是音乐作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指挥心理学的核心是建立一套有关指挥法的符号认知理论,即指挥者、演奏(唱)者、作品三者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其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是如何产生变化的,其原理又在何处等。因此,指挥心理学的学科构建在研究对象上有三个主要的板块:一是对指挥法的心理认知研究,一是演奏(唱)者的心理认知,还有就是对作品、指挥、演奏(唱)三者之间产生的联系与影响的探知。
1.指挥法的心理认知
对于指挥法的心理认知,主要是从指挥者自身的角度出发,研究其指挥动作符号的信息传达与接收。在一些音乐会、演出或比赛中我们经常发现,同样的音乐在不同的指挥者手上会有不同的动作语言表现,有些甚至大相径庭。而造成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则需要指挥者的认真思考。作为信号的接收者,是如何认识这些从肢体动作中传达出来的信息并予以把握及反馈的呢?指挥作为表演艺术形式的一种,具备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其肢体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身运动状态。因此,较为准确地认识这些动作本身所具有的内涵是我们了解、学习指挥法的理论基础。其中,指挥动作本身的形式结构与音乐形式结构的关系、指挥动作与日常生活中的动作之间的关联、指挥动作作为符号的结构性差异及其功能的区别(这在笔者的硕士论文《指挥动作的符号学研究》中有过相关论述)等内容是指挥心理学科建立的根本。另外,对于指挥者自身的心理,即“主要是指挥者的心灵品质与个性心理”研究,如感知、记忆、注意、情感、意志等,也是必然的内容之一。这些心理维度对于指挥职业而言是否具有某些或者某种程度上的特殊之处,是否可以在一定的层面表现出指挥独特的心理特征等问题都需要我们仔细研究。相信这些理论研究的结果必然能够推动人们对指挥法的深入与系统地学习。同时,这也为指挥法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演奏(唱)者的心理认知
在日常音乐学习或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这种现象: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演唱同样的一首歌,往往会唱出不一样的感觉和效果。除去客观的生理影响,这实质就是演唱者的心理变化所产生的结果,导致演奏(唱)者产生心理波动的因素很多。但在有指挥的音乐表演类形式中,演奏(唱)者首先是作为一个集体对象出现在我们的研究中。这样,个体心理与团体心理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则是我们研究演奏(唱)心理认知的首要因素。无论是乐队还是合唱,其中各乐器组或声部组在音乐中所承担的角色往往也会带来相关的心理变化,其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关系都会有其相对应的变化与区别。例如,作为混声合唱的男低音声部与女高音声部,其歌唱时的音区、音色、旋法、节奏等的差别对于演唱者的心理状态是否有影响,而演唱者的个性化心理又会对作品表现产生何等程度的影响。另外,作为指挥动作符号与乐谱符号的双重信息接受者,其信息接收的心理过程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尤其是在不同的阶段,如从最初的识谱到逐步的熟悉再到最后的深刻记忆,演奏(唱)者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变化过程,也是构建指挥心理学科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
3.作品、指挥、演奏(唱)者之间关系的心理认知
对于指挥和演奏(唱)者而言,对作品的认知是他们实现音乐现实音响的第一步。因此,作品(乐谱)自身就是将指挥与演奏(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但是,指挥对作品的认知必然与演奏(唱)者有着巨大的差别。其原因一方面来自于演奏(唱)者往往只是局限于个别声部的表现,指挥则更多地是出于一种整体音响音效的布局考虑;另一方面则与指挥者与演奏(唱)者的素养、气质、意志等心理个性的差别密切相关。但是,这种差别最终要得到统一,这种统一一方面是靠乐谱,另一方面则是靠指挥与演奏(唱)者的交流。在任何一首作品表演中,演奏(唱)者都不是被动地演奏(唱),如果指挥者只知道强势地控制,那么其效果也必然是差强人意。“由于指挥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心情在总的方向是同指挥默默相吻合的,因此不需要指挥把每一个细节都控制在手上。我们只要把主要的东西告诉他们,其余的他们会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从内心同指挥配合起来,在同一状态和同一要求下往前进行”。在音乐表现过程中,指挥与演奏(唱)者实质上都是在对乐谱符号进行信息解码,只是演奏(唱)者的解码是双重的,一边是乐谱的符号,一边是指挥的动作符号。对于指挥者而言,其需要理解并尊重演奏(唱)者对作品的认知。而且在表现实际的演奏音效时,指挥与演奏的主动与被动也是需要交替出现的。因此,了解指挥与演奏(唱)者的心理交流以及指挥与演奏(唱)者对作品的认知心理过程等是极其重要的,它对指挥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从作品的记谱与实际音响的对比来看,音响中的很多细微之处在乐谱上都是见不到的,尤其是近现代以后的作品。因此,我们对不同时期的作品的解读也必然存在着认知方面的差别,而这种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乐谱符号的解析与重构,这也是指挥心理学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指挥心理学科主要是从指挥者、演奏(唱)者以及作品与指挥、演奏(唱)的关系三个方面来进行架构的,而每一个方面都基本上涉及到认知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与方法。
二、学科构架之外的思考.
指挥心理学毫无疑问是把音乐学(指挥研究方向)与心理学融合到一起而形成的一种交叉性的学科。因此,(音乐)指挥心理学应归纳在音乐心理学科的范畴内。但是,指挥心理学由于具有集体活动的性质,所以是否可以将部分艺术组织管理方面的知识纳入到该学科的建设中也是值得商榷的。
在我国,有一种情况较为突出——集体性音乐作品的排练总是组织不力,尤其是国内大量的业余合唱团队在这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较多,但其肯定与指挥自身的组织能力或性格有关。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指挥的乐团或唱团都是一个团队,指挥则正是这个团队的具体管理执行者,而“组织团队的目的,在于促使平凡的人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因此,指挥的职责还在于对团队的合理定位、有效分配、多层设计以及规模控制等多方面的考虑、计划与实施。从内容上来看,这些都基本上属于管理心理学的范围,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目标就是提高工作效率,这也正是指挥在乐团或唱团中的基本职责。因此,从指挥管理心理方面进行的相关研究,其本身对指挥心理学的研究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结语.
在我国,指挥心理学现在还处于尚待开发的领域。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与专业人才的参与努力,而该学科的建设也必然能够对我国指挥艺术研究以及集体性表演类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武冠.《青少年学指挥》.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9).
[2]徐行效.《建立一门新学科——合唱指挥心理学》.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3).
[3]马革顺.《马革顺合唱指挥文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5.
[4]翁亮然,刘晓飞.《团队管理艺术》.中国石化出版社,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