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60年高校书法学专业培养模式与教学成果
书法教育关系到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的盛衰,由于国家的支持,书法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传播。然而,从电子信息化时代背景、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近60年书法学教学成果来看,在书法学专业繁荣现象的背后,高教书法培养模式呈现出一些问题,具体如下:其一,培养目标相对单一。以培养专职书法家和书法教育者为主,忽视社会对此专业的需求量和要求,未能开拓新的培养方向。其二,专业设置过窄,具有片面性,导致书法学在其他学科门类前的弱势地位得不到改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挑战。其三,课程体系方面缺乏时代性和科学性。大多高校书法学专业的课程由书法五体和篆刻专业课、古汉语、古文字几大块组成,所设置的课程内容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造成学生难以学以致用。其四,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没有合理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教师示范、理论讲授为教学手段,以笔、墨、纸为主要教学工具完成授课。其五,师资单一。许多艺术类高校的教师来自同一所院校的人数比例过高,导致学生受单一风格影响较大,不利于学科的开拓性发展。
据市场调查,近60年来高校书法学专业毕业生从事与书法相关的行业只有一小部分,主要是学校教师、培训机构员工、博物馆工作者、自由职业者等,有一半以上的毕业生一毕业就从事别的行业,或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途改行。
二、电子信息化时代要求高校书法学专业培养模
式改革高校书法学专业革新迫在眉睫,其必须与艺术设计相结合,向高效能的目标发展。一方面,高校要认识自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调整教育方向和内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合理配备师资,培养书法学新型人才;另一方面要从近60年高校书法教育的教学成果中总结出市场需要哪些应用型人才,确定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找到书法学专业与市场最佳的契合点,以满足社会现实需要。
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使得传统的书写艺术逐渐被电脑代替,因此书法需要融入现代艺术设计,为自身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书法学专业除了要具有与艺术设计的相辅相融性外,还必须具有趋前性和创新性,应在IT技术引导下,走应用型书法设计之路。这就要求高校在书法学专业设置方面应宽泛化,在遵循传统的书法家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引导相当一部分学生从事与艺术设计相关的行业,诸如家居设计、包装设计等与人类的物质生活更贴近的行业,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潮流。
韩国在20世纪末就成立了第一家书法“笔墨设计”公司,专门从事融入书法元素的商业设计,进入21世纪,这种以书法形式为基础的平面设计在全国扩散开来,延伸到建筑、表演、服装等艺术设计中。日本也有专门的书法设计协会,也取得了很好成绩。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需要得到国人的关注和重视。书法是人类传承下来的文字艺术,它和其他任何艺术的结合,都会使其他艺术受益匪浅,但是如何找到它们之间的契合点,需要设计者深入思考和实践。书法中的笔法、墨法、章法与艺术设计中的点、线、面具有相通性,也可以超越文字的内涵作为独立的视觉艺术。如在包装设计中,利用书法的点、线、面表现别样的形式感,同时书写不同的书体也能呈现出人性化的情境、趣味、品格,诠释产品的内在意蕴。再如,书法学领域中的秦砖汉瓦上面的图案和文字,对现代建筑和装饰、标志、书籍、招贴等的设计等都具有借鉴作用,还有甲骨文、金文稚拙、古朴的书风都可以影响产品的形象。充分领悟书法的审美原则,借鉴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能够拓展现代设计领域,也对高校书法学专业的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传统的书写艺术受到了市场经济的挑战,高校书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法本体知识,还应包括素描基础、平面设计、色彩构成、计算机二维辅助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海报设计、动画设计等课程。同时,电脑时代的到来引领教学方法的丰富发展,设计者要将书法与设计相结合,必须充分运用现代电子技术手段,将书法中的笔墨韵味转化为艺术设计构成,从而创作出为人们生活所用的物品。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和探索,必然需要高校配备全能化的专业师资,专业师资既要有深厚的书法功底,又应兼具专业的设计文化。
电子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传播方式。高校书法学专业必须顺应时代需求,与艺术设计相结合,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力量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实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