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校企合作是企业与高校共建教学的一种模式,是满足就业市场需求的重要模式,也是各大高校进行实践教学普遍采取的方式,但如今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以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金融学专业的校企合作为例,分析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校企合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校企合作; 金融学;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现在越来越严峻,市场需求越来越高,要求学生既要具备理论知识,又要掌握相关技能。目前,在就业市场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的质量和市场需求严重不匹配,为了改善就业问题,需要加强校企合作,随时掌握市场需求,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1、 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是大中专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而普遍采取的合作模式,是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金融学专业自从2004年设立以来,不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先后与数十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已建成的实习基地有18个。
独立学院的办学与一般本科院校的二级学院不同,又区别于纯民办性质高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也具有其特殊性。目前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金融学专业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主要有:
1.1 、实习实训模式
按照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金融学专业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学生的实践教学,在学生大二和大三开展实践教学周,形成实践教学成果,在毕业之前开展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时,根据学校和企业签订的实习协议,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岗位,对于实习期间表现优秀的学生,企业可以直接留任,实现了“实习+就业”。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建立实习基地以来,每年都有学生在实习单位留任的,多种渠道提高了学生就业率。
1.2 、学科竞赛模式
目前,国内外金融类比赛较多,因此学院通过“以赛促教”的模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金融行业发展比较迅速,很多企业都研发了金融教学软件,一些比赛采用的是企业的软件,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企业不断的进行指导,同时提出一些教学上存在的问题,高校老师也会不断对企业的软件提出建议,使得教学和实践良好的结合。
1.3 、专家讲座模式
邀请企业专家或优秀的校友到学院来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通过听取专题讲座,学生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了解了行业发展前沿,同时更直观的了解了企业选人用人的标准,结合自身的不足,不断提升自己。同时为一些职业方向不明的学生指明了就业方向。
在进行专家讲座的同时,金融学专业在一些校内实践课程的授课过程中邀请企业的专家进行授课,在《证券投资实训》和《保险业务实训》课程中,都做过类似的尝试,校内教师先进行理论授课,然后再邀请企业专家进行授课,学生普遍反映这种授课模式效果更好,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
1.4、 订单班模式
学院金融学专业开设了互联网金融“订单班”,该班级的授课模式是,基础课程由校内老师授课,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由企业导师授课,学生毕业之后有机会去合作的企业就业,目前也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合作模式。
2 、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独立学院的校企合作目前开展良好,但是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导致校企合作无法满足目前的学院教学。
2.1、 综合实力不足,很难寻求高质量的合作企业
独立学院属于民办性质,办学时间较短,学校的社会声誉也不高,专业建设实践也不长,所以在寻求合作企业方面,很难找到行业内规模大声誉大的企业合作,因为一般企业在寻求合作学校时,多会选择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金融学专业一般对应的企业有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学院金融学专业签订的实习基地,有一半属于保险公司,而国内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一般不愿与独立学院合作,所以造成学生去校企合作企业实习意愿不大,无法实现校企合作的目的。
2.2、 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
在校企合作机制中,学生都是在学校接受了理论学习之后,再由学校分配到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岗位实习,这样造成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两个环节不能有效地进行衔接,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不强。目前,学院在不断进行改进,主要是与企业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但是在沟通过程中,有些市场需求很难通过理论教学来体现,这样就造成理论教学完全与工作实践脱节。如果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是完全脱节的就会造成学生就业工作适应能力差,就业率下降。而金融行业,对于技能的操作要求较高,若没有技能训练,学生将无法快速的适应就业岗位。
2.3 、教师的欠缺实践经验
独立学院设置时间较短,目前的师资构成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大多数青年教师都是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到工作岗位,没有相关专业的工作经验,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加上教学和科研的任务较重,教师没有机会和时间进入企业实践。另外一方面企业的导师金融理论知识不足,在合作的过程中,双方没有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导致双方的衔接不足,理论教学无法指导实践,相反实践又无法影响理论教学,导致教学目标和教学定位不准确。
3、 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
3.1 、完善校企协同创新的金融人才培养链
金融行业属于快速发展,不断创新的行业,所以在与企业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形成合作机制,构建校企协同创新的金融人才培养链。首先,围绕校企合作,建立合作办学机制,以契约的方式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等方面学校和企业建立实质性的合作,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金融企业服务全流程融合;其次在招生咨询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共同招生,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学校的实践教学以及就业意向,通过共同招生提高企业和高校的知名度,吸引行业内规模大声誉好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最后,从长期来看金融企业安排专家或业务骨干任兼职教师,与学校共同管理学生,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链。
3.2、 实行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是指学校拥有校内和校外两个导师,校内导师负责课堂教学,校外导师负责实践教学,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校企“互渗式”的“双师”结构教学培养模式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灵活方式,促进高校与金融机构的深层次融合,对金融机构不同阶段的人才需求与高校专业教学完善提供了条件保障。
3.3、 校企合作共建学生社团
由于制度和时间上的限制,校企合作企业方专家不一定都能走上独立学院的讲台给学生讲授一门完整的课程,但可以通过建立学生社团的形式,企业专业可以对学生社团进行指导,经过企业专业的指导,学生将极大的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通过校企共建学生社团,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一方面还可以解决社团经费紧张的问题,企业可以给社团提供一定的活动经费。而对于企业而言,学校社团在活动中给予企业“冠名权”,在比赛过程中,可以对企业进行宣传,提高企业知名度。
3.4 、合作师资培养
企业的专家缺乏专业知识,而高校的中青年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除了人才培养以外,可以共同对教师进行培养,高校的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去企业挂职锻炼,而企业的员工来可以来高校进行再学习,这样既提高了教师实践能力,又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素质。
参考文献
[1]袁雪,李泽民,尹晓梅.“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9,21(01):43-44+51.
[2]耿倩倩.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校企合作的探索[J].中国商论,2019(02):68-69.
[3]刘书博.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路径研究———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J].北方经贸,2018(11):143-144.
[4]李春伶.高校金融专业校企合作模式[J].时代金融,2018(30):325+328.
[5]张幸.校企联合的“二合一”金融人才的培养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40(05):149-152.
[6]刘赛红,李朋朋.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18(17):157-158.
[7]夏守和,张军.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4):12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