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媒介教育的价值与实践
摘要:随着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深度化和复杂化, 公众的媒介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高校作为大量媒介研究者和网民中最活跃的大学生群体的集聚地, 开展媒介教育无论对于社会理性媒介环境的打造, 还是培养青年母体文化自信都具有不可估量的试验价值和示范意义。当前高校已通过打造媒介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媒介教育实践平台、推动媒介教育互动交流等进行了诸多媒介教育实践, 并取得卓着成效。需要调动社会资源构建媒介教育的互动化网络, 进行媒介教育的全民覆盖和个人终身媒介教育, 形成媒介教育的全社会合力。
关键词:高校; 媒介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
作者简介: 闫欣洁 (1982—) , 女, 河南鹿邑人,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文法学院讲师, 传播学硕士。;
收稿日期:2019-04-30
基金: 2018年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校级一般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8年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编号:41000011);
The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e of developing media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AN Xinjie
Received: 2019-04-30
近年来,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 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的信息传播媒介不断涌现, 这在给人们带来丰富、多元化信息的同时, 也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网络诈骗、用户数据泄露、信息茧房效应等现象不断出现, 给公众生活带来很大困扰。而近几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大学生群体一直是网民中最活跃的用户。大学生具有完全行为能力但思想尚未成熟, 比较容易受到媒介负面效应的影响, 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 如何提高他们对信息的甄别、理解、选择、批判及思辨反应能力, 不仅需要大学生们自身的自觉反思, 更需要学校教育者对此问题给予高度关注, 因此, 把高校作为媒介教育的主阵地, 探讨媒介教育的价值, 并积极开展媒介教育实践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高校开展媒介教育的价值体现
高校媒介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为核心, 通过教育使学生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 并正确理解媒介所传递的信息意义, 独立判断其价值, 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 参与社会发展。在当今媒介高度发展, 媒介信息芜杂的信息生态环境下, 高校开展媒介教育无论对个人成长还是对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 有助于营造理性媒介环境
随着互联网新媒介技术发展, 电子媒介受众的低龄化已成为许多国家日益关注的社会议题, 传播快捷化、监控薄弱化、教育简单化的社会媒介环境使以90后、00后为主的大学生群体很早就接触了电子媒介, 并在成长过程中一直被动盲目地接受媒介信息和使用媒介。就目前媒介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结程度来看, 这种影响还呈现更加深度化和复杂化的发展态势。据调查显示, 美国“千禧一代”中拥有智能手机的占92%, 其中, 90%的人认为自己从互联网使用中获得好处, 73%认为互联网是有益于社会的。早在电视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时候, 麦克卢汉就指出新兴媒介会入侵年轻人的生活, 麻痹和影响年轻人。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 他们的媒介观和媒介使用水平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的舆论走向和格局, 因此, 对于他们的媒介教育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大众传媒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塑型”作用。有研究表明, 在现代社会中, 人们头脑中关于“社会图景”的信息95%以上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知的。而这一信息获知的单一性, 势必要打上深刻的渠道烙印。媒介的技术特征 (口头传播、书面传播、电子传播等) 决定着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比例、信道特征与容量等;而媒介的社会特征 (媒介的立场、风格、内容结构与选择标准等) 则决定着人们的社会视野和社会认知。[1]如《黑镜》里演绎的那样, 媒介对人的影响已远远超越人类对此的认知, 如何与媒介理性共处成为网络社会里每个人都难以回避的问题。面对网络时代全民狂欢的奇观, 一方面应该警惕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和网络失范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 也应主动调适媒介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的多层次的媒介教育范式来支撑理性媒介环境的构建。
与此同时, 媒介形式的日新月异也为媒介教育的社会觉知和范式构建提供了机会。但即便如此, 媒介教育仍需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这一方面在于全日制教学制度能保证获得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掌握方法论;另一方面, 在校生的习惯和思维最容易养成, 且最具有有效性和持久性, 能直接影响未来全体公民的媒介素养水平。[2]高校对整个教育体系有方向性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而且又是大量媒介专业的学者和网民中最活跃的大学生群体的集聚地, 因此, 无论就媒介教育理论的研究, 还是从媒介教育课程研发而言, 亦或是在媒介教育效果评估等方面, 高校都是最佳的实验平台, 具有不可估量的试验价值和示范性意义。
(二) 有助于培养青少年文化自信
西方发达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媒介教育, 英国伦敦教育委员会1929年出版了《教师建议手册》, 其目的就在于保护本土文化价值, 抵御外来文化的入侵。虽然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发展, 到20世纪50年代末, 媒介教育开始颠覆以往的免疫范式, 但媒介教育中的文化特性依旧被坚持和保留。[3]
波兹曼很早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 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 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 总而言之, 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 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 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 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4]。虽然这个关于媒介活动与公众文化生活的关系的论述有点过于绝对化, 但也提醒我们媒介教育中理性认识各种海外文化及亚文化, 深入了解本土文化的逻辑, 树立母体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在许多国家, 媒体教育的需求与目的是植基于文化研究而来, 有些是基于“维护国家认同”, 更有些是“反抗美国媒体和价值的渗透”, 包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 媒体教育实施已经是在国家层级, 并且是有系统地实践。[5]在信息相互渗透成为常态化的全球化时代, 面对西方国家的文化侵略与意识形态霸权, 话语权较弱的世界非英语国家若亟需加强国民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媒介教育, 以反抗西方媒体和价值的渗透, 尽力缩小双方在全球信息循环生态体系中存在的落差。在此情形下, 媒介教育已经上升到国家意识形态的高度, 高校的媒介教育实践将被寄予厚望。
二、高校媒介教育实践
随着信息媒介生态环境的巨变, 媒介教育对于青年一代成长及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已成为国内教育界的共识。高校开始频繁开展媒介调研, 陕西师范大学的“西安大学生媒体素养现状调查”,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以及浙江传媒学院做的“浙江大学生的媒介接触与使用现状考察”等都为高校媒介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与此同时, 国内多所高校也已经开始开展以媒介课程教育为主, 互动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媒介教育实践。
(一) 打造媒介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教育是高校媒介教育的主要依托, 其具体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作为通识教育的媒介教育课程, 形式上包括了全校范围的通选课以及面向公众开放的网络课程等;二是作为专业教育的媒介素养方向, 主要集中在研究生教育等更加精专的培养层次。[6]
1.通识教育性质的媒介教育课程
(1) 新闻传播专业开设媒介素养通选课。
这些课程的共同特点在于其通识性, 不分专业, 面向全校同学, 尤其是较少机会接受媒介教育的非新闻传播专业或理工科的学生。此外, 这些课程都由新闻传播学背景的教师讲授, 保证了课程的专业性与成熟性。2004年我国第一本专业大学生传媒素养教育着作《新闻·传媒·传媒素养》问世, 同年该书作者谢金文博士在上海交通大学开设了传媒素养教育课程, 面向全校本科生进行传媒素养教育。此后四川外国语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开设媒介素养类公共选修课进行媒介教育, 这些媒介教育的实践既体现了媒介教育对象的多元化, 同时也确定了媒介教育在整个教育内容与体系中的定位与合理合法性。除了通选课, 部分高校也尝试了媒介教育网络课程, 以针对更广泛受众进行媒介教育。比如, 网易上线的安徽大学姜红教授团队主讲的公开课《当代媒介素养》, 分别就媒介素养的基本概念、媒介划分的不同类型、媒介话语分析与解构、媒介组织逻辑与内容选择、媒介伦理与道德以及如何利用媒介化解风险和危机等展开讨论。媒介教育网络课程的出现, 一方面为新闻传播学科与社会公众开通了联结渠道, 使得专业的媒介教育理论、课程体系及高校学术资源能够回馈社会, 为健康的媒介生态奠定具有良好媒介素养的公民基础。另一方面学员人数的增加以及学员构成的丰富性也为后续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将媒介教育内容融入公共基础课中。鉴于媒介教育的延展性与新闻传播学本身的跨学科视野, 有学者呼吁可以利用大学英语课这一平台, 普及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但考虑到师资的复合型培养、教材的重新调整等问题, 其方案的落地和实施还需要进一步实践与探讨。
(2) 用各类通识课程涵盖广义的媒介教育。
当前, 打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分野, 寻求学科之间的互动与融合是未来知识生产与传播的重要方向。反馈到高校课程设置上, 鉴于媒介教育本身就包含了层次丰富的内容, 具有与各学科打通的条件, 有研究就将媒介相关课程都纳入了媒介教育通识课的范畴, 比如《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网络信息安全》《英语影视与文化欣赏》《摄影艺术与技法》等。[7]这些课程多数是非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开设的, 其中的一部分从不同维度丰富了大学生媒介教育的内容。一方面, 要承认媒介教育的延展性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实质关联, 媒介与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尤其在互联网时代, 媒介已经成为我们理解与阐释各类问题不可或缺的参照系;另一方面, 也应该明确媒介教育的初衷以及概念拓展的条件, 开展符合现实迫求的尝试与探索, 并在实践中不断调适自省从而回应时代的要求, 避免为了追求即得的“所谓成效”而去盲目泛化媒介教育的范畴。譬如文学、艺术等形式虽然是广义上的媒介, 但它们与大众传播媒介之间仍有明显的界限与隔阂, 于是其相关课程应否成为媒介教育的内容有待进一步探讨。
2.作为专业方向的媒介素养课程
作为专业教育的媒介素养方向是高校媒介课程教育的另一种形式。2005 年, 中国传媒大学设立全国第一个传媒教育硕士点, 培养媒介素养教育专门人才;东北师范大学也于2007年首次从课程角度切入成立媒介素养课程研究中心, 介入媒介素养研究, 建立融科研、教学、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基地, 并于2009 年开始招收媒介素养方向的研究生;之后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相继建立媒介素养教育的硕士培养项目, 以培养更加精专的媒介教育人才, 夯实高校在媒介教育领域的引领与示范作用。有研究梳理了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媒介教育课程, 这些课程基本都集中在中小学阶段, 相比之下, 我国基础教育地区发展不均衡,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压力较大, 短期内还没有多余精力开设专门的媒介教育课程, 这种情形下, 将高校作为推广媒介教育的突破口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二) 构建媒介教育实践平台
实践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不仅可以在实践中强化媒介使用的知识和技能, 而且还可以掌握媒介信息的制作、传播方法和手段。学校一般可以采取如下形式加强实践教育:一种是学生自办媒体。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 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出现为学生实践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学生可以通过微博、网络电台、电子刊物等形式创办学生媒体, 展示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掌握媒介信息的制作和传播规律。高校应该鼓励学生自办媒体, 积极培养自办媒体负责人, 使他们具备较高的媒介信息传播能力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并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对其创办的媒体实施监督, 以确保媒体信息的真实健康。另一种是社团教育。学生社团是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自发成立的学生组织, 高校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创办媒介技术研讨、媒介作品赏析为目的的社团, 促进学生媒介知识和技术交流, 加深学生对媒介的认识和理解, 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 促进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
(三) 推动媒介教育互动交流
互动教育指通过学生与媒体人互动、校级交流和校内互动等形式开展媒介教育。具体而言:一种是校内外媒体互动, 借助校园媒体进行与校外媒体及媒体人的沟通交流, 不定期开展媒体人进课堂活动, 创造学生与媒体一线从业人员互动交流的机会, 加深学生对媒介及传媒业的理解和认识。另一种是加强高校与高校之间的校际交流, 以媒介技术及新媒体作品为主题举办高校校园新媒体发展交流论坛, 加深学生对新媒体技术的了解, 同时也能够拓宽媒介视野, 促进校园文化的交流, 推动高等院校新媒体的整体健康发展。如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的指导下, 由中国境内各高校大学生媒体在江苏南京发起成立的中国高校新媒体联盟, 其宗旨就在于联系国内各高校学生媒体组织, 实现学生媒体组织新媒体之间的深度交流、资源共享, 搭建起一个相互促进发展的合作平台。第三种是进行校内互动, 鼓励学生建立校园网、开办校园论坛、举办校内媒介活动, 提升学生媒介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通过实践提升媒介素养, 增进师生感情, 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三、高校开展媒介教育的未来思考
高校作为大学生媒介教育的主阵地, 其领头羊作用和媒介教育的前瞻意义是不可忽视的;但是, 高校媒介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全民工程, 需要多方协同, 共同构建多层面、立体化的全民参与的行动网络。
(一) 多方协同:媒介教育的全社会合力
媒介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让年轻人反思自身的媒介使用行为对他人及社会的影响, 高校媒介教育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通过高校媒介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媒介观, 树立其对媒介的理性认识, 提高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甄别力及对媒介行为的反思力, 进而影响更多的青年群体及其他多元人群。因此, 高校媒介教育需要社会各方资源的积极参与, 群策群力, 共同推动实现高校媒介教育的目标。此外, 媒介教育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教育, 其融合了新闻学、传播学、媒介学及其他社会、自然和人文学科。多学科的背景意味着媒介教育理论和实践需要多层次的社会沟通、多学科的交叉磨合以及多维度的课程受众面向, 这些都说明了高校媒介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运动, 不能仅仅落脚于高校, 而需要全社会资源的合力作用。
(二) 对象多元:媒介教育的全民性覆盖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一个重要职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强调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 因此, 高校媒介教育的对象决不仅限于大学生群体, 还包括社会中更广泛的公民, 努力实现媒介教育的全民性覆盖。要实现这一目标, 高校一方面需要继续加强对本校学生媒介使用能力及媒介信息制作和传播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也要尽可能多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慕课、TED公开课等网络课程, 充分利用便捷的新兴媒介技术, 用媒介的方式进行媒介教育, 向更广泛的公民普及媒介知识、媒介相关法律道德常识及媒介教育的理念和内容, 以帮助公众正确辨别媒介信息, 实现媒介教育的全民性覆盖。
(三) 终身教育:媒介教育的终身素养化
由于当今社会竞争的加剧, 终身教育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成为各国制定本国教育方针、政策及构建国民教育体系框架的依据。现代社会, 媒介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媒介的使用已经贯穿于人的一生, 成为人们生命中无法“割舍”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媒介教育决不只是高校一个阶段的教育, 更不仅仅只是某项实用的技术或技能, 而是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终身素养, 贯穿个体成长发展的全级段、全过程。2002年, 我国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印发的《媒介素养终身教育白皮书》中明确提出“媒介素养终身教育”的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讲, 以高校作为突破口和示范, 逐步把媒介教育推广到中小学乃至老年大学无疑是媒介教育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喻国明.从青少年抓起提高全民族的媒介素养[J].中国青年研究, 2003 (7) .
[2] 田丽君, 陈莉娟.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目标体系及实施策略探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7 (8) .
[3] 大卫·帕金翰, 宋小卫.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0 (2) .
[4]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 [M].章艳, 吴燕莛,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5] 哈佛委员会, 李曼丽.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6] 蒋锐.从现实迫求到行动自觉:高校开展媒介教育的价值与实践[J].现代视听, 2018 (12) .
[7] 赵越慧.高校媒介素养通识教育现状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