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战略下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思路

来源: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作者:刘煦;陈海涛;赵静
发布于:2018-03-30 共8032字
  论文题目:内涵式发展背景下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摘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 大学语文教学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是对内涵式教育发展战略要求的最好回应。目前大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课程设置边缘化、教与学目的功利化、内容和方法刻板老化等问题, 高等学校以及教学管理部门、高校教师和学生个人都应该转变观念, 尤其是在课程设置以及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变革。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 大学语文; 教学质量;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出名师, 育英才”;并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主”“全面发展”.2012年,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关于什么是内涵式发展, 不少学者论家都有过不同理解, 也存在一些片面的认知。比如“将外延式发展简单视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数量增加, 而将内涵式发展单纯看作高等教育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1].笔者认为, 应该由表及里全面看待这一概念。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既包括技术层面的优化结构, 提高效益和质量, 更包含价值哲学层面上本质的发展属性, 应该是“遵从内在价值, 实现内在目的、受内在逻辑支配为总体取向的发展”[1].这不仅表现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文化建设上, 也体现在高校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更应体现在高校的课程教学上。这就决定了大学课程教学目的应纠正狭隘的实用主义教育倾向, 不可单纯传授某科知识、培养某种技能, 而应“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 在学习、传承并发展知识和学术的同时, 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及道德, “将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科技教育与人文养成、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尤其要重视立德树人的教育”[1], 培养学生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有情怀、有眼界、有担当的人, 而决不是首先把学生培训成为符合某种职业需求的“技术人”.为此, 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抓住高校发展的核心价值与任务,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 体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大学语文作为非中文专业的一门理论课程, 在大学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就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 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目前已经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大、中国人民大学等多家学校把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但是, 就普遍情况看, 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并不乐观。
  
  (一) 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与教学边缘化、随意化
  
  据2013年11月25日《新京报》报道的一份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显示:“在全国91所高校参与的调查中, 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的仅有34.8%, 62.5%的高校大学语文课时在32个或更少”, 边缘化已成为近些年大学语文课程发展不争的事实。随之课程设置也呈现随意化倾向, 因人设课, 因情况变动不设课。是否设课完全由院系或专业自己裁定, “想开就开, 想停就停”.制定培养方案设置课程时, 更多考虑的是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关的课程;专业培养方案课时调整时, 大学语文往往首先被裁剪掉, 随意性很大, 使大学语文课成了可有可无的陪衬。在教学上, 由于大学语文教材版本繁多, 内容侧重也各不相同, 所以在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上随意性也比较明显。甚至是对任课教师的选用也比较随意, 有的学校选任大学语文课教师时, 存在着并不考量其教学能力与经验, 甚至不考虑其学科背景是否专业的情况。
  
  (二) 大学语文教与学目的功利化
  
  就教师的教学而言, 大学语文没有独立的学科地位, 不像从事其他专业理论课教学那样可以获得更多的科研立项机会, 可以更有利于职称的晋升评定, 大学语文教学往往费力不讨好, 所以愿意承担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较少, 愿意一心一意专任大学语文的教师更少。多数情况下, 教师或是新引进的青年教师, 教学经验还比较欠缺;或为兼职, 在自己专业之外临时附带承担一下;或是由工作量不够的教师承担, 总之, 他们的主要精力仍然偏重在对其更有益处的各自专业方向的教学和研究上。由于任课教师短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专业课时挤占等因素影响, 许多高校干脆不开设大学语文课, 即便开设语文类课程, 也多是“学以致用”的写作、沟通表达等相关课程。由此可知, 在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科高校更广泛普及大学语文课的现实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就学生的学习而言, 很多学生认为大学语文不能给自己带来看得见的“用处”.根据中广网一份湖北省语言委员会对武汉理工大学进行的调研, 一位受访学生的话很有代表性:“由于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对语文不感兴趣, 所以不赞成大学开设语文这一课程, 觉得语文课应该为专业课让路, 毕竟专业课对我们更有用”.之所以学生会有这样的观点, 是因为大学语文不能提供他们将来就业所必须的专业理论和技能, 不能满足他们毕业所必要的思想政治品德课程以及英语等级考试的权威硬性要求。如果加之学生个人缺乏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的兴趣爱好, 大学语文课对学生而言似乎真的看不出有什么“实在”的用处。随之而来的是学生思想上不重视, 行动上不积极。
  
  (三)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方法刻板老化
  
  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可谓五花八门, 开课学校对教材的选用也各自为营。就常见版本看, 内容往往是古今中外名篇佳作, 而时代感鲜明的文章很少, 严重脱离当下现实生活。加之课堂教学多沿袭以教师为主角, 介绍背景、作者, 分析中心思想和写作手法的机械传授知识的老套路, 使大学语文教学整体呈死板老化态势。难怪大学语文教学有“高四语文”之嫌, 学生逃离大学语文课堂原因之一也在于此。
  
  综上, 目前大学语文教学普遍状况是, 从“要不要教”“由谁来教”, 到“教什么”“怎么教”, 再到“谁来学”“为什么学”, 都更多服从的是外在的需求与目的, 更多受到的是外部力量的影响与制约, 从价值层面上体现的是外延式发展的特征, 不能很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所以有学者说:“长期以来, ……现实中的高等教育总是把人降低为发展的工具, 片面强调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培养和输送劳动力, 为政治培养输送接班人, 教育视野中的人变成了经济政治人或者职业人, 培养这样的人虽然也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 但不是全部和根本”[1].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做一种工具, 靠它来把最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是, 这种看法是不完全正确的”;并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是一个和谐的人, 而不是一个专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 应当始终放在首位, 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可见, 在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程中, 大学语文课堂是对学生素质和能力进行全面培养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阵地。
  
  二、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战略下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路
  
  (一) 提高全员共识
  
  因为大学语文从知识类型划分上属于“体验性知识”[2], 学习时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分组讨论, 知识在经由感悟、知觉、表象, 而提升到“理解”“反思”过程中, 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考习惯和反思意识得到巩固和培养, 而且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 以及不因循守旧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也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还可以使学生在内容的领悟启发中, 在表达方式方法的借鉴中自然地将“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养成一种自觉的文字阅读与解读意识。
  
  同时又因为大学语文教材中篇目繁多的古今中外名篇佳作, 领域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等方面, 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文化视野, 所以大学语文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立德树人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因此, 大学语文教学可以突出“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凸显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成长的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价值要求。故而, 高等学校中的各级教学管理部门、教师以及学生都应对大学语文教学在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战略转变过程中隐含的价值以及对学生素质能力全面培养中久远的影响具备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首先, 高等学校领导层要高度重视并对大学语文给予师资配备、科研、职称晋升等多方面切实的支持, 培养好大学语文任课教师队伍;对教学给予内容和考核方式上摸索创新的宽松政策, 使大学语文课程设置, 由“可设可不设”至“公共选修课”再至“基础必修课”不断推进, 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其次, 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在研究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 要充分认识到, “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上的, 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3], 所以可在“不同专业, 不同定位”或“不同兴趣, 不同选择”“不同需求, 不同侧重”等方面进行大学语文课的开课与选课设计, 与学生专业相连通, 与学生兴趣相契合, 与学生需求相适应, 根据学校不同专业组织选编适用教材, 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细分大学语文类课程。
  
  同时, 学生要转变思想, 矫正“夹竹桃思维”, 树立“开放的收获观念”, 摒弃只看重眼前马上就能看到益处的狭隘思想, 要认识到大学语文学习的“用处”不仅仅只在眼前;大学语文带给人的是一种深入骨髓、长久影响的“收获”;看似无用, 实则大用;要让学生立志栽培多年后能参天的松柏, 而非第二年就能开花的夹竹桃;要让学生认识到, 只有当一个人超越了个人眼前直接的功利目的, 他才能识别到自然界与社会中的真善美, 才能成为一个不被外物所役使的灵魂自由、内心欢乐的和谐的人, 才能成为一个有胸襟有情怀有境界的人, 才不会沦为“工具人”“技术人”.
  
  (二) 加强师资建设
  
  大学语文课程因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和教学目标的多元性, 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很高。大学语文教师除了要具备渊博严谨的专业功底, 是个博学多才、内涵深厚的“杂家”外, 还应该成为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成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智慧的启迪者。这是一支对思想品德、文化修养、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要求都很高的教师队伍。因此, 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大学语文教师并尽可能选择名师任教是使大学语文课受学生欢迎的关键。而目前一些大学里由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兼职教师临时充任所组成的教学班子, 距离以上要求是有较大差距的, 这一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一方面, 要通过学校各级领导在科研、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 吸引有能力有经验的、知识结构较宽的老师专心一线任教, 并积极鼓励进行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研究, 使其不再把大学语文作为自己专业教学和研究的“副业”, 从而形成一支稳定的大学语文教学队伍。另一方面, 要对大学语文任课教师在进修、深造等方面提供时间和经费上的保障, 并定期开展同行之间以及与其他专业教师间的交流, 集体备课、沟通了解与专业知识通连之处、学习借鉴教学经验。与此同时, 大学教师还要不断进行自我培养。要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在新时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所承担的重要使命, 并认识到“打铁先须自身硬”, 在自身修养的提升、专业知识的充实以及教学方法的提高等方面, 教师都要不懈努力。
  
  (三) 活用教学内容
  
  大学语文的教与学离不开教材, 而目前大学语文的常见教材往往是文学作品的合集选本, 篇篇佳作固然有其模本示范的作用, 但选目若非古代即为现当代的经典, 时下的精品难觅踪影, 从整体看教材内容老旧, 与学生所处的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脱节。尤其是当今互联网时代, 大学语文的学习资源更加多元丰富, 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接受知识的方式正经历着一场变革, 就连人们的语言沟通表达习惯和方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大学语文教学如果对语文环境的变化视而不见, 仍然刻板地采用与中学语文形式上大同小异, 甚至连篇目也多有重复的教材, 会使学生在视觉上产生疲劳, 在心理上产生排斥, 在课堂上产生一系列消极逃避举动。
  
  因此, 笔者认为首先选好教材是毋庸置疑的, 同时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又不能囿于现有的任何一本教材。选取一本篇目兼顾古今、文体形式多样、难易与价格适中且与专业有一定契合的教材是第一步, 但不是决定一切的一步, 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怎样使用教材, 并怎样让学生参与使用教材。因为“从现代课程理念来看, 课程对学生的造就和影响不仅仅来自于教材本身, 还来自于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共同组成的文化圈, 来自于教师与教材相加产生的联动效应。”[4]所以, 对待教材的使用上, 教材内容本身是什么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是怎样通过某一个文本, 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启发学生的思考、唤起学生内心的感悟、引发学生间思想火花的撞击, 并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分析、解读。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我们教一门科目, 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 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 而不是结果。”也有人说, “人世间最智慧的果子, 都结在路上”.大学语文教学就应该借助某些文本使学生养成乐于阅读、善于思考、勇于探究的习惯,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今大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上缺乏的正是思考辨析能力。从小到大, 学生们往往习惯了对知识的“接受”.应试教育下, 是对知识的生吞活剥, 未经咀嚼消化就得化成知识点牢牢印在脑海里;进入大学校门, 面对崭新的专业知识、迥异的多元文化, 尤其是面对汹涌而来的集文字、影像于一体的海量网络阅读资源, 学生更偏爱直观生动的视频影像, 随之看热闹的、浅尝辄止的情况多了, 静静坐下来阅读纯文字作品的少了, 思考文字背后深厚意蕴和作者独运匠心的少了, 审视文字延伸出去的精神启迪和文化感悟的少了。所以语文课教学必须有意识训练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与敏感, 以及思考和解读能力, 而不是坐等老师给出现成的标准答案。在对文本由“感悟”到“反思”的升华过程中, 学生不仅会品尝到作为工具的大学语文具有的文辞之美、表达之妙和意境之深;学生还会品味到大学语文呈现的闪烁着人文光辉的情怀、精神和境界。学生会为文本中人物的行止所感动, 会为文本中传达的某种思想或意趣所感动, 哪怕仅为文本中某一句朴素而又哲理的话语所触动, 也比让学生多学习几篇课文, 多掌握一些知识点重要得多, 因为或许就是这样的感动和触动恰恰会潜移默化地深远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20岁左右的青年是讨厌说教的, 只有那些触动了他们, 并经过他们自身严肃思考过的东西才会真正化成滋养。
  
  可见, 教材仅是一个依托, 对教材的使用要立足教材, 更要超越教材。就如同厨师做菜一样, 相同的食材, 不同的厨师做出不同的色香味。同样一篇课文, 不同的教师讲出来的效果也会大相径庭, 有的精彩纷呈, 有的味同嚼蜡, 原因在于教材使用者妙手的有无, 关键在于教师个人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是否够格, 目标在于对学生思考习惯的养成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否达成。
  
  (四) 改革教学方法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任务与内在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为实现高等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 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应该是一个模具上下来的同质化产品, 应该是兴趣受到尊重、潜能得到发展, 充满自信、勇于创新的有用之才。为此, 大学语文教学既要区别于高中语文模式化教条化的教学方式, 又要区别于专业课程侧重讲解学术研究观点的教学方式, 要通过更新教学模式, 探索教学方法, 全面培养学生品德与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 活跃课堂教学
  
  首先, 开放课堂,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充分认识到学生虽然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客体, 但却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 教师应该通过设计情境、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引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还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比如可以通过划分学习小组, 让学生集体备课, 选派代表讲课的方式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挖掘和全面探索。总之,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引发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并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在思考、探索、研究的过程中, 积极感知、体验, 在体验、比较中进行知识的建构。
  
  应该注意的是, 教师在创设这种开放、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的同时, 也要发挥好自身在教育实践中的主导作用。开放的课堂, 既要“放得开”, 还要“拢得住”.教师要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去, 并及时进行点拨和指导, 在最后一个环节要进行点评, 积极肯定学生的参与和观点, 总结点明学生观点的合理可取之处, 并适时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 带领学生不断接近问题的本质。
  
  其次,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运用于教学有很多长处, 比如教学信息容量大大增加, 图文并茂、视听结合, 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学习方式等。但是不能为了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多媒体上演示的内容, 不能是书本上现成资料的照搬复制, 应该是教材内容必不可缺的丰富和补充, 否则演示的意义不大。演示的内容可以是引发思考的精炼观点、图片, 可以是扩展学习的文字资料, 还可以是配合文本的影视作品片段, 当用则用, 这样才能切实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应有作用。
  
  2. 延伸课外教学
  
  大学语文教材篇目和学时是有限的, 但教学内容和学习时空是可以延伸的。延伸课外教学,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 要借助互联网学习资源。在鼓励学生对所依托的文本进行分析探究时, 要以此为发散点, 进一步鼓励学生借助网络寻找挖掘反映当下生活的, 或与文本相近似、或与文本相对照、或能够对文本加以引申的热文、随笔, 重视学生的真切体会, 把书本教育转化成实践体验, 并内化成能力素养。比如, 把文本中的写作特点活化为日常生活中的沟通表达能力, 把文本中的中心思想演化为学生看待世界对待他人的眼界和胸怀, 使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不断的深化、丰富和完善。
  
  第二, 要借用校园文化活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贴近学生生活, 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锻炼学生表达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的有力辅助。比如文学艺术鉴赏的讲座、国学讲座、读书分享会, 学生会与社团的广播、刊物宣传和各种比赛, 还有专题参观、访问、考察等形式的活动等等, 都可以使学生在兴趣中探寻知识, 在实践参与中转化能力。
  
  同时, 要借用新媒体平台。现代大学生几乎人人一台电脑, 人人一部手机, 人人拥有QQ、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和社交工具。学习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信息传播、交流、分享的过程。大学语文学习完全可以借助新媒体这种开放的信息空间建立课程“学习群”, 针对一些学习专题进行研讨、推送上传美文、分享个人原创的感悟, 师生平等交流, 鼓励学生人人争做“自媒体”上的作家、评论家, 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群”里的“网红”、明星。这样, 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能够突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五) 改进考试评价制度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下, “一张试卷定优劣”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对学生能力素养的考查, 不能全面体现学生日常整体的学习状态, 不能发挥好考试评价的激励引导作用。大学语文应该树立全程化、多样化的质量考核意识, 从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与课外学习表现、网上作业成绩与线下作业成绩、平时的学习参与情况以及笔试卷面情况都分别给予合理比例的赋分, 让学生形成“学在平时, 考在平时”的观念, 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整体考核, 多方位评价,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高等教育全面实现向内涵发展的战略转移中, 人才培养既要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又要符合人才自身发展的要求。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以及对学生的考核评价等方面都应进行深入变革。大学语文教学亦应该做出积极的回应,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振天。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转型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价值革命[J].高等教育研究, 2014, (9) .  
  [2]吴时红。“大语文”观的理论建构的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 2014, (3) .  
  [3]孔庆东。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J]中国大学教学, 2006, (7) .  
  [4]拓宽文化视野, 以文化的眼光解读文本[DB/OL].
原文出处:[1]刘煦,陈海涛,赵静.内涵式发展背景下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32(06):57-62.
相关标签:大学语文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