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旅游地的形象是旅游地发展的一张名片,它对旅游地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武汉是中国特大城市,具有 3500 年悠久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然而武汉旅游形象定位众说纷纭:2007 年张军整理收集的武汉传统旅游形象有 “九省通衢”、“千湖之省”“百湖之市”、“大武汉东方芝加哥”;20 世纪90 年代武汉市政府提出的“滨江滨湖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1998 年旅游学刊的 “中南商都 ”;1998 新 周刊的 “最市民的城市;1999 年人文地理中的“武汉———华中都市旅游第一城”;2000 年中国旅游报的 “水与浪漫百湖之旅 ”;2003 年湖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华中大都会”旅游节的主题“水上动感之都,辛亥首义之城”;2004 年武汉市旅游节的主题“白云黄鹤知音江城”;2005 年武汉市发展总体规划提出的“江汉商都,浩渺楚天”;2007 年时代经贸中的“楚风水韵,购物美食之都,会展旅游集中地,名校云集之城”。
总结以上的形象定位,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对江湖水资源的认可。 但是我们的旅游产品设计,旅游项目的设置却没有完整的,系统的去展示这一点,从而导致目前武汉旅游形象不突出,对武汉旅游发展没有形成推动力。 在此根据已认可的水利形象结合生态可持续这一时代主题,把武汉旅游形象定位为“水利生态旅游”,并基于此形象,尝试探索武汉水利生态旅游的建设之路。
二、水利生态旅游概述
(一)水利生态旅游概念
生态旅游是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
水利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水利生态旅游:水利生态旅游是以水域水体(河流、湖泊、瀑布、泉等)或水利工程及相关岸地为依托 ,以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开展的观光、娱乐、休闲、度假等活动。
(二)水利生态旅游的特点
水利生态旅游活动主要是考虑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对水的各种需要的效用。 与其他旅游活动相比,水利生态旅游活动有自身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同一性。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既包括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也包括了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水利生态旅游的同一性首先表现在不管是满足旅游者的物质生活需要还是精神需要都要有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就是水。例如,食中有水产品,住中有亲水景观,行中有游船,游中有东湖,购中有围绕水产生的一系列产品;(2)文化性。 文明依水而生,城市伴水而建,以水利生态旅游为主题的武汉,有着浓郁而悠久的水文化。区域旅游必需带有文化色彩,这已成为旅游业的共识,武汉是带有强文化色彩的地域。这里所说的文化是通常说的大文化,是指由地域、民族,历史,政治所决定的人类知识、信仰和行为的整体,它包括语言、思想、信仰、风俗习惯、禁忌、法规、制度、工具、技术、艺术、礼仪、仪式及其他有关成分。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在水利生态旅游的各方面都会充分地表现出来, 从而体现水利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3)可持续发展性。 水利生态旅游是以保护,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首先从行业来说,从工业发展过渡到发展第三产业如旅游业,已是一种生态的转型。 其次,水利风景区建设是推进水生态修复与保护, 充分发挥水工程综合功能,评估环境费用和效益的经济价值,把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限制在可持续产出的范围内,再次,参与到水利生态旅游当中来的旅游者会体验到保护水的重要性, 从而促使人们重新认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三)水利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
通过对各种事物和因素的归纳, 可以把水利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三种类型:(1)自然景观资源—————在水工程管理范围内以地文景观(名山、奇景等)、水域景观(风景河段、泉等水域风光)、生物景观(树种、奇花异草以及野生动物栖息地等)为主的旅游资源;(2)人文景观资源—————在水工程管理范围内以古迹和建筑类(文化古迹及其他建筑等)、休闲和健身类(人造景观、娱乐设施等)、购物类为主的旅游资源;(3)综合景观资源—————在水工程管理范围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各具特色、且难以分清主次的旅游资源。
(四)水利生态旅游产品的内容
从水利生态旅游产品整体观念来看, 水利生态旅游产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1)核心层是旅游者在水利生态旅游过程中得到的根本利益。 不同的旅游者在旅游体验中的需求是不同的,对家庭旅游者来说,是享受亲水,亲子的快乐时光,对老年旅游者来说,是知水,禅水的文化水之旅等。 只有先提出核心的理念,才能设计出符合顾客需要的旅游项目;(2)展示层是指从物质上能展示核心利益的多种因素。 如水利旅游工程设计,在水上进行的康乐体育项目(游艇、帆板等)和水上农业观光项目;在江滩、湖岸边观赏候鸟、水族馆、湖滨浴等项目;也就是说它是旅游项目的实体展示,它可以使核心产品有形化;(3)延伸层是指旅游者在水利生态旅游过程中升华,通过水利生态文化的展示,使旅游者在水利生态旅游中除了游、购,娱外,重新思考人水之间的关系,使旅游者在感受水文化的气氛下,体验到一次额外的生态之旅。
三、武汉水利生态旅游产品设计
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和汉水两江交汇,三镇鼎立,长江武汉段自汉南入境至向家湾出境,市区内长江段长60km,另外,还在市辖郊区境内流经 85km,总 长达 145km,江面宽度一般为 1000~2000m, 汉江武汉段自张家湾谢八家入境,于汉阳南岸嘴注入长江,在市辖区内流经 62km,在市区内流经 50km,总长达 110 余 km。 汉江河道弯曲狭窄,在汉口附近宽度为 200m 左右。 总共有 250 余 km 的江河水道贯穿武汉。
武汉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夏季酷热、冬季寒冷、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的气候特点。 境内湖泊众多,另有“百湖之城”的美誉,现有大小湖泊 170 个。武汉水资源充足,水域面积 2205.06km2,占总面积的 25.79%,居全国各城市首位。
这些丰富水资源为武汉开展水利生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整体观念,可把武汉水利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为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
(一)武汉水利生态旅游的核心层
核心层是指通过武汉水利生态旅游我们要给旅游者一个什么样的所得, 或者说通过武汉水利生态旅游旅游者得到什么样的一个体验。武汉居天下之中、处江汉交汇的自然生态环境,另外,武汉湖泊有古云梦泽之积淀、江河文化,典型的城市湿地文化,浓郁的渔家民俗文化等。 所以,可以把核心层定位为:一次独特的亲水,近水,知水,惮水的水利生态之旅。
(二)水利生态旅游的展示层
展示区是核心区的体现,是核心区的实物体现。如通过湖北省武汉市江滩水利风景区来展示水利工程的壮观; 武汉两江日游夜游观光娱乐来展现码头文化;东湖、南湖、墨水湖水上观光娱乐竞技来体现人与水的交融;木兰湖、后湖湖滨观光度假旅游线来展现水的灵动,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及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展览馆来展示人水文明的开端等。
(三)水利生态旅游的延伸层
水利生态旅游的延伸层指的是旅游者在水利生态旅游过程中得到的精神上的体验或者一种精神升华。 每旅游者对一个地区的旅游体验都是不一样的,但美好的事物却是不变的。
武汉的码头、武汉的商业,武汉城市发展历程,无不体现因水而兴、依水而盛的自然特征。这使每个来到武汉旅游者能感受到城市与水和谐相处的一种文化氛围。再通过东湖风景区、磨山风景区,楚河汉街,森林公园等这样一批旅游区建设挖掘水文化内涵,开发水文化景观,成为水利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宣传推广水文化价值, 让人们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治水历史和水利科学知识, 感受当代水利事业的巨大成就和水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了解水利,热爱水利,支持水利,宣传水利。
四、水利生态旅游建设方案
处理好“水环境、水利社区,水生态,水利用”的关系是武汉市旅游形象建设的关键,根据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需要进一步调整武汉水利生态旅游建设思路:
(一)普及水利生态和环保基础知识 ,树立生态水利的新形象
针对不同群体开展水利生态知识和水利环保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重点和优先群体包括决策者群体、水利工作者群体、旅游服务群体等。借助现有的教育途径,广泛深入地普及生态水利知识;通过报刊、电视、电台以及电信网络等各种媒体进行有关水利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可以在武汉中小学开展一些水利生态主题的活动,此外,还需投入专项资金,建设生态水利教育基地,开辟水利生态和环保知识传播的绿色通道。
(二)整合资源,形成模规化的江湖旅游项目
主要体现在专项旅游产品与旅游线路的整合。 武汉湖泊旅游开发,应从湖泊水系整体着眼,根据不同湖泊的水面水质状况、区位条件、人文环境氛围,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工与整合,实施专项旅游开发,形成各具特色的武汉湖泊旅游。可分别开发为以湖滨度假休闲为主的旅游,以湖光赏景、渔业观光、垂钓为主的修心养性旅游,湖滨体育竞技旅游以水上快艇冲浪、水上飞机、水上跳伞、花样滑水、水上拔河比赛、手划船比赛、帆船赛、龙舟赛、彩船大游行、水上秋千、游泳比赛、水上热气球等水上娱乐、水上参与性、表演性强的湖泊旅游,可利用节庆活动,或邀请有国内外优秀水上运动员参加的水上比赛、竞技活动,从而吸引境内外游客。
(三)深度开发,延伸水利生态旅游产品及服务
武汉水利生态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必将形成武汉山水特色、水利文化品牌、水利主题鲜明、丰富、多元和立体的旅游产品群。 为了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目标,还必须进行产品整合、资产整合、市场整合,通过多元整合在更高的层面上塑造武汉水利生态旅游形象。
五、结论和展望
随着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 水资源丰富的城市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武汉市作为一个典型的水利资源型城市也必将需要寻找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虽然在现阶段, 武汉市的水体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产品的设计滞后于旅游形象的发展,从而限制了其进一步的旅游发展,但我们相信随着人们水利生态知识的了解, 江湖旅游项目的整合以及水利生态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延伸, 武汉市必将以一个崭新的旅游形象面对旅游者, 从而使这个水利重镇焕发出全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张 军 ,彭娟.关于建构武汉市 ”两 型社会 ”城市旅游形象的设想[J].学习与实践,2009,(4).
[2] 黄显勇 ,毛明海.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水利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1,(3):327-332.
[3] 刘静江 ,胡银花.水利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6(14):6016-6017.
[4] 曾 浩 ,邓宏兵.武 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定量评价与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5] 武 汉市统计局.2000~2010 武 汉统计年鉴[K].北 京:中 国统计出版社,2010.
[6] 熊元斌,胡继明,曾凡涛.湖北省旅游发展战略构想与对策[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544-548.
[7] 李家清.旅游开发与规划[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 武汉市旅游局.武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