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区域是中国三大经济区之一,历来是学界研究焦点. 本文中环渤海特指辽宁省环渤海区域(“马蹄形”辽东湾),从西向东涉及葫芦岛、锦州、盘锦、营口、大连(西部环渤海区域)5个地级市及所辖区域. 辽东湾没有实力雄厚的民间经济基础和老牌大城市基础,直面其经济基础薄弱、人口较少、城镇密度不高等劣势,利用其良好人居环境发展旅游业是大势所趋[1]. 对辽宁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有:李悦铮(2006)研究了辽宁环渤海地区旅游协作机制[2];李飞(2008)分析了辽宁环渤海地区旅游合作条件[3]. 已有研究成果指出了环渤海旅游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目前尚无针对渤海辽东湾旅游整合的系统研究.
1 渤海辽东湾旅游资源探查
凡能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被称为旅游资源[4]. 我国依据旅游资源品位与价值、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把旅游区划分为1A—5A级,其中4A以上发展最平稳[5]. 辽东湾既有天然赋存自然美景、更有文化内涵深厚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遍布,高质量者(4A以上),辽宁省3家5A旅游景区中的2家在该区域(表1).
2 辽东湾旅游资源结构及特点解析
旅游资源按形态可以分为物质和非物质;按资源的价值和管理级别可以分为国家级、省(市)级和县级;按开发状态分为已开发利用的和潜在的旅游资源[4]. 国家标准评定的A级旅游区涵盖多类别,主要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红色旅游基地、文物保护单位、优秀旅游城市、非物质遗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博物馆等,渤海辽东湾国家级旅游资源共51处[6],占全省比例的38.1%,具有一定比较优势(表2).
辽东湾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可以解构为西圈(包括葫芦岛、锦州)、东圈(包括大连、营口、盘锦)两个圈(图1).
基于交通因素,辽东湾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呈“人”字框架,左半撇贯通盘锦—锦州—葫芦岛—兴城,右半撇贯通盘锦—营口—大连(图2). 辽东湾西岸有葫芦岛和锦州,这里山海相连,文明之源特色适宜开展山海古迹文化游,辽东湾东岸有盘锦、营口和大连的环渤海区域,这里海泉湿地、浪漫城镇氛围适宜开展海泉湿地节庆游. 辽东湾东西两岸旅游资源特色互补,组合良好,但旅游发展长期呈现东强西弱的不均衡状态.
3 辽东湾旅游整合开发策略
3.1 提升传统品牌,盘活羡余资源
渤海辽东湾旅游资源存量丰富,但利用不足,大城市和高级别旅游区旅游一枝独秀,其他村镇和低级别旅游资源未被充分利用,旅游业发展效果不佳. 随着全民休闲时代的到来,人们不再热衷来去匆匆的观光游,越来越重视深度体验游,所以应整合并挖掘现实和潜在旅游资源,形成体验型项目满足并引导灵活多变的市场需求,使旅游供需平衡,实现旅游经济良性运转. 受制于旅游资源时空性,辽东湾旅游资源羡余现象广泛存在,这也真实地反映了环渤海旅游竞争中的强弱市场效果. 旅游资源羡余是指旅游者预算约束、旅游资源空间集聚及其他相关因素导致的部分旅游资源的闲置现象[7]. 辽东湾旅游资源中的非物质旅游资源、省(市)县级旅游资源、潜在旅游资源基本上都属于羡余旅游资源,应针对辽东湾多数资源“羡余”现状,通过发展深度体验的无景点旅游来减少旅游资源羡余,整合开发方案(表3).
3.2 圈层式和点轴式整合开发
交通是旅游发展的引擎,高铁开通在辽东湾空间内注入“鲶鱼”,借资源整合产生旅游发展鲶鱼效应. 辽宁旅游资源结构解析表明,京哈、哈大高铁的贯通,改变了辽东湾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基于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解析辽东湾旅游可进行圈层式和点轴式整合开发.
鉴于高铁价格偏高,部分游客选择非高铁出游,“辽东湾”旅游整合开发形成以锦州和大连为中心的西、东两大旅游圈(图1). 高铁改变了人们的空间距离感知,拓展了游客出行的区域范围,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助推器[8]. 高铁开通后旅游目的地从孤岛型向集群化发展[9],空间结构由“点-轴”变为“点-轴-网”,高铁辐射辽东湾沿线6座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整合形成东西两域面:东域面以盘锦、营口、大连3座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为旅游发展节点,以哈大高铁为旅游发展轴;西域面以锦州、葫芦岛、兴城3座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为旅游发展节点,以京哈高铁为旅游发展轴,点轴共同作用形成辐射辽东湾两岸的东西两大旅游域面(图2).
4 结论
渤海辽东湾气候舒适、区位独特、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资源羡余现象明显,应通过无景点旅游发展改变这一现状;渤海辽东湾旅游资源存量丰富与利用不足并存,应充分利用资源与交通优势,通过圈层式和点轴式整合开发来改变这一现状.
参考文献:
[1] 吕俊芳,李悦铮.辽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23-128.
[2] 李悦铮,张志宏.辽宁环渤海地区旅游协作机制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4):114-119.
[3] 李 飞.辽宁环渤海六市旅游合作条件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12-115.
[4] 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5] 宋福临,汤 澍,吴小根.江苏省旅游等级景区发展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河南科学,2010,28(1):121-126.
[6] 田东娜,李悦铮,吕俊芳.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资源探查[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30(8):98-101.
[7] 李庆雷,徐 磊,王愉超.多学科视角下羡余旅游资源转化路径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2(3):47- 51.
[8] 关 伟,王 宁.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大连城市建设用地需求预测[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262-268.
[9] 王 利,韩增林,关 伟. 辽宁省空间开发战略与主体功能区划协调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1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