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聚居地,中小城市非物质文化包含了地域无限的传统情感,是一个地域赋予生命价值的感动,将这个地域的传统语言、传统知识、价值体系,还有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和语言,均囊括于其中,是一个地域的“活化石”。亳州是老子、庄子、曹操、华佗等历史名人的故里,具有悠久的历史,使亳州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架构,其中包括史前文化、帝都文化、老庄文化、宗教文化、曹魏文化、中医药文化、古商贸文化、白酒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在这些文化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历数千年积累传承至今,凝聚着从古至今亳州地方人民群众的智慧与情感,昭示着亳州特色的文化身份。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文化遗产,是亳州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一、中小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三者的关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表述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 以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①口头传统和表述, 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民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的手工艺技能。”而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专门对“保护”(Safeguarding)一词做出了解释,“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生存性,这些措施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鉴定、记录、保存、推广、传播以及复兴。”当前普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活的保护”,即在开发中保护,通过开发让广大民众认识其价值和重要性,使其跟上时代,然后参与其中,传承非物质文化,形成自觉保护的意识,进而实现真正的保护。
旅游开发是指人们为了发掘、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致力从事的开拓和建设活动。其中包括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文化旅游是指在寻求和参与全新或更深文化体验基础上的一种特别兴趣旅游,与一般的旅游活动区别甚微,因为旅游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任何一次旅游经历,都是一次对新文化的体验。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无形贸易”,具有环保、健康等特性,同时可以创造巨大经济价值,旅游开发是一种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好开发模式。
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求,其必须要进行适度合理开发,而旅游开发有利于非物质文化保护,同时可以创造经济效益,两者有机结合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注入活力。目前中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要落后大城市,且经济实力不强,造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捉襟见肘,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对立,基于旅游开发的理念,可以将两者统一。中小城市可以充分利用自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优势,充分借用旅游开发的手段,发展非物质文化旅游,既保护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因此,中小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三者,中小城市为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载体,旅游开发当手段,将其串联在一起,实现三者有机结合,对中小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促进中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也实现旅游开发的多元化,进而达到共赢的局面。
二、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联合国颁布了《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公约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截至 2013 年 6 月的第 37 届世界遗产年会,共有世界遗产 981 项,其中文化遗产 759 项,自然遗产 193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9 项。总共有 190 个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中的 160 国拥有世界遗产,其中中国涉及 30 项。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文化质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为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2006 年 5 月 20 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 518 项。此后,2008 年 6 月 14 日出台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 510项)和 2011 年 6 月 10 日出台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 191 项)。
目前,文化产业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之一,助推中国非物质文化精髓焕发新光。2009 年 9 月27 日国家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举措。非物质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社会发展和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成为国家文化产业重大项目的先天条件。
亳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拥有华佗五禽戏、亳州二夹弦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目前亳州市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处在初级阶段,没有上升到保护开发阶段。在亳州市全力打造旅游文化的大背景下,在亳州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深入调研以国家级物质文化为主要内涵、特征的文化状况,挖掘其精神内涵,剖析其民间艺术,利用当地文化元素,根据传统文化和地方旅游特色,将民风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理念结合,设计出新型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产品,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性开发,在旅游开发中宣传扩大影响力,进而服务于亳州市旅游文化市场的需求,服务于亳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皖北的振兴。
亳州市华佗五禽戏、二夹弦已列入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神医华佗为代表的中医药养生文化圈极具影响力,将其五禽戏等非物质文化内涵融入旅游资源开发中,必将赢得消费市场的心理认同与文化认知,有利于开发亳州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开发与保护工作经过 10 余年的发展,已取得显著的成效,但是,目前存在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特色开发与专利保护的现象,特别是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缺乏对非物质文化元素的合理利用,导致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意识滞后,不利于彰显地域特色。
从图中看出,亳州在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及开 发潜力上得分与开封相当,明显高于鹿邑、许昌、周口。而在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现状上明显低于其他城市,在上图中鹿邑、许昌、周口、开封的开发现状打分都要高于资源及开发潜力打分,说明他们充分挖掘出自己的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显然亳州没有完全开发出自己的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所以,随着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亳州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面临严峻挑战。
结合以上现状分析总结出当前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以下明显特征:一是历史文化名城,但非文化旅游名城;二是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非物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滞后;三是非物质文化旅游建设项目效果差,没有形成核心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四是发展的主导方向不清,旅游发展处于瓶颈期;五是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目前对亳州市非物质文化开发与保护缺乏系统的理论,应研究如何基于亳州市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面临的实际情况,结合旅游背景下对非物质文化开发及保护,以解决现实问题。
三、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 SWOT分析
SWOT 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鉴于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旅游开发落后的现状,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 SWOT 分析方法导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进行分析,找出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旅游开发正确之路。
通过以上分析,找出存在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大方面,进行组合分析如下:
SO 组合分析。需求决定供给的定律,决定非物质文化旅游市场需求是旅游开发的风向标,在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应充分考虑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将刺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追求,要将非物质文化与休闲养生产品相结合,把握当前政策机遇,实现内部优势因素与外部机遇环境有机结合,尽最大可能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优势,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链。
WO 组合分析。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外部机遇出现可以规避内部劣势,应抓住机遇,抛弃传统旅游开发的观念,树立大旅游观念,以非物质文化为核心,围绕其开展休闲、养生、度假等现代旅游产业,突出非物质文化特色,实现弯道超越。
ST 组合分析。内部优势因素创造,可以有利应对外部威胁环境,化被动为主动,通过排他性来实现,亳州市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产业等优势,可以组合形成资源套餐,形成集合优势,具有独特性,掩盖威胁。
WT 组合分析。避免在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中让内部劣势因素遭遇外部威胁环境,一方面及时利用好外部机遇环境来开发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机遇最大利用;另一方面,要充分认清内部优势因素,客观评价分析,将优势最大发挥。
总之,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旅游开发要发挥内部优势因素,弥补内部劣势因素,利用外部机遇环境,规避外部威胁环境,融合亳州中药产业,整合大旅游下非物质文化开发,实现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涵.以旅游为视角的亳州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J].黑河学院学报, 2014,(01) :23-27.
[2]尹贻梅.创意旅游: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旅游学刊, 2014,(03):9-10.
[3]亳州市文化旅游局.亳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EB/OL].
[4]亳州市发展改革委员会.亳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