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化学论文 > 分析化学论文

贵阳市售化妆品中铅含量的抽样监测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5-22 共1748字
摘要

  化妆品中超限量的铅对人体伤害很大,铅是一种具有蓄积性的重金属,会对神经系统、血液循环、消化和泌尿系统产生毒性,尤其对儿童智力发育产生严重影响[1].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 2007) 中规定了化妆品中铅的最大允许含量不得超过 40 mg/kg.为了更好地开展化妆品卫生监测和监督工作,本实验重点对贵阳市售国产、进口和合资化妆品中铅含量进行抽样监测。

  1 材料与方法

  1. 1 仪器与试剂

  AA180 - 80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YXJ - 2( A) 型台式高速离心机,硝酸( ρ20 = 1. 42 g/ml,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氯化钠( 上海化学试剂总厂) ,过氧化氢( ω( H2O2) =30% ,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辛醇( 天津市津东天正精细化学试剂厂) ,盐酸羟铵( 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 ,甲基异丁基酮( MIBK,上海埃彼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实验中所用试剂未加注明者均为分析纯,所用纯水为去离子水。

  1. 2 试剂的配制

  硝酸溶液: 取硝酸 100 ml,加水 100 ml,混匀。铅标准贮备液[ρ( Pb) =1 g/L]: 称取纯度为 99. 99% 的金属铅 1. 000g,加入硝酸溶液 20 ml,加热使之溶解,移入 1000 ml 容量瓶中定容。铅标准使用液[ρ( Pb) = 10 mg/L]: 将铅标准贮备液用去离子水分 2 级稀释( 每级取出 10 ml,并加入 2 ml 硝酸溶液后,定容至 100 ml) .盐酸羟铵溶液( 120 g/L) : 取盐酸羟铵 12. 0 g 和氯化钠 12. 0 g 溶于 100 ml 水中[2].

  1. 3 样品的采集

  为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检所在贵阳市各大百货商场及批发市场随机抽检样品。其中国产化妆品 18 份,合资化妆品 12 份,进口化妆品 8 份。

  1. 4 样品的预处理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7 年版《化妆品卫生规范》浸提法进行样品预处理。

  1. 5 样品测定

  按《化妆品卫生规范》中铅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

  1. 6 样品中铅的准确度测定

  按照文献[3],对上述试样及加标试样 5 d 内做 5 批平行样分析,由减差( M) 计算平均回收( R) .根据试样中铅的浓度( C1) =28. 14 mg/kg、加标用铅标准溶液浓度( C2) = 1000mg / L、加标用铅标准溶液的体积( V) = 0. 5 ml、加标取用试样的质量( V1) =49. 5 g,计算预期回收( d) ,用总平均回收率可信限 R/d 检验测定的准确度,若 0. 95 ≤ R/d ≤ 1. 05时表示合格,即方法的回收率在 95% ~105%.

  2 结 果

  2. 1 不同品牌化妆品铅测定结果

  测定结果如表 1 所示,国产化妆品中铅的结果范围为0. 25 ~ 206. 3 mg / kg,检出率为 38. 9% ,超标率 22. 2% ; 合资化妆品中铅的结果范围为 0. 25 ~ 328. 5 mg/kg,检出率为50% ,超标率 16. 7% ; 进口化妆品中铅的结果范围为 0. 25 ~51. 74 mg / kg,检出率为 50. 0% ,超标率 12. 5% .

  2. 2 准确度测定结果

  平均回收 R =9. 60,预期回收 d = V ( C2 - C1) /( M + V)= 9. 72,因准确度的可信限 R / d = 0. 99,表明样品测定的准确度已达到要求。见表 2.

  3 讨 论

  化妆品中的铅会随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在体内蓄积引起慢性中毒。孕前及孕期暴露过量的铅,可能持续地对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产生损害,特别对子宫内的胎儿和儿童的神经系统产生剧毒,症状包括: 智商降低、癫痫、易冲动、易怒甚至脑损伤[4].

  由于一些化妆品可能使用了含铅原料,小型生产商不具备足够的检测能力,甚至某些生产商为达到产品暂时的美容效果不惜在化妆品中添加过量的铅以及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造成市售许多化妆品中铅含量超标。本次抽检结果表明,进口、合资和国产化妆品均存在铅超标现象,进口化妆品中铅的最大超标值约为限量值的 1. 3 倍,而国产和合资化妆品中分别高达限量值的 5 倍和 8. 2 倍。

  为向消费者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化妆品,确保化妆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不法厂商,取缔假冒伪劣产品。生产厂商应革新生产工艺,尽量采用无毒无害原材料实施清洁生产,加大对检验检测方面的投入。加强宣传化妆品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及时广泛地公布各种假劣化妆品信息,提高消费者识别真伪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明海,王宗庆,钱丽萍,等。 化妆品中铅和汞污染特征及评价[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12,29( 3) : 271 -27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化妆品卫生规范[S].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7.

  [3] 付家华,张卫国,刘利亚。 化妆品中镉分析质量控制探讨[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4,21( 1) : 40 -4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