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风险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风险类型识别、评估及应对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03 共6461字

  引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建筑市场的主体,施工企业面临的风险无处不在,企业快速、持续的发展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具备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和管控能力。如何加强风险的识别和预防,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和管控机制,减小或避免风险损失,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是现代施工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工程项目风险指在项目管理活动过程中,消极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风险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项目管理工作,它是根据工程风险环境和预期管理目标,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过程,包括风险类型识别、风险评估分析、风险对策研究与实施三个方面。

  1 风险类型识别

  建筑施工企业实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首要过程是识别风险类型,通过找出影响施工项目安全、质量、进度、工期、经济效益等目标顺利实现的主要风险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制定风险防范、监控、处置措施,确保企业经济机制健康运行,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1.1 外部环境风险 随着建筑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保护政策有了较大改观,施工企业跨地区、跨行业承接工程业务的门槛降低,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增大。然而,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环境中,施工企业获取含金量高的项目所付出的机会成本和资金成本也更大,资本运作的风险也相应增加。此外,施工企业在项目运作过程中还受到地震、洪灾等不可抗力因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各专业施工领域政策性变化、项目地方关系等风险因素的影响。

  1.2 项目经营合同风险 施工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前提是有项目得以实施,为了配合企业发展战略,施工企业会加大经营工作力度和经营资金投入,经营方式也多元化发展,在操作经营过程中必然面临经济风险、法律风险乃至政治风险。与此同时,项目合同签订后,在工程实施过程同样面临着更多的合同履约风险。诸如征地拆迁工作不到位、业主支付工程款不及时造成的工期风险,业主指定材料供应商造成的质量安全风险,业主迟迟不予竣工决算造成的资金风险等。

  1.3 投标报价策略风险 在市场竞争近乎白热化的今天,相关企业为了各自的利益,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很多非良性竞争的因素,比如建设单位通常都会在招标中实行低价中标制,以此来降低项目的投资总额,使其不超过预算控制;施工企业在招标过程中为了中标,不惜报出低于成本的价格,认为这样才能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其实客观上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企业很可能因低价中标而出现亏损。

  1.4 施工队伍稳定风险 现阶段建筑行业施工队伍存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突出表现在人员流动性大、熟练技工少等,尤其是在煤矿、水电、金属矿等工程领域,施工队伍的影响不言而喻,长此以往下去很可能给企业造成停工、返工等风险。另外,需要注意是在实际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农民工工伤的问题,一旦面临此问题,必须妥善解决,尽量避免出现劳务纠纷,形成诉讼风险、政府强制责任风险乃至群体事件风险。

  1.5 企业资金使用风险 在实际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企业可能会面临如下几种资金使用风险:一是施工队伍组建项目部,代表公司开展项目实施工作,在与业主、监理方沟通“异常”到位的情况下,在业主处直接支取工程款,造成项目工程款体外循环而不能按企业要求统收统支,存在坐支的风险。二是未能及时收回业主工程款,但是工程所需的各项费用却不得不结清支付,使得施工企业面临着三角债风险,出现债权债务双高局面,企业的现金流异常,资金压力和资金风险偏大。三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元化“,施工生产---资产经营---资本投资”的发展模式受到欢迎,这种新型发展模式在给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风险。

  2 风险评估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风险管理,仅有风险类型识别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各种风险的影响和危害性进行系统分析,找准症结所在,对症开方施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合同履约风险增大,潜在威胁企业品牌 作为名义上的平等主体,建筑企业与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具有强制履约性,合同专用条款和通用条款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也明确了双方应尽的责任,建筑施工企业作为业主的工程实施受托方,必须全面履行施工合同条款。但是在实际的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很多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项目本身,施工企业在履约过程中受各种影响的因素,增大了合同履约风险,对企业的品牌造成了较大影响。首先,工程招标实行低价中标以来,施工企业为获取项目,不惜以低于成本价的金额中标,业主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要求中标单位缴纳合同金额 15%左右的低价保证金,同时尚需缴纳5%~10%的履约保证金,两项保证金占用了施工企业大量的现金流,如此一来施工单位的资金压力将大大增加,同时合同履约风险也增加了。其次,施工单位进场后,由于业主征地拆迁工作不到位、四通一平施工条件不具备、地方关系未处理妥当等,工程往往不能如期开工,增加了施工单位合同履约的工期风险和经济责任风险。再次,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业主招标时指定了材料供应商或分包商,施工企业往往难以完全控制工程合同的质量风险乃至安全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将承受巨额的经济损失和行政处罚,企业的品牌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上述几类合同风险一旦出现,施工企业既要面对业主的违约惩罚,还要承受建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再则,如果施工企业在国家拉动内需、城乡统筹、灾后重建结束后仍未找到接替项目,企业的品牌效应不但不能有效发挥,反而有损企业形象和声誉,蒙受的间接损失不可估量。

  2.2 低价压缩利润空间,项目效益缺乏保障 建筑施工企业为了确保经济总量指标的完成,加大了跨区域、跨行业的经营工作力度,投标报名时未经过严格筛选,见名就报,见标就投。一方面花了大力气却收效甚微,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投标中标率,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招标市场上普遍推行低价中标,施工企业为了获取项目,在投标时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的报价策略,与控制价的降幅空间在 20%左右,从根本上降低了工程项目的利润水平,项目经济效益更是得不到有效保障。

  施工企业采取低价中标拿到项目后,如果按照合同包干价做完工程项目几乎就是白干一场,于是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设计变更的费用索赔上,殊不知这仅仅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策,难以收到促进经济效益增长的理想效果。

  工程项目建设本身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其间可能会出现业主付款不到位、施工所需证件不齐全等情况,工程实施过程往往会出现边干边停、边停边干的情形,这对施工企业尤为不利,前期设备设施投入成本已实实在在发生,停工期间工人的工资还得继续发放,无形之中增大了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经济效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2.3 施工队伍忠诚度差,企业面对项目残局 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一是靠施工企业的精心组织管理;二是施工队伍的战斗力保障。目前,受施工队伍流动性大、熟练技工少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施工企业尚不完全拥有自己的、成建制的、战斗力强的施工队伍,临时拼凑的杂牌军根本无法保障工程工期、安全、质量、成本等控制目标的要求。

  基于上述因素的考虑,施工企业逐渐偏向选择专业素质较高、实力较强的个体实施项目风险抵押承包。然而,在风险抵押承包形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中,项目承包人对施工企业的忠诚度普遍较差,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沟通业主、监理关系的同时,虚报进度工程量,在业主的默许下透支或借支工程款,一旦承包人卷款走人,留下的烂摊子只能是具有法人主体资格的施工企业去收拾残局,企业的经济效益将受到严重损失。

  2.4 款项回收存在漏洞,引发企业资信危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施工企业为所属项目办理了专款帐户,然而个别项目经理或承包人出于该项目或个人因素考虑,甘冒资金坐支的风险,异常积极地与业主沟通,避开施工企业的合同专用帐户,通过“合法”手段直接在业主处套取工程款,使工程款在体外循环,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损害了企业的声誉,造成与业主的误会和矛盾。由于在工程款回收环节出了问题,施工企业与业主的沟通交涉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问题,企业往往会因此背上三角债。一方面民工班组、材料商的费用必须开支以保证工程的持续进行;另一方面与业主的经济往来在短期内难以理清拨正,形成债权债务双高局面,资金压力和资金风险偏大,资金链随时有断裂的风险,企业将会陷入严重的资金危机和信用危机之中。

  资金链的非正常运转也严重制约了施工企业的资产经营和资本投资发展战略,迫使企业在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徘徊不前,在资金使用的恶性循环中,广大职工对企业的发展前景不看好,不再信任企业能走出困境,实施多元化经营产业结构的布局也会受到重大影响。

  3 风险对策研究与实施

  风险对策研究与实施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关键。施工企业只有树立项目合同意识和风险主动适应意识,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和防范监管机制,做好风险防范、规避、分散、转移工作,才能将风险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3.1 建立风险管控机制,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已知道的或容易预测的风险并不可怕,真正担心的是不能识别、也无法预测的风险因素。因此,施工企业务必提高自身风险识别能力,客观、正确判断风险类型及其影响,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确保风险因素在可控状态。首先,施工企业要从企业现状和生产经营实际出发,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风险管理贯穿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除可预估风险外,不可预见风险因素随时可能发生,施工企业必须充分考虑项目施工实际情况,在项目实施之前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风险管理应急预案,明确风险管理程序,完善企业的风险预控、监控职能,杜绝因重大失误而导致企业承受重大经济风险和法律风险。其次,针对工程施工、工程款支付、安全质量管理等工作划分风险责任范围,明确风险责任人。工程项目施工涉及安全、质量、造价、财务、审计等部门,施工企业应提高各个管理层次的项目施工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明确项目部、专业公司、总部职能部门的风险责任范围,从不同专业角度完善风险管控的程序,落实风险责任到人头,加大对成本控制、资金支付、安全、技术、质量等风险的掌控。

  3.2 充分估计项目风险,合理确定投标策略 工程项目投标前,施工企业要充分了解项目招标相关信息,比如项目性质、业主各项资料、项目规模、设计资料、竞争对手资料等,只有准确的掌握项目的各项情况,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有效避免出现项目风险,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在制定投标策略时,应结合工程的各项实际情况,充分估计项目风险,然后灵活运用不均衡报价,为中标后的工程施工埋下伏笔。

  投标报价的同时,施工企业还应做好项目真实成本指标的测算工作,合理测算并确定工程项目的利润指标,编制各项工料机控制指标,便于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

  3.3 严格比选施工队伍,加强项目过程监管 施工企业实行工程项目内部承包模式广泛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对企业的单体贡献逐渐转移为群体贡献,让职工真正以主人身份参与工程项目建设,提高了劳动利用效率。然而,施工企业在吸引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参与企业发展建设,企业快速发展的机会变得更大的同时,其承受的风险也相应增大,施工企业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在施工队伍选择和施工过程监管上下更大的功夫。

  在工程项目实施之前,施工企业要根据内部承包比选机制,严格比选施工队伍,加大对项目承包人施工能力、经济实力、管理能力等条件的评估。同时,通过不同专业领域工程项目的实施,逐步建立健全社会资源档案数据库,在广泛的社会资源中严格执行比选制度,确保真正具备实力的社会资源参与工程项目建设。

  为尽量避免项目出现亏损,应严格比选施工队伍,加强项目过程监管,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一是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对项目各环节的服务指导,帮助项目承包人解决在实际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加强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对施工中各环节的各个管理要素进行有效控制,实施全过程监督控制,保证项目处于可控的状态;三是加强业主和监理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杜绝项目内部人员出现纰漏,造成不可估计的经济损失。

  3.4 完善风险抵押制度,确保企业经济利益 伴随着建筑行业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施工合同后,将项目施工交与项目部实施,为加大对项目的管理力度,防范和控制合同履约风险,现代施工企业普遍采取了风险抵押制度,将项目绩效与风险责任挂钩,以调动项目部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确保工程项目各项管理目标的实现。

  项目风险抵押制度是一种激励性的管理制度,在项目实施过程发挥着激励和制约的作用,是项目风险控制和防范的直接、有力、有效的根本措施,也为企业提供了风险处置的保障。在赋予项目部(或项目承包人)一定经营权利的同时,也明确了其应当承担的经济、法律等责任,在权利与责任的对等中寻求一种平衡关系,促使项目管理者在成本管理、资金支付、安全质量等方面认真控制各种风险,确保项目实施的盈利,确保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有效保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施工企业可以视具体情况,与项目部签订风险承包协议,对项目实施过程可能出现的风险实施预控预处置。要求项目承包人缴纳足额各种风险保证金,并约定安全质量风险抵押金、民工风险保证金的扣留比例和扣除方式;要求承包人对工期作出承诺,明确其需承担的责任;要求项目承包人为民工购买保险,具备条件或工程性质特殊的。还可要求其对工程项目投保,将项目风险因素进行稀释和转移,从而在风险发生时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损失最小。

  3.5 规范风险管控程序,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施工企业要严格执行各种风险防范制度和控制流程,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制定并规范风险管控程序,加大审计监督工作力度,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风险控制流程,及时处理风险防范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首先,要加强项目工程款的财务支付控制,严格工程款支付审批制度,按照项目部初核-→工程管理部门确认-→成本控制部门审计-→财务部门复核-→领导签字审批-→资金专款专户使用的程序,对项目工程款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防范因资金支付使用不当而造成项目停工带来的工期风险和经济风险。其次,在规范项目风险管控程序的同时,施工企业还需未雨绸缪,对项目管理过程中个别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利用施工队伍比选、风险抵押上做文章捞取个人利益等现象进行防范管理,防止职务犯罪造成企业形象受损;防止各种风险管理制度的制约和激励作用被人为缩小,避免个体利益最大化而企业经济效益蒙受损失。

  针对本文所述风险防控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效果,笔者对四川某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工作进行跟进并对数据统计分析发现,该企业完善项目风险管控系列配套机制,要求各专业分公司、独立项目部、各职能部门严格执行后,与之前相比,对外部环境风险的识别能力提升了约15%,对合同风险、投标风险和资金监管风险的掌控能力提升了20%以上,工程施工队伍也比之前稳定,项目管理工作正趋于规范有序状态,整体经济效益比以前提高约8%.

  4 结束语

  工程项目风险贯穿于整个施工项目生命周期,因此项目风险管理控制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它既不能被完全消除,也不能完全避免其发生。正因为如此,企业才更应该正视项目风险,不能躲避逃避,应该意识到对于企业来说项目风险管理控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孙子兵法云:“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风险管理战略定位和发展,正确树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严格落实各项风险管理措施,注重风险管理经验的积累和总结,紧紧抓住风险之中的市场机遇,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探索风险管理的新思路新办法,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健康增长提供有效保障,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赵恬恬。加强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13-08-10.
  [2]王海珍,张宁。浅谈工程项目施工的经营管理与风险控制[J].江西建材,2014-05-30.
  [3]孙宏瑜。长山电厂项目施工过程风险分析与控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0-06-01.
  [4]曹顺良,刘晋宇。建筑施工企业协作项目风险管控方法探讨[J].价值工程,2015-02-2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