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在国民经济当中始终占据着主导位置,尤其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的制造行业在制造工艺、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方面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形成了生产技术集成化、流水作业智能化、过程管理科学化的高效运营体系。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风云突变,受到外部与内部多重因素的影响,极易引发财务风险,如何降低财务风险,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提升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围绕新形势下引发制造业企业财务风险的诱因以及采取的有效控制策略展开全面论述。
关键词: 新形势; 制造业; 财务风险; 控制策略;
引言
制造业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以及收益分配风险,由于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全面性、收益与损失共存性以及不确定性,一旦在经营过程中出现财务风险,企业极易陷入负债经营的局面,进而给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因此,为了降低财务风险,制造业企业应当结合当下的市场经济形势,统筹规划、科学组织,制订出适时可行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一、制造业企业财务风险的诱因
(一)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模式引发的财务危机
相比于其他行业,制造业具有投入成本高、生产规模大、牵涉相关方数量多等特点,导致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外部宏观市场环境因素较多,比如产业政策、银行贷款利率、市场通货膨胀等,容易产生企业资产流动性差以及存货积压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之下,制造业将面临资产重组或者债务清偿等财务危机,严重的还可能造成企业破产。
不同规模的制造业企业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各不相同,一些企业由于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过程管理的重要性,以至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人员配备不齐全,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这就给正常业务与工作的衔接带来不利影响,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进程。
(二)财务预算失控引发的投资风险
近年来,国内市场经济形势逐年转好,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为了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一席之地,许多大型企业纷纷采取银行借贷的方式,筹措大量资金,甚至有的企业还与民间非正式金融机构发生借贷关系,导致企业负债率不断攀升,企业每年需要支付的贷款利息额度甚至超过了经营利润,在这种入不敷出的严峻形势下,企业将面临破产倒闭的危机。而产生这种财务风险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在编制财务预算时,对企业的经营现状、盈利水平等财务指标未进行系统分析和预测,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现较大出入,以至于出现短债长投现象,并且缺少对投资项目的风险预测与市场经营形势的精准判断与分析,进而给企业的长远发展设置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1]。
(三)机制不健全引发的财务风险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制度建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经营规模大、盈利水平好的企业往往具备一个共性点,即企业内部均建立了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而部分企业往往将关注焦点放在扩大经营规模以及经济效益增长方面,却忽略了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尤其是财务管理制度,不仅缺少事前预测分析机制,而且事中监督控制措施也差强人意,导致企业制度条款流于形式,约束力丧失,进而出现了盲目投资、盲目决策现象,给企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四)财务风险管理人才欠缺
制造业企业涉及的资金量较大,相比于其他行业,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较高,这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卓越的管理才能与风险应急处置能力。但是,对于多数企业而言,现有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淡薄,财务专业能力差强人意,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内部并未建立一个完善的培训教育体系,加之财务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疏于学习,也极易引发财务风险。
二、新形势下制造业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策略
(一)做好市场调研工作,精准实施财务预测
财务预测是制造业企业控制成本的一条有效路径,因此,财务人员在编制财务预测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着眼于企业经营发展实际,事先对企业的管理模式、盈利水平、近几年的经济利润以及长远发展规划进行调研和分析,保证财务预测的实效性。第二,针对市场经济大环境,做好财务风险预测工作,识别出可能造成财务风险的各种因素,并将其作为编制财务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第三,预测编制人员应当树立高度的成本控制意识与大局意识,始终以企业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并尽量降低财务预测误差。比如国内一些大型制造企业提出了财务零风险的经营理念,表面上看,这一理念属于一种理想化状态,在实际生产当中,达到这种状态的概率几乎为零,不过,正是这种超前的成本控制意识,才使得企业在经营生产时,始终以控制成本为主抓手,无形当中就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必然大幅降低[2]。
(二)合理控制借贷规模,建立全员管控机制
“借贷危机”是制造业企业较为常见的一种财务风险类型,这种风险主要是由频繁借贷或者财务杠杆而引发,一旦出现“借贷危机”,企业的负债率就会水涨船高,这对企业的正常经营与发展极为不利。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企业决策者应当严格控制借贷规模,尽量减少借贷频次,并指派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或者审计人员对借贷机构的各项借贷规则进行评估,对借贷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进行评估,以制订一个可行性高的中短期借贷规划。另外,为了有效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管理者可以在全员范围内实施财务风险预控机制,使全体员工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制订一个完善的风险应急处理方案,做到防患于未然,将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三)量化考核指标,实行风险管理
过去,当制造业企业出现财务风险时,常常采取问责制,而相关责任人为了逃避处罚,往往相互推诿,力求把责任甩得一干二净,这就给责任追究工作增加了难度,责任的划分与性质确定尤为艰难。在这种形势之下,企业应当及时转变经营管理思路,将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逐层分解到每一个责任部门、每一个责任岗位,然后定期对每一个岗位责任人进行目标考核,这样,既能够快速确定第一责任人,同时,也能够有效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这种考核指标量化的管理方法,也是调动全体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为了避免二次人为失误的发生,企业应当进一步加大奖励与处罚力度,对工作表现突出、目标完成率高的优秀员工或者管理者,给予充分的肯定与丰厚的物质奖励,对工作失误频繁,目标完成率低的人员,应当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以及经济处罚,打造一个高效的财务风险内控体系。
(四)健全风险评估体系,获取准确成本数据
风险评估是财务风险事前控制的关键措施,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应将风险评估与成本控制融合到一起,首先建立一个内部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并指派专人负责体系的运行工作,其主要工作职责是对企业的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终端产品销售、对外融投资以及经营运转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估,及时查找出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制订风险控制方案,将损失降到最低。比如在产品研发阶段,由于研发人员疏于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和考查,导致研发出的产品无法满足顾客需求,与市场的实际经营态势不相匹配,这就造成了大量产品积压,企业资金的利用率也大幅降低,进而对企业后续发展将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对研发过程进行风险评估,相关人员能够准确掌握顾客的消费心理以及对不同产品的心理诉求,在这种情况之下,研发人员可以根据风险评估人员提供的市场调研数据,研制出符合顾客口味和需求的产品,这样能够有效避免产品积压的情况,大量的资金也被解封,企业的综合实力也将大幅提升[3]。
(五)完善内部培训体系,增强人才队伍实力
专业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保障,同时也始终在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企业应当根据财务管理岗位的职责权限,建立健全内部培训教育体系,并于每年年初制订一个精准高效的培训计划,将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财务管理的专业技能以及个人职业素养等内容纳入培训计划当中,为了验证培训效果,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定期对企业的各级管理者以及全体员工进行工作考核,并遵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原则,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换岗或者待岗处理,为具备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
与此同时,培训应当与招聘同步同行,为了提高财务管理队伍的综合竞争力,企业应适当地提高准入门槛,不仅仅以学历为主,还应当兼顾考虑个人能力、工作经验以及工作态度,建立一个企业内部的专业人才数据库,引进与时俱进并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做到不遗漏任何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人。
结语
制造业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是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当高度重视风险控制管理工作,严抓生产流程、细化过程管理、做好事前控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在实践工作当中,始终坚守企业大局利益,确保财务风险控制方案的可行性与适用性,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美好愿景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林松池.制造业企业财务困境应对及思考[J].商业会计,2020(07):75–77.
[2]贾莉莉.山东省制造业企业财务风险评价分析[J].泰山学院学报,2019,41(03):122–131.
[3]白晏玮.关于制造业企业风险的战略性分析[J].现代商业,2019(21):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