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史论文最新专业范文8篇之第四篇:体育运动与服饰发展史的关系
摘要:本文主要从体育运动对西方服饰史的影响;体育运动对中国服饰史的影响;体育运动对当下服装设计的影响三方面进行论述。通过对服装演化过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阶段进行分析, 阐明了体育运动与服饰发展史的关系。
关键词:服装史; 体育运动; 人性化设计;
在对服装史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服装都具有两重含义:其一, 服装是物质文明的结晶, 服装本身体现出当时的纺织品及服装的科技水平和艺术设计水平;其二, 服装是精神文明的表征, 服装折射出当时的社会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法律制度、价值观念、宗教意识, 经济水平、审美感受和艺术流派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服装史学科兼具历史学和服装学的特征, 并与美学、社会心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民俗学和博物馆学密切相关, 其跨学科性质决定了服装史的研究具有多样性, 涉及多个领域。经研究发现, 体育运动是推动服装史发展的源动力之一。提出这一观点进行探讨, 是希望能引起同行们的重视, 加强对服装史研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剖析和总结。
一、体育运动对西方服饰的影响
综观欧洲的服装历史, 两千多年来,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男女服装的特别式样, 自然构成了服装发展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 设计思路因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不断加深而改变。下面简略陈述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时期。
(一) 19世纪体育运动对西方服饰的影响
在19世纪, 女性的社会圈子很狭小, 活动的范围主要在家中, 妇女是家庭和丈夫的装饰品, 在男性世界的天空下生活。大众的观点是:女性在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都不适合参加体育运动,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对于参与者来说女性比男性做起来要困难得多, 因此, 女性参加运动常常被否定。女性的服装以紧身胸衣、撑箍裙为主, 严重束缚女性的四肢运动。
(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体育运动对西方服饰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 随着民主自由思潮的发展, 资产阶级妇女希望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 积极地参与原来由男性垄断的社会圈, 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对于服装有更多变化、个性化的要求, 而对于长期以来束缚她们身体的紧身胸衣越来越不满, 希望能够从束缚之中解脱出来, 成为真正自由的个体, 让服装为身体的运动服务。因此女性参与体育运动的迫切要求成为改变服装设计的源动力。当时的妇女越来越频繁的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造成服装设计思路的改变。妇女打网球、骑自行车、骑马等等, 在这些活动中, 传统的女装已经成为阻碍, 那些狭窄的上衣, 长及脚面的裙子, 显然不适合运动, 不仅仅是剪裁妨碍运动, 传统的面料也不透气, 与运动服装对于吸汗、松软的要求格格不入。因此, 服装款式从根本上的变革成为女性的迫切要求, 她们急需从服装样式的束缚中解放, 让肢体得到充分的放松, 可以自由伸展。女性要求的是服装为身体运动服务, 而不是身体受到服装的约束。服装上产生了设计和生产符合运动要求的女装, 这种要求造就了新的服装发展思路。至此, 女装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大多遵循舒适、以人为本的原则, 是华丽还是简约和或者其他风格都不影响女装的魅力。
(三) 进入20世纪后体育运动对西方服饰的影响
进入20世纪后,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支持女性加入到体育运动中来, 女性的身心都脱离了舆论的束缚, 可以随心所欲的参加体育运动, 而且在大型的体育赛事中取得骄人的成绩。与此同时, 女性运动服装成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在20世纪中期直到目前, 运动服装成为女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运动服装的市场需求迅速吸引了现代女性运动服装的设计师和生产商的目光, 他们将视野纷纷投向了女性运动装市场, 其中, 可可夏奈尔 (Coco chanel) 是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夏奈尔的设计是美丽与功能性的完美结合。她的设计是以女性的需求为基础, 改变原有设计的初衷--以男性的要求为主的设计根本。她的设计给服装领域带来了一次飞跃, 从人体适应服装到服装适应人体的重大改变, 服装设计开始为人体的舒适服务。女性对自己信心十足, 在男性面前增添了魅力指数, 更加美丽。1913年夏奈尔设计了一系列运动装, 这一系列服装以宽松内衣的基本结构加以演化而成, 宽松、简单, 并且采用松软的棉质面料, 符合体育运动的要求。这种宽松服装的设计方式, 其实原来是用来做女性内衣的, 而夏奈尔把它变成外衣, 显然是一个突破。她设计女装的核心是服装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是跟随人体而变化的, 是按照人体设计, 而不是要求人体屈就她的设计。这是她的服装设计上的原则。这一原则也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所认同, 而且奉为己任。
总之, 女性运动装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中期以后成为女性时装的一个重要分支, 不仅仅是服装设计师个人能力所能左右的, 更重要的是由于女性运动人口迅速增多的时代产物。
二、体育运动对中国服饰的影响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称, 历代的服制改革都是以政治变革为基础的, 政治变革又以战争为最直接的方式进行。我国古代军队主要有步兵和骑兵, 战争以近距离的搏斗战为主。在作战时, 具体以武术、射击、马术等手段进行交战。经过历史变迁, 时代更替, 在当今社会武术、击剑、马术都是体育竞技项目。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行, 射击、射箭、击剑、马术都是奥运比赛项目。由此可知, 政治、战争、体育、服制是密不可分的。下面以魏晋南北朝及民国服饰为例阐述。
(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体育运动对中国服饰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大动荡, 战乱频繁, 社会经济、文化、人民生活惨遭破坏的时期。从另一个方面却增加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机会, 给这一时期的服装发展带来了重大变革。最具代表性的是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春秋以前, 中原地区的战争主要是步兵宜在平坦的地方作战。在北方游牧民族中, 骑战是主要的作战方式, 这是由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决定的, 也是由北方的地域特点决定的。赵国与北方游牧民族交战时, 由于对方的马术高超, 行动迅猛、灵活、敏捷等特点, 赵国虽然武器精良, 但是官兵都身穿长袖、宽领、下摆大的长袍, 结扎繁琐, 行动十分不便, 束缚了身体的运动, 影响战争的结果。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服装限制了作战人员的身体运动。在这种情况下, 赵武灵王在全国推行"胡服骑射".赵武灵王改服, 这种变服是当时所不允许的, 但是, 他坚持自己的见解, 认为服装的形制首要因素是实用性, 便于着装者的运动需要。胡服自上而下, 很快在全国普及开来。胡服骑射的式样为:翻领、右衽、窄袖、衣长至膝下、足著革幼靴, 令人注目的是腰间鲜明的蹀躞带的装饰, 既美观又实用。胡服弱化了服装的等级制度, 强化了服装的功能性。服装首先要具有运动机能, 满足着装者肢体随意活动的舒适性, 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 民国时期体育运动对中国服饰的影响
民国时期伟大的社会变革与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同时进行, 服装也面临着旧貌换新颜的巨大变革。中国传统男装宽衣博袖, 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要求, 宽大的长袍在家中比较适宜, 旅行却是十分累赘, 再加上我国的对外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 参加世界性体育赛事非常频繁, 推动了中式男装在现代社会中的改革, 特别是要满足运动功能性的要求。男装改革的方向与标准对服装的式样提出了三点要求:灵巧、简便、美丽。细节就是款式短小点, 运动做事都不觉得累赘;服饰的颜色要优雅秀气;穿着时可以节省时间;旅行时便于携带等。因而,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风云人物张竞生的主张是:改从前长衣大袖的"腐朽"形象, 为上衣下裤的戎装, 即英姿飒爽的"大丈夫"形象。这里提到的戎装在当时也称学生装, 它正是中山装的前身:装袖、吸腰、开袋、前开门襟、关门立领。这样变传统中装的宽大离体型为紧身型, 提高了穿用者的行动效率, 也改善了穿用者的精神面貌。经过不断改进, 中山服在20世纪20年代基本确立, 其主要特征为:由底领和翻领构成领子, 是领角呈八字形的立领;上下有四个加袋盖贴袋, 胸袋袋盖呈倒山字笔架型, 称为"笔架盖";下边两个为吊袋, 即袋边沿活口的口袋, 俗称"老虎袋", 四个口袋都以纽扣扣合;前门襟五粒明扣;袖口上各有三粒扣子;最初的后背有腰带, 背缝和开衩, 以后取消了腰带和开衩。
虽然民国时期的女装变革的首要因素是政治, 但是女性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对服装变革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当时女性的运动装更多强调服装的运动功能和实用功能。通常采用腰部以下束紧的结构, 并通过开领、短袖、短裙、收腰的样式最大限度的释放双臂和双腿的运动。并且, 这类款式是民国时期女性参与体育活动的必备服饰, 它变换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矫揉造作, 新时期女性的特点显露无疑。
民国女装"变服"的另一标志是旗袍的出现。旗袍与传统服装比起来, 面料可选用的材质广泛, 工艺简单, 造价偏低, 造型简洁大方, 而且便于运动。旗袍在实用性方面优于传统服饰, 取代了传统服饰复杂的服饰搭配, 基本做到了一衣代替多衣。旗袍的开衩对于女性的肢体运动方面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达到了舒适、美观、运动型的要求。
三、体育运动对当下服装设计的影响
通过服装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 体育运动始终伴随着服装史的变革与进步。19世纪以前的服饰往往过分强调服装的奢华精美, 却忽视了着装者身体舒适性的需要, 更谈不到体育运动的要求。在中国历代服饰中, 过分渲染的服饰每个朝代都有, 仕女们硕大而不方便的发髻, 历代皇族精细而不实际的龙袍霞帔, 宽大的袍衫等等;还有欧洲盛行的紧身胸衣、撑箍裙, 都是抛开人所必需的舒适性而将重点放在服饰上, 历史上这类服饰, 只是精美的瞬间构成人类文明历史上的一章。
服饰随着时代的脚步前行, 人们逐步认识到服饰的本质是为人服务, 服从人的需求, 使人身心获得健康发展。这正是服饰符合人参与各种户外及体育运动的客观要求, 尤其是越来越重视身心健康的今天, 健身、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对服装设计师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与现代社会提倡的人性化设计不谋而合。
如今, 服装设计的人性化理念深入人心, "以人为本"随处可闻。作为现代服装设计的发展趋向, 人性化设计就意味着处理人与服装之间的关系时, 设计师要把方便人们参加体育运动放在首位, 设计要点在于正视人的体育运动对服装的具体要求。只有这样, 才能设计出充满人情味和亲和力的服装产品, 以满足人的着装需求, 提高人的衣着、生活质量, 最终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不断升级, 对中外服装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 这是从全新的视角关注服装史的发展。美国当代设计家德雷福斯曾建立了一条十分简明的标准:"要是产品阻滞了人的活动, 设计便告失败;要是产品使人感到更安全、更舒适、更有趣、更快乐、设计便成功了。"美的服装不妨碍身体, 而是帮助身体的发展, 即"美"不能以牺牲"用"为前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中西方服饰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体育运动对服装的发展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这种推动力对服饰的发展方向是健康向上的人性化体现。
在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 人们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更新, 刺激和引导着人们对健康运动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强健的体魄, 优雅迷人体型的重要性。运动不仅是一项体育活动, 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更是一种时尚。因此, 当下服饰品的研发, 从功能性的角度出发, 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合运动与时尚兼顾的产品是消费者的需求, 也是未来服装发展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 彭锋。美的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王受之。世界时装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3]楼慧珍, 吴永, 郑彤。中国传统服饰文化[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4.
[4] 张竞生。美的人生[M].北京:北新书局,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