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物业管理论文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专业建设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3-07 共6687字
论文摘要

  一、专业建设的基础和优势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专业开办于2003年,是辽宁省首批开办物业管理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目前国内本科院校开设物业管理专业少之又少,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大部分由高职高专承担。随着社会对高级物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我院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发展势头稳步提升。近三年我院物业专业招生人数分别是2011级 35人,2012级43人,2013级 30人,2014级扩大招生,计划招收3个自然班。服务于辽宁省大部分城市的大、中型物业管理企业,当然也有部分同学在北京、上海从事物业工作。

  我院物业管理专业一直是我院优势学科,每年都吸引众多学生报考。物业专业的所有生源都来自普高,尤其就业形势非常好,每年的就业率均达到100%且供不应求,是我院关注度较高的专业之一。

  (一)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是根据社会对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和造就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相应能力,毕业后能适应岗位工作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我院物业管理专业以职业教育目标为基础,立足辽宁,依托行业,主动适应沈阳城市发展需求,立足发展服务城市微观管理,以培养学生适应新型物业管理的能力为初衷,以胜任高标准物业服务为己任,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物业管理专业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业务和基本技能;成为维护、运营、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物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才;后续发展能力强,能适应社会、行业、企业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在人才培养上,具体实施“注重实践、工学交替、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物业专业群“宽平台教学+顶岗实习”的课程体系。通过宽平台联合培养、实践实训、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教学做一体化、技能竞赛、拓展训练等教育教学改革举措,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二)校企合作育人

  我院物业管理专业现与诸多大型房地产公司、物业企业有校企合作的关系,如中海物业,万科物业,新湖物业等。成立了物业管理专业专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与万科物业合作开办“万科班”,发挥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引导作用,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培养出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随着市场对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持续升温,本院培养的物业管理人才供不应求,每年学生实习前后,各类物业公司纷纷前来吸纳优秀学生。物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2013年达到95.84%,远高于各专业平均水平。

  (三)教学改革及现状

  人才培养既要有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和目标规格,更要有扎扎实实的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的改革来加以推动。

  物业管理专业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相当广泛,对其他专业有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带动提升项目管理专业、园林艺术等专业共同进步,教学改革稳步进行,实现了宽口径综合培养以及教学资源的共享。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拓展学生就业面。在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师资建设上资源共享,实现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在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上既保留自己的专业特色,又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在确定专业就业岗位时,充分考虑专业群内各专业的相融性,使毕业生能胜任多个岗位的工作需要。

  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从专业核心课程逐步推进,经过几年的发展,为新一轮课程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物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实施了模块化改革,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技术手段丰富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声光电多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感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专注于教学内容。在课堂中大量引入多媒体演示、三维动画等演示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变抽象概念为具体实物,突破重点难点。在教学中,提供大量分析案例时间,让学生更专注于知识的应用。多媒体教学举一反三,旁征博引,极大的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深入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增强学生学习效能。通过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举办教学经验交流会、学习讨论会引导师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鼓励教师在遵循教学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和实践,开展启发式、研讨式、问题式、案例式教学改革,切实转变以“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强化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互动性,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互动研讨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合作、创新,真正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改革考核形式,增加实践课的课时,提高参观实习和顶岗实习的比率,更加全面地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增加了对实践报告及实习实训操作的考核;增加了顶岗实习项目,增加模拟物业公司经营培训,让学生们参与到工作的情境中去;初步实现了工学结合的生产性实训,使学生在实训中得到“准员工”教育。

  实施课程精品化战略,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近年来,抓住建设各级精品课程的机会,实施课程的多样化、精品化、专题化改革,实现学科内容的交叉与融合,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持续不断地将学科建设的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构建以精品课程、核心课程为骨架的、覆盖教学基本环节的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加适应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四)师资教学团队

  物业管理专业教师团队有校内专职教师4名,(其中副教授2名,讲师1名,助教1名),兼职教师2名,其中实训指导教师4名。目前物业管理专业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75%以上,注册物业管理师资格50%以上,企业挂职实践25%以上。

  在教研教改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教师和学生在各种技能竞赛中屡获殊荣。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水平,关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双师”素质,学院在今后三年有详细的提高教师素质水平的发展规划。

  (五)实践教学基地

  高等学校应依据学校的定位和社会需要来制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并据该目标建立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结构框架,理论与实践教学计划是提高学生素质能力水平的重要保证。

  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往往还只是一种精神,必须经过“酿造过程”才能转化成物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实践教学环节正是起到了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作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迫切需要一批能将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人才,这批人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院现已根据自身实力水平建设了一批物业相关实验实训室,物业管理专业目前已拥有消防与给排水实训室、物业智能化实训室、礼仪训练实训室、办公自动化等实训室,对本专业实践环节的教学起到了基本的保障作用。

  物业专业实训设备的建设和投入,比如礼仪训练实训室已向多专业开放使用,共享物业实验实训室,而现有的实验实训设备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实训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物业管理专业正在着手积极申请增设、改造、升级物业专业实训室,将新增2个实验实训室,改扩建1个实训室,配套1个多功能软件实训室,建成后将极大改善物业管理专业实验实训条件,使物业管理专业群实训条件达到省内龙头、全国领先的水平。

  在建设期间,拟改扩建给排水消防实训室,配套CAD多功能机房实训室软件,新建暖通实训室与弱电实训室、绿化及园林实训室。实训室建成后,将为物业管理专业及专业群搭建一个实验实训基地的共享平台,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专业群实训室的建设和使用是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过程中,既保留自己的专业特色,又兼顾交叉学科的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培养出具有综合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

  (六)社会服务能力

  本专业抓住沈阳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契机,依靠我院人才和资源优势,积极有效开展技术服务、技能培训,为相关企业出谋划策。近年来,本专业所做的社会服务项目包括:对学生进行物业管理专项技能培训,组织物业岗位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带领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利用所学专业,发挥自身专长,到社区等地方进行义务劳动,检修电气设备、给排水管道,慰问孤寡老人、福利院儿童等;积极为相关物业企业出谋划策,参与企业招投标、企业文化、企业操作规范的制定等。

  (七)人才培养成效

  经过十一年建设,物业管理专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专业人才培养成效显着。本专业已为社会培养了近600名物业管理专业人才。此外,本专业学生先后参加了各级各类物业管理技能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辽宁省技能大赛(营销策划项目)等比赛,均取得优异的成绩。

  (八)需探索与解决的问题

  1、物业管理专业仍在探索中发展

  物业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型学科、新型专业,起步较晚,90年代才刚刚引进到国内,尚未发展成为成熟的学科体系。目前辽宁省内尚无本科院校开设物业管理专业,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参考。学院对物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对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的研究,也在积极的探索之中。

  2、物业管理专业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物业管理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到管理类、法律类、工程类等相关知识,以及物业专业知识,纷繁复杂;行业内紧缺跨专业性综合人才,紧缺具有专项技术的应用技能型技术人才。目前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大都是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的,缺乏对物业行业深度认识。另外,具有综合物业知识的教师也极为匮乏,双师素质教师内涵有待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应更贴近实际生产过程。本专业专、兼教师比例不够合理,须加速实施企业兼职教师、不同专业高级人才的聘请、引进工作。通过不同学科专业人才的引进,开阔学生视野,通过企业兼职教师的聘请,让学生们关注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3、校内实验实训环境有待改善

  物业管理专业已投入运行使用的专业实验实训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本保障了学生的实验实训需求。但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进步,教学实训需求日益增长,目前已有的实验实训室,已经不能满足教学使用要求。目前我院正在筹备实验实训室整体改造、升级,并计划新建多个物业管理专业实验实训室,更好的为教学和实训服务。

  4、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仍需继续深入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尚仍有继续深入的空间,特别是校企合作环节仍然薄弱。目前的校企合作不仅有参观实习、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合作,但教师的实践经历不深。希望能与行业企业进一步加深合作,通过老师挂职锻炼、学生顶岗实习、学院聘请行业资深人士、校企联合办学,建设虚拟公司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

  二、建设目标

  (一)专业建设具体目标

  1、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推进校企全面对接

  目前本专业的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下一步计划根据物业管理行业岗位群典型岗位的工作过程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通过岗位能力分析,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开展多项校企合作项目,如合作开发实训教材,企业参与核心课程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物业管理法规知识宣传等。注重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要求,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围绕岗位能力要求,结合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三原则,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以培养核心专业技能为主线,将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工作习惯、正确看待行业存在问题的意识等方面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要求,以物业管理企业服务内容及项目为导向,邀请行业企业参与以仿真或真实情境驱动为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改革,将物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建设为校企合作课程,院级精品课程,力争省级精品课程。

  2、建设多种模式实训基地,强化实践育人

  开辟和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深度校企合作,深化顶岗实习,利用仿真或真实的工作环境,锻炼学生的实操技能。在完善原有物业管理专业相关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与万科物业合作设立“沈阳市辽宁水利职业学院模拟经营公司”,建立“校中厂”模式的实训基地;与中海物业合作设立物业管理咨询与培训中心,形成“厂中校”模式的实训基地。

  另外,学院还将继续加大投入,拟改扩建、新建物业专业校内实训室,包括改扩建给排水消防实验室,引进物业管理系统软件,新建暖通与弱电实验室,绿化及园林实训室等多个实验实训项目,不断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打造集教学、实训、创业、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实践实训基地,从而强化实践育人。

  3、实施教学方式改革,努力转变培养方式

  根据物业管理专业涉及的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式;以工作岗位核心能力为标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引入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参加各种技能大赛,提高学生动手与谋划能力;整合优势资源,充实物业管理专业群专业教学资源库,多途径转变培养方式,为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等行业部门培养具备相应服务技能、良好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物业管理专业目前已有毕业生600人左右,2012、2013年新生报到率达到85%以上。学院利用物业专业较高的就业质量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增加对物业管理专业投入,扩大物业专业群的影响,加大招生力度,扩大招生规模,使物业管理专业在2014年招生计划达到105人。毕业生“双证”通过率达到8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达到90%以上。

  4、提高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建立起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骨干教师和行业专家为支撑,具有高尚职业道德情操、双师结构合理、专业服务能力和实操技能突出的专业教学团队。

  鉴于物业专业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到众多如管理类、法律类、工程类以及物业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行业内紧缺跨专业的综合性人才,紧缺具有专项技术的高级技术人员。学院计划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培养、引进高技术、复合型人才。

  一方面,通过培训、交流、深造等方式,提高校内教师的学历水平、双师素质和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促进教师更贴近实际生产过程的实践经验。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创造机会让专业教师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同时根据各位教师所学专业不同,组织相关或相近专业的教师参加国家相关部委的各类执业资格的培训考试,力争全部教师都具有行业资格证书,更好地培养和促进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型。

  另一方面,加速引进本专业中高级专职、兼职教师,加速实施企业兼职教师的聘请、高级技术人才引进工作。

  通过不同学科专业人才的引进,开阔学生视野,通过企业兼职教师的聘请,让学生们能关注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有计划地聘请物业管理行业内的各类专家担任本专业的客座教授,建立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制度,提高本专业及专业群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5、建立多角度评价体系,实施第三方评价

  确立专业建设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目标及监测指标,建立学院内、外结合,开放性、多元化的涵盖用人单位、行业协会、教研机构、学生及家长的自我评价与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系统。

  6、发挥专业“引领”“辐射”作用,带动相关专业建设

  物业管理专业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包括管理类、法律类、工程类等,知识结构较宽泛,对其他专业有辐射、带动作用。现已确立了以物业管理专业为龙头,带动项目管理专业、园林艺术专业共同发展,教育资源向物业优势专业倾斜,教学改革稳步进行,实现了宽口径综合培养以及教学资源的共享。

  依靠物业管理龙头专业,带动其他各相关专业共同发展,在专业构建过程中实现以下三个目标:在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师资建设上资源共享,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在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上既保留自己的专业特色,又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在确定专业就业岗位时,充分考虑专业群内各专业的相融性,使毕业生一专多能、学有所长,胜任多个岗位。

  7、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物业管理专业抓住沈阳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契机,利用学院人才和资源优势,继续面向社会、面向企业,推进技术服务、技能培训,为企业出谋划策,参与公益活动,服务弱势群体。

  进行包括物业管理岗位从业资格证、物业经理、物业管理师等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鉴定培训,培训人员两年拟达到500人左右。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利用所学专业,发挥自身专长,去合作的街道社区、福利院等地方进行义务劳动,提供礼仪服务、检修电气设备、给排水管道,慰问孤寡老人等。建设期内还拟与中海物业、北京兆泰物业公司合作,为其提供设计、制定物业服务标准化操作手册、物业服务改进方案、重组或优化业务流程,建设企业文化等服务。

  校企共拟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和过程如图1所示。

 论文摘要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