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市物质空间的"本体论"
1.1 "有-无"的老庄哲学:道的思辨
所谓"本体论",是指事物的本质属性为何的问题,即回答世间万物"从何来,到何处去,该如何看待"的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多是从一种"形而上学"的哲学领域进行的.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及对宇宙探索的加深,对于物质"本体"的探索进入了更深的层面.
对于"本体论"的研究,在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首推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开拓的"有-无"论,即"道"的观念.这是从物质与精神层面看待万事万物,如几千年前,老子对物质有过"陋室以为铭,当其无,有室之用"的论断,后来在老庄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一种对待万事万物顺应其自然发生的规律,不作特别的努力去改变现状的一种"无为"的黄老思想.这种思想对于当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大国-中国的影响颇为深远.在这种"自然哲学"的基础上,产生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
道学在中国的影响可谓深远,出于对物质自然属性的判断,人们多在生存哲学中采取一种与自然生成发展方式相协调的生存态度,并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一系列以自然美为基础的审美观.中国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是闲散的、优雅的,这和现代工业社会的紧凑生活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2 自然哲学与社会学:主观和客观的两元对立统一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各种文明成果的融合,人们从最初对自然法则的尊重、顺从转变成为了"以人为主体"的物质空间建构.人的本身源于自然,超脱不了自然本身的固有法则.由于主观和客观的视角不同,使得等级、特权等一系列社会化因素开始显现.正如美国城市社会学家刘易斯.
芒福德在其着作《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描绘的:"城市的起源,源于游牧民族物产的极大丰富,随着城市的出现,强壮的猎人成为了后来君主的雏形."城市就其本质而言,是社会的产物,是在和自然抗争的基础上形成的.
西方航海大发现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特别是西方社会科学的发展,对我们今天思考自然哲学和社会学的关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与东方以中国为代表的"早熟"的东方哲学不同,西方自古希腊时期起就形成了以民主、法制为基石的社会组织建构,与之相对应形成了以基督教、伊斯兰教为代表的影响深远的西方宗教政治体系.应该说,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本质上是两种不同思想体系的碰撞,这里面有利有弊,有冲突和矛盾.
1.3 辩证唯物主义视野下的全新突破
中国自 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一系列破旧立新的社会变革,伴随着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稳固,源自西方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开始全面影响中国的发展.应该说,作为一种先进的思想体系,该思想在中国的生根发芽有其必然性.总的来说,这是在民族危难关头,中国人民自己做出的正确选择.作为目前中国主流的意识形态,其在理论体系和执政理念方面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1.4 现代科技视野下的"虚拟空间"
伴随着现代交通、通信技术、生命科学和医疗卫生的不断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同时也是危机四伏的时代.从人类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人类每一次技术的重大革新和进步都伴随着各种不可预见的灾难,大的如战争,小的如自然灾害.随着文明成果的堆积,我们或许应更多地去思考人是什么,是生活的产物,抑或是技术的宠儿?如何正确使用现有的知识和技术,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当前,人类已经突破了地球的界限,开展宇宙探索.世界真的是像很多人描绘的那样永无极限,可以随意延伸,还是存在某种增长的极限?这些现在还很难下定论.
2 城市物质空间重构的"价值论"
2.1 城市物质空间和人类生存场域的互动:生活情境与地域差异
价值是针对某一特定主体而言的,这里主要针对人类社会.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同其他动物种群相比较,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能够通过自身的创造性劳动积累知识和文明成果,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出发,就是能够不断地提升生产力、改善生产关系.随着人类从游牧转入定居,从野蛮时代步入文明时代,人类改造自然所积累的各种丰硕成果,形成了各种千差万别的"文化之杯".从北美大陆的印第安土着部落到中国各少数民族聚集区,都有着自身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认同.笔者认为,这里的"价值"应该是指某一特定群体赖以维系其生存、繁衍的准则,衡量这一准则的标准,有赖于各群体自身认同的社会秩序或是生活方式.应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价值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
威斯勒在《人与文化》一书中描绘的:
"人口的迁移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或是巨大规模的强制力迁移,如战争、殖民,都会对地方特有的价值体系造成影响."这种影响是渐进的,同时也是交互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价值体系.
中国幅员辽阔,自成体系的文化传承了几千年.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单元,其在人类历史上做出过积极的贡献,并以能容纳各种不同的价值体系而着称,如从印度传至中国的佛教,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后就有了浓厚的地方特色.总的来说,中国存在中原文化圈 ( 以河北、河南为中心的古长城、山海关以南,秦岭淮海以北 ),巴蜀文化圈 ( 四川、重庆等苗族聚居区 ),吴越文化圈( 江南一代,古称"百越"),楚文化圈 ( 湖北一带 ) 和闽南文化圈 ( 今广东、福建一带 ) 等风格鲜明的地域文化亚群,这些文化亚群之间的交流以及历朝历代的教化,使中华民族的华夏文明一体多元,传承至今.
伴随着现代环境行为学和媒体传播学的长足进展,对城市物质空间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美国建筑师阿摩斯.
拉普卜特在《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一书中曾提到:"人和环境之间存在一种互动的机制."中国许多学者也分别对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居民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地域空间、生活情境必然培育出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以古代的中国为例,以崇尚自然为主导的生存哲学产生了"周易""风水"这种强调生活情境稳定、可持续的生活模式,并在社会组织形态中形成了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形态,重视宗族,讲究人缘.中国古代多恪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念,而与之相区别的是,在古代希腊、罗马土地上生长的先哲们更多的是强调一种以"人"为主体的民主、法制精神.
2.2 人类对城市物质空间的影响:文化的再造功能
文化,是人类词汇中最为复杂的词汇之一.不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文化本身都是教化的产物,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正如法国前任总统希拉克所说:"人类创造了文化,反过来又被文化所影响."人类在与自然的生存博弈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创造文明成果,其生存目的也从最初的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不断提升.现代哲学家马斯洛在《马斯洛人本哲学》一书中提到:"人类的需求是有层次的,低层次需求的满足后就会向着更高层次迈进."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模式下必然产生与之对应的城市物质空间形态,如古埃及的金字塔象征着法老的集权统治,中国明、清时期的故宫象征着封建社会的纲常伦理……在地域层面,中国各地各具特点的民居、院落等都是人类对物质空间文化再造功能的表现.这种文化的再造过程其实也是建构社会秩序和纽带的过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丰富多样的民居是地域文化特质的传承载体,也是生物基因种群的组成部分.美国学者凯文.
林奇在《城市形态》一书中提到:"人们在建构城市时,总是沿用某一特定的标准来进行,如规范,这种规范所代表的正是该社会所共同认同的标准."由此可见,城市营建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再造过程,关键是这种营建过程是否符合人类繁衍的内在规律,是否能够达到一种提供良好生存环境的需要,这里不仅涉及美学的问题,还涉及东西方文化在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城市科技水平与地理气候环境之间存在的差异问题.
2.3 东西方文化比较下中国城市物质空间的全新审视:全球视角下人类生存场域的全息图景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各种不同思想、观念的冲突不断加剧.中国是一个有着 5 000 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国,有着丰富的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文化冲突和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快速、激进的城市现代化建设对于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是巨大的,但对地域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否定的破坏作用,这种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是缘于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②历史的厚重、人文的积淀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都对当代人在传承文化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加上改革开放在中国是一种探索实践,在此过程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从 1840 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国门被打开到今天,中华大地的改变是巨大的.
随着对西方文明成果的逐渐接受和吸收,沿海改革开放城市的巨大变化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是有能力、有信心接纳来自不同领域的文化成果的,但目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东方传统文化的自尊和价值重现问题,或者说能否在中华大地上实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3 结语
中华民族 5 000 年的文化传统传承至今,有其不可替代性,如今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民族的自珍、自省尤为重要.中国与西方社会相比,近代工业化大生产较晚出现.伴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不断深化,我们开始从更高的视角来看待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可以说,市场经济给中华大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封闭千年的文化之舟一旦起航将驶向何方值得关注.
[ 参考文献 ]
[1] 老子 [M].饶尚宽,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2] 庄子 [M].周通海,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3]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M].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5] 克拉克.威斯勒.人与文化 [M].钱岗南,傅志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 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7] 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 [M].成明,译.北京:九洲出版社,2003.
[8] 凯文.林奇.城市形态 [M].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