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回归自然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传统古老的第一产业与朝气蓬勃的第三产业得到了有机结合。
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是一个纯山区乡,下辖黄土岭、毛坞、杨坞等 15 个行政村,辖区总面积 60.4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 98%.近些年依靠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通过发展农家乐、种植高山蔬菜等,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七里乡的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缺乏市场意识,组织化程度不高,风险承担能力低,奔小康的道路还很漫长。为了更好地利用乡村景观资源,保护与维持生态环境平衡,根据其自身的资源和旅游特征,七里乡提出了“一村一品”的发展对策。
一、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因素
第一,良好的生态环境。七里乡拥有优美的森林环境、独特的山区气候、丰富的地质地貌景观,多种资源,类型丰富。污染源少、空气清洁度高的生态环境对延年益寿有非常好的作用,适合开展避暑、疗养、度假等专项旅游。
第二,特色的生态农业。七里乡是全省有名的高山蔬菜种植基地和毛竹生产基地,景观环境和农业观光在区内有明显的优势,目前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可以利用农业转型来发展特色旅游。
第三,便利的交通条件。衢州地处浙闽赣皖四省边际的中心位置,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初成规模。随着大洞公路延伸到治岭段公路的开通,三级公路(大石公路)南北穿越境内,为七里乡的经济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四,丰富的旅游客源。七里乡 1 个小时内可达衢州市各县市区,2-3 个小时内可达浙江省大部分地级市,浙江省城市居民的出行能力强,为七里乡提供了可靠的省内客源市场。
第五,淳朴的农民乡风。农家乐等旅游项目的开展,逐渐改变了原有七里乡传统农业的发展,农民素质逐渐提高,为七里乡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人文基础。
第六,有利的政策扶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七里乡的经济发展,重视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重视对村民科学技术的培养,为七里乡经济发展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二、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区域经济基础薄弱。七里乡经济发展缓慢,是衢州市贫困乡之一。近年来,七里乡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属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实力不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受到限制。
第二,旅游经济发展体系尚待完善。七里乡可利用的旅游资源虽然种类较多,但缺少有独特吸引力的重大旅游资源,且单项旅游资源没有明显的优势,空间分布相对分散,知名度不高,较难形成规模开发效应,需要后期加大营销力度。另外,社会对其产业地位的认识尚待加强,旅游层级管理体制有待建立,经济发展体系不够完善,专业人才亟需培养,资金筹措体制也需强化。
第三,山地条件艰苦。七里乡的山地条件比较差,虽然高山蔬菜基地种植情况良好,但是其艰苦的山地条件较大地限制了其它农作物的种植。
第四,农民的市场意识淡薄。随着七里乡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的市场意识有所提高。但受长期落后思想影响,部分农民的视野不够开阔,思想观念落后,文化素质也不高。
三、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
根据七里乡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和柯城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七里乡旅游发展总体布局确定为:
以大头-黄土岭生态休闲景区为中心,联合西北面的治岭石林-溶洞群-泥石流遗迹等景区,以及东南面的杨坞农家乐-红军烈士墓-杨花瀑布-小七里峡谷等景区,串联上门和均良两个文化村,以及上村-花岩高山蔬菜基地等景区,构成点-线-面组合的空间格局,带动全乡旅游发展,将七里乡逐步建成各旅游区主题突出、互补性强,能适应多层次客源需求,以休闲、度假、生态、观光、科普、文化、养生等为主要功能的旅游区,着力形成“一村一品”的生态旅游格局。
第一,大头村。七里乡大头村属乡政府所在地中心村,境内生态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有面积 40 亩的板栗群、百年榧树、国槐,1500 亩竹海军事观光地(炮台遗址),以及 6 座百年古宅等人文自然景观。大头村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建设成以生态休闲为特色的景区,或者依托大面积的板栗群和竹海发展种植经济。作为七里乡的中心村,还可以发展以基础设施配备完善、环境优美和“托管城市老人”为最大特色的农家乐。
第二,上村。上村是衢州市内外闻名的高山蔬菜特色村,有 600 余亩无公害高山蔬菜种植基地,蔬菜品种由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的 20 多个品种。为了弥补高山蔬菜季节之差,上村还引进了郁金香、荷花、梅花等各类花卉种植,丰富了农业观光点。上村可以把高山蔬菜种植与农家乐结合起来,建立高山蔬菜采摘游基地,配置观光景亭、休闲垂钓亭等,以配套农家乐生态休闲旅游业的发展。
第三,新店村。新店村周围竹林密布,夏天清风徐来,竹声哗哗,鸟叫蝉鸣,还有水杉群等自然景点,因此,新店村可以把休闲避暑作为自身的旅游特色。
第四,毛坞村。毛坞村海拔相对较高,气候条件独特,在农业产业发展上要走一条能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呈现规模的发展之路。在食用菌种植方面,争取先发展一批种植示范户,再以点带面,扩大生产,形成规模效应。另外,浙江省唯一的千亩香榧经济观赏林基地也已顺利落户七里乡毛坞村,将成为新的经济发展基点。
第五,双岭村。双岭村因地处比较偏远,进村道路狭窄,导致交通运输不方便。双岭村农民主要的经济收入来自于毛竹经营所得,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双岭村要重点以毛竹经营为特色,并尝试发展山核桃等经济作物,使山林经济作物多元化。
第六,五代荣村。五代荣村地处柯城区与常山县交界地段,有山林面积5600多亩,其中毛竹3000亩。五代荣村应该以毛竹加工产业为特色产业,以加工形式多样的特色竹制品来不断提升在毛竹加工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另外,五代荣村素有“长寿村”之称,可发展休闲养生的农家乐,配套开发各种精美竹制旅游商品。
第七,七里村。七里村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发展应该定位为森林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前,七里村引进蓝莓种植新品种,把蓝莓采摘项目和农家乐活动相搭配,体现特色。第八,黄土岭村。黄土岭村境内有山里人家、涧石听泉、香溪观瀑、飞来奇石、际头峡谷、狮头瀑布、蝶鸟飞涧等自然景观,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适合作为休闲游客接待旅游区。黄土岭已有 25 家农户从事农家乐经营,在龙潭瀑布上游建造了集娱乐、会务于一体的龙潭山庄。今后应不断推陈出新,开发蔬菜采摘、磨豆腐、打年糕等农事活动,不断提升“农家乐”的规模和品位。
第九,均良村。村庄环境优美、民风纯朴、文化内涵丰富,耕读文化深入人心,素有“博士村”之称。均良村发展农家乐,应着重体现出崭新的原生态耕读文化特色。
第十,治岭村。该村属喀斯特地貌,村内有溶洞群、山羊石林、太宗祠、千年樟树等独特的自然景观,土特产有板粟、地瓜干、玉米、柿子等,味美香甜,堪称一绝。治岭村以特殊的岩溶地貌发展旅游业,主要以遗迹科普教育观光为特色,以农产品作为特色开发旅游商品,结合农家乐,一起推进旅游业的发展。
第十一,上门村。该村是七里乡境内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村,村内有畲族 365 人,还保留着畲族民俗文化传统。村内有竹制品加工能手,有蓑衣洞等大量的瀑布和泉眼。因此,上门村的发展应以旅游业为特色产业,重点体现少数民族风情。
第十二,杨坞村。交通便利,气候宜人,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有三叠瀑布、杨花瀑布、红军墓、阳花尖等旅游景点,有竹工艺、高山菜、苦丁茶、果品干、红壳笋等农产品。杨坞村的特色重在体现森林生态休闲,种植高山蔬菜、苦丁茶、红壳笋等,并开发竹工艺品和果品干等旅游商品。杨坞村作为市级生态示范村,发展农家乐是重点,在农家乐的基础上开发“渔家乐”,开展水上休闲活动,如摸鱼,垂钓等,突出杨坞村的农家乐示范特色。
第十三,少伸村。少伸村在七里乡是一个很小的村,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但是该村的剪纸技术却很发达。因此,上伸村应重点发展传统手工业,创造出多种剪纸作品,开发旅游商品,助力乡村旅游业。
四、发展乡村旅游的保障措施
第一,强化政策扶持。适当减免“一村一品”产品的认证费,多为农户提供小额信用贷款。
第二,抓好典型示范。重点抓好杨坞村和黄土岭村的旅游示范,试点与重点相结合,稳步推进。
第三,加大宣传引导。营造全乡关心支持“一村一品”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四,做好可持续发展规划。做好七里乡生态环境的整治和规划,切实保障乡村环境的良好生态性,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第五,做好农家乐、高山蔬菜种植业、养殖业、安全卫生等的规范条例,使其经营有规可依。
第六,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五、结论
七里乡在浙江省内是经济比较落后的乡镇,虽然每个村的经济建设有自己的特色,但是“一村一品”的建设特色还不是很显着,很多村的发展都很盲从。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七里乡前期经济发展单一,主要依靠劳务输出和毛竹资源,随着宏观政策调整及省市各级领导的重视,七里乡很多宝贵的资源逐渐被挖掘,现在七里乡的经济发展开始趋于多元化。七里乡发展的主导产业是旅游业、农家乐、高山蔬菜经营、毛竹经营和劳务输出等,针对 15 个行政村的现实情况,制定相关对策和每个村发展路线,结合政府的扶持和投入,必将促进七里乡的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 江,向 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J].旅游学刊,1991,(01)。
[2] 刘黎明,曾 磊,郭文华 . 北京市近郊区乡村景观规划方法初探 [J]. 农业生态环境,2001,(03)。
[3] 黄大勇。乡村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与对策分析 [J]. 生态经济,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