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强调产业和城市的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有产无城抑或有城无产都将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从当前绝大多数的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来看,真正能够实现产城融合的区域十分有限,高度产业化成为集聚区重点关注的发展绩效指标,而区内的城市化则作为产业化的附属处于相对弱化地位,产业集聚区的宜居性、生态性甚至被严重忽视。对此,政府层面必须高度关注产业集聚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建立和完善产城融合发展指标体系引导集聚区健康发展。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为有关决策部门提供理论依据。
2、 指标系统的构建及范畴界定
本文从产业发展水平和城市化发展水平两个维度来构建指标体系作为评价集聚区产城融合度的准则层。在初步确定若干待筛选的指标层二级指标后,经过相关人员确认,最终确定 12 个二级指标(见表 1)。
上述指标定义如下 :
人均 GDP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核算期内(通常为一年)实现的生产总值与所属范围内的常住人口的比值,该指标越大,说明区域收入水平越高。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该指标越大,说明区域财政贡献越大。
单位 GDP 能耗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每生产一个单位的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该指标说明一个国家经济活动中对能源的利用程度,反映经济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通常,指标数值越低,说明能源利用效率越高。
广义工业化指数是指非农产业的产值比重和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的加权平均值,其公式为 :广义工业化指数=0.5× 非农产业的产值比重 +0.5× 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它是衡量产业结构优化的指标,该指标越大,说明产业结构越是高级化发展。
研发投入强度是指国家或地区研发投入总量与国内或地区生产总值之比,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投入水平的核心指标,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强度被认为是提高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指各学历层次受教育人口的加权平均受教育年份,公式为 :员工平均受教育程度=[6× 小学程度人数 +9× 初中程度人数 +12× 高中程度人数(含中专)+16× 大学程度人数(指大专以上)]÷ 正式员工总数,该指标越大,表明就业人口素质越高。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非盈利性、公益性的医疗卫生机构,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组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是反映社区配套设施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社区教育机构覆盖率是指产业集聚区域的各类教育机构(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机构)的覆盖比率,该指标也是反映社区配套设施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指城镇公共绿地面积的人均占有量,在具体计算时,公共绿地包括公共人工绿地、天然绿地以及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绿地,该指标是反映宜居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人均居住面积是指按居住人口计算的平均每人拥有的住宅面积,其公式为 :人均居住面积 = 城市总住房建筑面积 / 城市总的常住人口数,该指标也是反映宜居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人均拥有道路面积是指按集聚区人口计算的平均每人拥有的道路面积,其中道路面积指集聚区路面面积和与道路相通的广场、桥梁、隧道、人行道面积。该指标越大,说明集聚区公共基础设施水平越好。公交出行比例是以公共交通工具为主要出行工具的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该指标是反映区域公交便利性和居民出行习惯的重要指标,指标数值越高说明公共交通环境越好。
3、 评价模型
纵观所有评价模型,其关键性问题在于指标权重的确定,因此,根据赋权方法的侧重,评价模型大体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类。为克服不同赋权法所固有的缺陷,本文拟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相应的具体评价模型则分别选用主观赋权导向的层次分析法以及客观赋权导向的因子分析法。由于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将产业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置于同等重要地位,因而,准则层指标直接各自赋权重二分之一,模型实证的重点则是针对指标层的赋权。
3.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的基本步骤为:
(1)明确层次结构
本文的层次结构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2)确立判断矩阵
建立总系统 A 层次下 B1, B2, B3,…,Bn之间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bij的含义是针对 A 而言,元素 bi相对于 bj的重要程度 AHP 采用的是 1-9 标度法,标度含义为 :
若 CR=CI/RI < 0.10,则认为层次总排序的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其中RI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满意的一致性,其中RI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4)层次总排序
若标准层元素 B1, B2,…, Bn的权重值分别为 W1, W2,…,Wn,与 Bj对应的指标层元素 Cj1,Cj2,…,Cjm的权重值为 Cj1,Cj2,…,Cjm,(j=1, 2, 3,…, m),则 C 层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值为Wj*Cjk(j=1, 2, 3, …,n ;k=1, 2, …, m)。
(5)指标的规范化、同趋势化和归一化处理
指标的规范化就是消除指标间数量级差异和量纲。指标的同趋势化就是使所有指标转化为正向指标。指标的归一化则是用同一指标对应的所有数值之和去除该指标下的每一个规范化和同趋势化处理后的评价对象数值,从而将其转化为比重形式。
(6)产业集聚区的产城融合度排序
将 AHP 法所确定的指标层综合权重值分别乘以某产业集聚区所对应的归一化后各指标数值,其加权平均值结果即为该集聚区的 AHP 法权重值,也即产业集聚区的产城融合度。
3.2 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是对多指标体系依据其相关性大小进行有效降维的一种方法,该法因完全面向数据,故属于客观评价方法。其步骤为:
(1)对指标体系中的逆向指标进行正向化处理。
(2)对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3)计算 的相关系数矩阵(或协方差矩阵)R。
(4)确定 m 个公共因子,可根据特征值的大小确定,一般取大于 1 的特征值,也可用累计方差贡献率来确定,设
(5)求 m 个公共因子的载荷矩阵 A。
(6)计算各公共因子的得分 Fj。
(7)计算综合评价指标值 Y 并归一化处理。首先,用
计算综合评价指标值 Y。对 Fj后面的权重用其对应的特征值占总提取特征值的比重来设定。最后,对对应于各产业集聚区的 Y 采用归一化处理方式将其转化为权重形式。这样,我们便可以基于因子分析法根据不同产业集聚区的权重值大小来比较判断不同集聚区的产城融合度。
3.3 综合赋权
为综合前述两评价方法的优点,采用德尔菲法(DelphiMethod)对两类方法进行重要性赋权评价。按照课题所需要的知识范围,确定专家。专家人数的多少,可根据预测课题的大小和涉及面的宽窄而定,一般不超过 20 人。将所有专家的修改意见收集起来,汇总,再分发给各位专家,以便做第二次修改。逐轮收集意见并为专家反馈信息直到每一个专家不再改变自己的意见为止。在运用德尔菲法确定了 AHP 法以及因子分析法的相对重要性权重后(所有专家对两种评价方法的赋权值的算术平均值之和为 1),分别将前述的每个产业集聚区的 AHP 法权重值以及因子分析法权重值作加权平均处理和归一化处理,其结果即为该产业集聚区的综合赋权值或称产城融合度。
3.4 产业集聚区类型的四格象限分析
为进一步识别不同产业集聚区的产城融合发展平衡性以及强度,基于产业发展水平和城市化发展水平两个维度并采用四格象限法进行分析。如图 1 所示。
图 1 中,若产业集聚区的产城融合度位于 OT 线下方,则该集聚区属于以产促城型 ;若产业集聚区的产城融合度位于 OT 线上方,则该集聚区属于以城促产型。此外,对四格象限作如下定义 :幼稚型产业集聚区 :特点是产业化发展水平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均低于 50%,该类型集聚区尚处于发展的婴儿阶段,产业规模较小且产业质量较低,区域生活配套尚不完善。休闲型产业集聚区 :特点是产业化发展水平低于50% 但城市化发展水平高于 50%,该类型集聚区特别宜居,由于工业产业相对薄弱,故新型工业化进程受到很大制约。成熟型产业集聚区 :特点是双高区域,即产业化发展水平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均高于 50%,该类型集聚区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基本实现。生产型产业集聚区 :特点是产业化发展水平高于50% 但城市化发展水平低于 50%,该类型集聚区功能比较单一,尽管工业增加值水平较高,但生态和宜居功能被严重忽视。
从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来看,成熟型产业集聚区只需采取微调方式实现产城协同发展 ;休闲型和生产型产业集聚区则需要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关注其短板问题 ;而幼稚型产业集聚区可以考虑平衡发展和非平衡发展两种方式,前者是指对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给予均衡的大规模预算投资以推动集聚区直接发展为成熟型,后者是指在预算有限情况下先重点保障某一个发展目标,最终再实现平衡发展。
4、 实证研究
本文选取了河南省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巩义豫联产业集聚区、上街装备产业集聚区、新郑新港产业集聚区、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洛阳高新区、洛阳伊滨产业集聚区、洛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洛阳洛龙产业集聚区、伊川县产业集聚区、栾川县产业集聚区、许昌中原电气谷核心区、长葛市产业集聚区、鄢陵县产业集聚区、禹州市产业集聚区、襄城县产业集聚区、长垣县产业集聚区这 20 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产业集聚区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各集聚区分布于河南省郑州、洛阳、许昌和新乡四个城市,相关数据略(其中各指标目标值系经问卷调查确定的至 2020 年发展最优数值)。
4.1 AHP法赋权
结合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准则层各指标所属的二级指标构造判断矩阵,如表 2、表 3。经计算,各层次单排序权重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 4。易见,各层次单排序的权重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继续进行层次总排序,结果如表 5。
最后,对各指标原始数据值及最优目标值构成的数据进行规范化和同趋势化(以最优目标值为基准进行规范化且不必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利用表 5 的总排序权重计算各产业集聚区的 AHP 法产城融合度,可得表 6。
4.2 因子分析法赋权
利用前面规范化和同趋势化后的包含最优目标值的数据分别对产业化发展水平以及城市化发展水平下属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在 SPSS 软件中,得出碎石图、主成分提取表和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对产业化发展水平所属指标的因子分析结果见图2、表7和表8。
由碎石图及主成分提取表可确认按特征值原则应提取两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 65.89%。利用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component score coefficientmatrix)可得出各主成分表达式 :
以旋转后的累计方差贡献表中的各主成分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作为各主成分的权重构造主成分综合模型 :
同理,对城市化发展水平所属指标的因子分析各主成分表达式及主成分综合模型为 :
根据主成分综合模型即可计算出各产业集聚区的产城融合度,如表 9 所示。
4.3 综合产城融合度
为平衡 AHP 法与因子分析法各自的优缺点,随机选取10 位专家对两种方法重要性进行赋权,要求每位专家的各方法赋权值之和为 1。设德尔菲法的赋权结果如表 10。然后,利用表 10 中两种方法的加权平均权重对各产业集聚区的层次分析法产城融合度以及因子分析法产城融合度进行加权计算其综合产城融合度,结果如表 11。
4.4 产业集聚区的类型属性
在图 1 的四格象限中,标示 20 个产业集聚区的综合产业化发展水平以及综合城市化发展水平坐标,如图 3 所示。
5、 主要结论
由表 11 可见,从基于主客观赋权的综合产业化发展水平来看,优劣次序分别为长垣县产业集聚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洛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许昌中原电气谷核心区、洛阳高新区、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长葛市产业集聚区、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巩义豫联产业集聚区、洛阳洛龙产业集聚区、禹州市产业集聚区、栾川县产业集聚区、伊川县产业集聚区、上街装备产业集聚区、襄城县产业集聚区、鄢陵县产业集聚区、新郑新港产业集聚区、洛阳伊滨产业集聚区。其中,伊川县产业集聚区、上街装备产业集聚区、襄城县产业集聚区、鄢陵县产业集聚区、新郑新港产业集聚区、洛阳伊滨产业集聚区的综合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 0.5),其余产业集聚区则较高(> 0.5)。
从基于主客观赋权的综合城市化发展水平来看,其优劣次序分别是栾川县产业集聚区、上街装备产业集聚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新郑新港产业集聚区、鄢陵县产业集聚区、许昌中原电气谷核心区、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洛阳洛龙产业集聚区、伊川县产业集聚区、洛阳伊滨产业集聚区、长葛市产业集聚区、洛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巩义豫联产业集聚区、禹州市产业集聚区、洛阳高新区、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长垣县产业集聚区、襄城县产业集聚区、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其中,襄城县产业集聚区和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的综合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 0.5),其余产业集聚区则较高(> 0.5)。
从综合产城融合度来看,其优劣次序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栾川县产业集聚区、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许昌中原电气谷核心区、上街装备产业集聚区、洛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长垣县产业集聚区、长葛市产业集聚区、洛阳洛龙产业集聚区、洛阳高新区、巩义豫联产业集聚区、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禹州市产业集聚区、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伊川县产业集聚区、新郑新港产业集聚区、鄢陵县产业集聚区、洛阳伊滨产业集聚区、襄城县产业集聚区。其中,鄢陵县产业集聚区、洛阳伊滨产业集聚区、襄城县产业集聚区的综合产城融合度较低(< 0.5),其余产业集聚区则较高(> 0.5)。
在图 3 的四格象限中,标示 20 个产业集聚区的综合产业发展水平以及综合城市化发展水平坐标,于是可知 :位于 OT 线下方的以产促城型产业集聚区有 11 个,分别是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巩义豫联产业集聚区、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洛阳高新区、洛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洛阳洛龙产业集聚区、许昌中原电气谷核心区、长葛市产业集聚区、禹州市产业集聚区、长垣县产业集聚区 ;位于 OT 线上方的以城促产型集聚区有 9 个,分别是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上街装备产业集聚区、新郑新港产业集聚区、洛阳伊滨产业集聚区、伊川县产业集聚区、栾川县产业集聚区、鄢陵县产业集聚区、襄城县产业集聚区;起步型产业集聚区有 1 个,是襄城县产业集聚区 ;休闲型产业集聚区有 5 个,分别是上街装备产业集聚区、新郑新港产业集聚区、洛阳伊滨产业集聚区、伊川县产业集聚区、鄢陵县产业集聚区 ;生产型产业集聚区有 1 个,是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 ;成熟型产业集聚区有 13 个,分别是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巩义豫联产业集聚区、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洛阳高新区、洛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洛阳洛龙产业集聚区、栾川县产业集聚区、许昌中原电气谷核心区、长葛市产业集聚区、禹州市产业集聚区、长垣县产业集聚区。
本文为产业集聚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提供了一个可以量化测度的理论框架,而采用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则能够规避不同评价方法的内在缺陷,进而实现评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特别是本文创造性提出了产城融合发展的四格象限分析法,这对识别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类型和定位产业集聚区的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当然,产城融合模式的内涵还有待更深入的理论研究,产城融合指标体系仍需不断完善,这些都是亟待学术界和政府决策部门考量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高纲彪. “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研究[D]. 郑州:郑州大学,2011.
[2]张道刚. “产城融合”的新理念[J]. 决策,2011(1):1~3.
[3]王新涛. 产城融合理念下中原经济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J]. 企业活力,2011(8):26~29.
[4]王菲. 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研究[J]. 财会通讯,2012(21):89~91.
[5]Saaty T L.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M]. New York: McGraw-Hill, 1980.
[6]薛薇. 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