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绿色贸易对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19年的数据呈现差异化特点出发,且同一经济区内的各省市之间也存在不同,据此考虑不同省市不同经济区影响绿色发展的因素,采取差异化的措施缓解中国各省市绿色贸易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突破现有研究局限性的基础上,主要有以下三个创新或贡献:第一,将绿色全方面的经济发展创新和绿色市场经济纳入绿色经济发展的水平,以及创新能力的统一衡量框架;第二,本文在分析数据收集与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的科学测量方法以测量绿色环境的营造能力,并为测量绿色创新的影响力构建了测量框架;第三,本文根据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情况系统分析了其分布动态,空间趋同和区域差异。
关键词: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区域差异;动态分布演进;创新;
作者简介:吴连珺(2000-),女,汉族,新疆昌吉人,会计学专业。;
注重绿色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绿色经济是一种资源消耗率低、环境污染小、产品附加值高、生产强度大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抓住了新一轮国际产业转型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有利机遇,扩大了对外开放,使我国商品出口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当前,世界贸易正处于低速增长阶段,发展绿色贸易显得尤为重要。发展绿色贸易不仅要注重大自然可持续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可持续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而且要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利益统一,保护社会可持续环境。本文在突破现有研究局限性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绿色全方面的经济发展创新能力、绿色全方面的经济发展创新营造力,以及绿色市场经济创新支撑力多方面构成的绿色市场经济创新指标评价体系。
1 绿色经济发展的现状
绿色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基础上达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为适应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要求,绿色经济涵盖了生产、分配、消费等广泛领域的经济活动,包括可持续环境保护和建设活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属于绿色经济范畴。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时期:1979—1991年的绿色经济孕育期;1992—2003年的绿色经济发展初期;2004—2012年的绿色经济加速发展期;2013年以后的绿色经济深化期。近几十年来,绿色经济增长已成为大多数国家关注的问题。这就需要从高污染的经济活动过渡到对环境影响较低的技术和消费的绿色经济活动。为了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全面应对环境污染,技术变革必不可少。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在提高经济环境和资源生产率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通过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经济绿色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特别是在试点智慧城市。中国引入绿色经济的举措,作为解决资源效率低下和资源生产率不足等问题的一种方法,引起了广泛关注。
2 主要发现与数据分析
基于2006—2019年的面板数据,首先,本文以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焦点决策单元(DMU),根据新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测算了中国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和绿色经济创新能力,并利用时间序列分析了其动态演化。其次,利用环境DEA技术对中国区域层面的GEE进行分析,然后,基于面板数据,采用窗口分析法分析中国区域GEE的区域差异。最后,结合Super-PEBM模型和窗口分析,得出中国区域GEE在不同时间窗口的发展趋势。此外,在面板空间计量模型的基础上综合了Kernel密度估计法和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分析了绿色市场经济创新指标的动态空间分布特征、区域差异性、分布动态演进趋势、演化格局、条件β收敛趋势,研究结果如下。
2.1 我国整体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表现为不断上升趋势,东部沿海地区较为突出
中国目前的绿色经济发展的领先者主要是因为技术较为先进,而且起步较早。总体来讲,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是整个世界的楷模和其他国家学习的对象。从最近几年的数据来看,绿色经济发展的总额已经超万亿美元,增长态势也较为明显。在娱乐行业方面,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营业销售额高达60%以上,游戏的销售额更是占据了50%,其他视频、图书购买都占据了绝大部分。由此可见,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都是世界绿色经济发展的领先者。具体分析各地区可知,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及中国其他沿海城市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遥遥领先。这些地区大力投入绿色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重视绿色技术创新和相关知识产权,在推动绿色创新指数提升的同时也大幅提高了绿色经济发展能力。
2.2 基于核密度图的分布动态演进显示
绿色经济的发展,不只是其自身的技术进步,更多的是因为机遇,它很好地把握了当年的良好机遇,而且又构建了促进社会贸易的制度。互联网为绿色经济发展打造了一个优质平台,大数据时代,网络跟云计算新经济的活动都是绿色经济发展在中国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理论支撑,包括数字产品和服务的内涵,以及苹果手机销售全国各地等。改变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不断丰富绿色经济发展的内涵,拓宽了绿色经济发展在中国的含义。中国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保障体系为绿色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国政府在绿色经济发展基础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他们通过提升宽带的速度以及优化互联网的接入,通过强化政策法规的保障作用,将绿色经济发展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率先开展了绿色经济发展的专题以及研究所。总体来讲,绿色经济发展合作运营,共同推动了中国绿色经济发展与企业的发展,引进了政府政策与企业政策,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创新的模式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同时,除了东部地区高速发展外,中西部地区近年来也开始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
2.3 空间差异及分解
通过对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区域划分进行研究可知,区域内部绿色创新差异均呈下降趋势、存在趋同特征;此外,八大综合经济区区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与非沿海地区相比,沿海地区与非沿海地区之间差距更大,但区域之间差距下降速度相对偏低。分解贡献率可知,除了2008年之外,组间差距贡献要大幅领先组内差距,且历年贡献率分别维持在55%和10%左右;超变密度贡献率位于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贡献率之间,维持在30%~40%。
2.4 绿色创新及因素分析
对绿色创新的绝对收敛、空间条件β收敛检验及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全国以及东中西地区均存在绝对收敛趋势,而且收敛速度存在西部>中部>全国>东部的空间分布特征。分阶段来看,十八大前后样本均存在绝对收敛特征,且十八大之后绝对收敛速度有所降低。绿色经济的发展也不是一开始就如此成功,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与威胁。绿色经济发展本土措施拓宽了贸易开发的市场,尤其是分歧的数据隐私保护方面,很多人持有不同的意见,各国均采用的分歧的方法进行数据隐私的保护也受到了巨大阻碍,各国对于消费者的信息收集、披露风险保护,监管体制的差异也比较大,这种差异给绿色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需要革新。由于规模小,他们不再注重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只在乎企业的效益及速度,因为速度越快赚钱越多。如果过于在意对客户的服务质量,那么因为技术的不足,他们不得不降低收发快递的速度,这就会造成企业的效益降低。对于发展来讲,总体是不理想的;但不注重服务水平,整个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客户满意度太低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很多小规模企业,他们办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他们不会往长远的角度去想,所以企业维持几年或者十几年就宣布破产的结局是很多人的想法,赚钱了就退场。总体来讲,当时遇到的挑战与威胁很大,但中国可以做到克服种种阻挠,取得成绩,其中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为实现自主创新政策,根据知识产权进行其他的处理。在这个过程中,绿色经济发展下所生产的产品既可以为人们提供便利,也可以为人们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通过线上渠道实现了世界一流的贸易服务。分析各影响因素后得知,相较于经济发展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对外开放力度、财政支持力度、金融实力等因素,技术市场建设与推动、环境和市场监管、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力更大。此外,影响因素的含义和符号在东、中、西部地区各不相同。
3 对策与建议
3.1 树立科学的绿色创新认知以及对其现实指导意义的推广
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完善绿色发展经济体系的综合目标,以及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要求,绿色创新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力量。各个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着重关注其绿色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在不断提高绿色技术能力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构建绿色创新体系。我们不仅要注重提高与生俱来的创新能力和技巧,还要实现跨区域绿色技术交流,绿色技术合作研发,营造良好的绿色创新发展氛围。缩小东部地区之间绿色创新的差距,缩小中西部地区和八个综合经济区的差距,从而实现绿色创新共同发展。
3.2 发挥绿色创新表现优异城市的领头羊作用,带动周边城市的绿色创新营造力的提升
绿色创新具有非常强的突出核心和两极分化现象。调查发现,行政级别较高或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其绿色创新能力和集中度都远超周围其他城市。因此,各地区政府要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推动绿色创新能力高的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合作,从而推动整体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协同发展,使得绿色创新资源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区域得到更好的分布配置,通过促进区域间联动及融合不同的设计研发,开发不同的区域转化及转让,在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建立连带作用,加大公司之间绿色经济发展的研发力度。
3.3 建立健全绿色技术市场交易体系
绿色经济发展虽然已大力发展了数据产品,但目前由于网络技术对产业的不断渗透,很多产品得不到发展,总体上我国绿色经济发展不发达。国家的高校教育应注重培养高端绿色经济发展人才,让绿色经济发展人才跟进时代的需求。
3.4 营造良好的绿色创新法律与政策环境,保护知识产权,提高执行力度
总体来讲,绿色经济发展的客观性较强,主要因为资源能耗低,带动的次数较多,就业机会也较多。但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竞争力太弱,没有办法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核心技术、关键设备不能很好地使用。绿色经济发展制度相对落后,虽然最近几年也出台了很多新的政策,效果也不错,但因为没有能够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人才缺失严重,一般情况下出国留学的学生不愿回国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后果。所以人才政策的配套支持政策体系尚不完善,支持力度也不足。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关于绿色创新测度指标的甄别、选取日趋合理,方法越来越科学、规范,数据来源也日趋清晰、透明、稳定、可靠,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有研究大都采用单一指标,这些单一指标虽然在衡量绿色创新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但存在诸多片面和局限性;绿色经济发展必须加大力度加快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推进相关国际的规则,构建绿色经济发展大国及国家绿色经济发展的国际竞争格局,为多方面、多角度、多区域推进绿色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姚登宝,张玉玲.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动态分布演进[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9-18.
[2] 段茜茜,张烨.基于熵值法的中国省际绿色发展综合评价与分析[J].科技和产业,2021(12):254-260.
[3] 李华,董艳玲.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差异探源:基于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考察[J].财经研究,2021(8):4-18.
[4] 刘传明,尹秀,王林杉.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J].中国科技论坛,2020(3):97-109.
[5] 熊德斌,张萌.中国经济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协调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J].经济论坛,2019(12):29-38.
[6] 孔群喜,彭丹,王晓颖.开放型经济下中国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人力资本吸收能力的解释[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9(4):113-132.
[7] 王晴晴.基于超效率模型我国绿色经济效率的测算结果[J].市场周刊,2019(7):37-39.
[8] 胡蓓蓓,董现垒,许英明.中国绿色贸易发展区域差异及空间不平衡性研究[J].东岳论丛,2019(2):85-9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