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12 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莫言作品的各个译本特别是法译本和英译本的翻译问题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从 1990 年出版的法译本《红高粱家族》开始,至今已经有 15 部小说在法国出版。[1]
莫言是在法国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当代文学家之一。2004 年,莫言获得“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更是印证了这一点。《丰乳肥臀》法译本的主要译者 No?l Dutrait 是法国着名的汉学家、翻译家,曾任法国普罗旺斯大学商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曾将中国新时期作家阿成的“三王”、苏童的《米》、莫言的《酒国》、高行健的《灵山》等翻译成法文。因翻译成就突出,2001 年被授予“法兰西骑士勋章”.法语作为被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中国文学作品的法译同英译的问题一样,一向被翻译界看重,也直接影响到汉语文学的传播。
一 《丰乳肥臀》的本土特色
莫言作品在海外取得的成功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两点: 世界共性及本土特色。
首先,莫言作品的世界共性接近外国读者的经验,使其对文本更加容易感受和接受。对此,莫言曾说: “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的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我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立足于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和种族的、族群的局限。”
其次,丰富的中国文化色彩使莫言的作品散发着丰富的本土气质和迷人的异域风情,吸引着外国读者。林少华就认为莫言作品里如红高粱、高密等中国符号,使其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中国色彩,这也是瑞典文学院最终选择莫言的一个原因。
《丰乳肥臀》可以说是莫言最好的作品之一。这部长篇小说横跨 50 多年的历史时间,反映了小人物在历史洪流中命运的起伏。莫言的作品立足本土,在他的高密东北乡中,那里的男女老少上演的故事极富本土特色与中国文化魅力。
二 法译本《丰乳肥臀》中俗语的传递
俗语指约定俗成,广泛流行,且形象精练的语句。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连。莫言笔下的传奇故事中包含着大量的俗语,在使作品生动、形象的同时,这些由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积淀而来的俗语也给译者和法语世界的目标语读者带来了语言文化的障碍。但是作品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转换的过程并不是一次机械消极的活动。释意学派翻译理论明确指出,正确的理解要借助于语言外知识,或认知知识,才可能辨析文章中字词的实际含义,而不同于通常的理解和表达的翻译程序。释意学派翻译理论认为意义对等建立于篇章间,词语对应建立于语言间,即字词、意义段、固定的语法或表达形式间。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勒代雷提出了“意义单位”的概念,并且认为意义单位由意识状态变为潜在知识时脱离了语言,是“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能动活动。这一观点的提出,从理论上给我们以传递俗语意义的可能性。但是这种转换是有限度的,在不同文化土壤的建构过程中信息不可避免地丢失。本文将以《丰乳肥臀》法译本为例,具体说明译者对于源语言文本中俗语的翻译策略,并比较其传递的过程以及结果的得与失。
1. 释义法
释义法抓住了释意派理论中翻译的基本要素,即“意义”,虽然不能面面俱到地体现句子所含的要素,但是可以通过解释性翻译向目的语读者表达原文欲展现的世界。
例 1: “樊三啊,难道你能见死不救? 真真是’毒不过黄蜂针,狠不过郎中心‘,常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4]
译文: 《……Vraiment,si rien n'est plus venimenx que ledard de la guêpe,rien n 'est plus cruel que le c?ur dumédecin! Mais comme dit le proverbe: ”Avec de l'argent onpeut faire pousser la meule à un fant?me. “…》
此句中译者以意义为基础,抓住了俗语的中心要素,对其进行了解释性翻译。特别是 rien n'est plus venimenx quele dard de la guêpe,rien n'est plus cruel que le c?ur dumédecin,不仅做到了意义的忠实,还做到了结构的忠实,这在语言的转换中是比较困难的,可以看出译者对于汉语的精确理解和对法语的巧妙应用。
例 2: 母亲说: ”夹住尾巴吧,贤婿,人欢没好事,狗欢抢屎吃! “[4]
译文: - Gardez la queue basse,mon vertueux gendre,dit ma mère. ”L'homme se réjouit pour un rien,le chien seréjouit quand il a volé de la merde pour la manger !
这句话在此处是用来劝谏他人当遇到高兴的事情不能得意忘形,要低调行事,暗含着事物发展到极端,会向相反方向转化的哲理。se réjouit pour un rien 可以指白白高兴一场,虽然指出了“无好事”的结果,但是句中暗含的“转化”没有体现出来。
例 3: 鸟儿韩说: “邓大哥,到了这步田地,讲不得二十四孝了。……”
译文: 《Grand frère Deng,dit Han l'Oiseau,arrivés à cestade,on ne peut plus expliquer les vingt - quatre modèles dela piété filiale. 》
二十四孝是汉语语境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惯用语。译者将其进行解释性翻译,指出二十四孝是指二十四个孝顺父母长辈的故事。
2. 替代法
替代法倾向于目的语读者,不拘泥于原文的文化历史背景,使用目的语中与源语言文化负载相当并可以替代的词汇。译者既基于原文的基本意义,又考虑目的语读者已经具备的认知知识去构建译文。
例 4: “轻车熟路,自己慢慢生吧,”……[4]
译文: 《C'est la routine pour toi,accouche tranquille-ment,débrouille - toi toute seule,…》
轻车熟路,原意是赶着装载很轻的车子走熟悉的路。
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译文中将其异化为 C'est la rou-tine,就是按照常规办事的意思。虽然没有轻车熟路生动形象,但是其中的基本意义已经传达到法语当中。
例 5: 茂腔一唱,乱了三纲五常; 茂腔一听,忘了亲爹亲娘。
译文: dès qu'on le chante,les trois relations cardinales etles cinq vertus fondamentales sont perturbées ; dès qu'on l'entend,on oublie père et mère.
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名教观念,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而法语中 les quatres vertus cardinales 表示天主教教义中的四大德行即正义、节欲、谨慎、勇气。所以此处用 les trois relations cardinales et les cinq vertus fondamen-tales 来翻译三纲五常是非常巧妙的,目的语读者虽然不能理解其具体内容,但是可以通过 vertu 和 cardinale 明白其伦理道德的基础地位。
例 6: 父子俩都没有力气,……漫不经心,偷工减料。
译文: Le père et le fils étaient aussi dénués de force l'unque l'autre,…ils se fichaient de tout et b?claient leur travail.
漫: 随便,不受约束; 经心: 在意、留心。漫不经心指说话办事不放在心上。译文中 se ficher 在法语中是指盯着某处看的意思。译者用 se ficher de tout 指上官父子在按摩即将分娩的驴的肚子的时候不专心,四处乱看。偷工减料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削减工料。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敷衍。而 b?cler 在法语中也是属于俗语的范畴,可指仓促而草率的完成某事。译者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上官父子对于上官吕氏交代的工作不认真完成的场景,在传递过程中,意义的要素并没有丢失,目的语读者也可以很清楚地再现这一场景。
3. 简化法
简化法是指以目的语读者的认知知识为基础,在不影响句子的整体意义的前提下,传递句子意义的主要部分,省略掉蕴含大量源语言文化知识的部分。
例 7: 司马库说: ”这是你初出茅庐第一功! 上爬犁。……“[4]
译文: 《Technicien Jiang,voilàton tout premier succès!
Remontez sur les tra?neaux,…》
此句话出自罗贯中所着的《三国演义》第 39 回: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初出茅庐“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如果读者没有对于中国古代三国时期的相关背景知识,是很难理解初出茅庐的含义的。译文中省略了初出茅庐,只对第一功做出了 tout premier succès 的翻译。
综上所述,俗语的意义虽然立足于本土文化,但是由于人类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基本相同,译者通过剥离源语言的物质外壳,尽可能地在传递俗语的意义。但是从以上例证我们可以看出意义的传递是有限度的,其主要受两个因素的限制。一方面,传递的过程当中由于经过了译者的理解和语言的再生过程,以及目的语读者文化背景及认知心理的限制,有一些俗语意义特别是其中的文化因素不可能完全传递到目的语当中,目的语读者也不可能和源语言读者有完全一致的体会。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但是”译者在打破语言障碍,以另一种语言建构原作特质时,所真正要指向的是原作意欲表现的世界,这个世界即作品的源,同源的指向才是译作与原作本质上的关系,这种同源性确保了译作与原作不可分割的整体性。“[6]
另一方面,翻译的目的即为接受。翻译的接受除了受语言问题的影响,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接受心态等都是译者必须考虑的要素。
歌德为此总结了翻译的三种阶段。第一步,是以让读者了解外部世界为目的,让外国作品披上本国色彩,使之亲切易于接受。第二步,译者更加注意传递源文本思想、观念、精神层面的内容。第三步,追求译作真正地取代原作。现今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译介尚处于发展阶段,其成熟度及读者的接受度远不及外国文学作品特别是西方文学作品在中国的译介。译者在翻译俗语的过程当中,从目的语读者及译作生命力的角度出发,对原作俗语进行少量的改写、删减与异化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在意义传递的过程中,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中,原作的意义在具有不同文化的土壤中建构起来,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述它,由不同的读者去解读它,由另一种文化来丰富它,这种新的空间正是由译作来打开的。正如本雅明所说,译作标志着作品生命的延续,原作在此中得到更新与再生,赋予原作以新的价值。这对于开展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无疑又是积极的。所以从这一角度讲,译者对于俗语所采取的翻译策略是合适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主流文学一直是文学界、译者以及广大读者的美好愿景。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当代文学译出的发展还需要时间及努力。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脚步正在加快。中国几千年积淀的语言、文化与传统一定会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并接受。更加原汁原味、更能体现原作的形与神、更忠实的译作也是广大译者不断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江凯: 本土性、民族性的世界写作---莫言的海外传播与接受[J]. 当代作家评论,2011( 4) :20.
[2]张英。 说吧,莫言[J]. 南方周末,2012:12.
[3]沈佳音,胡雅君。 莫言凭什么战胜村上春树? [J].看天下,2012:28.
[4]莫言。 丰乳肥臀[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43,207,373,5,105,11,94.
[5]Mo Yan,Beaux seins,belles fesses [M]. Traduit duchinois par No? l et Liliane Dutrait,Paris: Seuil,2004? : 68,321,572,15,,162,24,141.
[6]许方,许钧。 翻译与创作---许钧教授谈莫言获奖及其作品的翻译[J]. 小说译介与传播研究,2013(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