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法语论文

陕西景区旅游文本法语翻译的特点、功能及原则

来源:传播力研究 作者:杨曼
发布于:2021-03-01 共2879字

  摘    要: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文本的翻译成为每个城市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之一。旅游文本本身包罗万象,其翻译必须要准确恰当、生动活泼、具有吸引力,需遵循适宜原则和对等原则,以便传播陕西文化给广大法语国家及地区的人士,刺激陕西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关键词: 旅游文本; 翻译; 法语;

  陕西是中华名民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安,作为陕西的省会城市,着名的13朝古都,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1年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近年来,陕西争取建立国家文化中心,并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历史传承,打造西部的金融中心,同时努力提升陕西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为陕西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中法两国有着很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从戴高乐将军时期到现在的马克龙政府,历届法国总统访华,西安都是他们的打卡圣地。2018年初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的首站便是陕西西安,马克龙一行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等几处着名景点,最后,马克龙总统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发表演讲。凡此种种,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法国乃至于法语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对陕西、西安的热情和向往,同样也给予了西安十分有影响力的传播力量。对陕西、西安较为直接的对外传播就是文化传播,而旅游文化和旅游文本的翻译和传播则更为吸睛。随着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境内外旅游已经逐步成为热点。根据相关数据调查和预测显示,2020年中国将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国家,这其中不乏法语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来到陕西和西安。中国旅游业的良好发展态势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中国的地方经济和全球旅游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2014年,根据法语国家国际组织的统计,全世界有2.74亿人讲法语,这个数字每年都在激增,这同样会给中国的旅游、陕西的旅游带来极大的促进。因此,旅游文本的法语翻译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陕西景区旅游文本法语翻译的特点、功能及原则
 

  一、旅游文本的特点

  旅游涉及到的学科众多,包含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甚至于文化娱乐和吃穿用住。旅游文本包含了所有与旅游相关的语言文字资料,例如宣传广告、景点介绍、告示牌、传说典故、景区解说、民俗风情画册等,属于应用型文本的范畴。旅游文本的体裁也同样是丰富的,有说明、描写、记叙等。旅游文本往往内涵极为丰富,并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较强的文学性。旅游文本的语言要合乎规范,让外国游客在读懂、看懂的同时从中获得相关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风俗等方面的知识。基于此,旅游文本的翻译语言必须要准确恰当、生动活泼、具有吸引力,能够做到雅俗共赏,以便于使得不同层次的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所传递的语言和文化信息。

  二、旅游文本的功能

  旅游文本的功能一般来说有两个,即传递信息和诱导行动。通过媒体对旅游资料进行宣传和传播,以刺激旅游者进行消费活动,推广旅游产品本身及其蕴含的文化渊源和形象内涵,从而促使大众的进行旅游活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旅游文本的翻译实践中,我们译者不能过分突出和强调旅游的诱导功能,不能认为旅游文本翻译的目的就是吸引游客甚至过分强调经济利益,从而对旅游本文进行过度地增加、减少、删除等翻译行为来满足经济需求,从而丧失了翻译的伦理道德。旅游翻译的目的不仅仅是诱导消费,它同时肩负着传播异域文化信息的功能,因此翻译工作者要时刻警醒。

  三、旅游文本的翻译原则

  与其他类型的翻译文本不同,旅游文本有其自身的特征。在旅游资料的翻译实践中,我们不太强调译文必须与原文完全对应,因其目的是用生动的描述来吸引游客参观和观光,因此译者在翻译中的自由度相对大些。此外,译者对旅游文本翻译的同时要注意处理好原文与读者的关系,应尽量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来处理译文,从而达到翻译的目的,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放弃部分原文来保持译文的可理解性和完整性。最后,注意处理中法之间的文化差异,中文的旅游文本比较注重句子的优美和工整,但优美的句子未必会给法国旅游带来好的感受和体验,还会给法国游客带来理解的困难,会使我们的翻译工作适得其反,所以在旅游文本的翻译中我们更加注重实用性。一般而言,旅游文本的翻译原则有以下两个。

  (一)适宜原则

  目的论的创始者是汉斯·弗米尔,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具有目的性和期待达成某种效果的行为,当然,翻译活动必须建立在以原文为基础之上,翻译活动必须遵循目的法则。根据翻译目的论原则,“适宜性”原则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处理译文的重要参考指征,是指译文必须具备在译语环境中实现翻译的预期功能,即旅游文本的信息通过传递以此来刺激游客的某种消费心理。因此,在对旅游文本进行翻译的实践中,要通过传递旅游信息吸引法国及法语地区和国家的游客从而达到传播陕西文化的目的。例如,对临潼华清池的一段介绍:“华清池位于临潼县城南骊山西北麓,是陕西有名的温泉之一。相传,有一天秦始皇在骊山触怒神女,被唾一脸,后即发脓疮。始皇求恕,神女用温泉水给他疗愈,此泉因而得名神女汤。”在这段文字的法语翻译中,对“秦始皇”的翻译,我们按照音译法做了处理,但由于中法文化的差异,我们会再增加一个简单的解释le premier empreur des Qin(秦朝的第一个皇帝),这对外国游客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解释,对于他们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再如,对西安碑林的一段介绍中提到“真草隶篆,琳琅满目”,“琳琅满目”承载着深厚的文化色彩,我们不可能用法语更好地传递出该词的内涵,因此我们用différent意为“各不相同的”来表达字体的繁多。

  (二)对等原则

  功能对等原则是美国语言学派的尤金·奈达提出的,主要是指源语和译语这两种语言并不一定要做到完整的对应,只要能够传递相同的意思、具有同等的功能即可。该原则指导下的翻译的标准是“接受者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和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存在的关系相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旅游文本中也存在大量当地文化的积淀,因此在旅游文本的翻译过程中利用对等原则使交际达到最优化。

  例如,对西安碑林的介绍中有说到:“碑林位于西安市三学街,原文庙所在地。北宋元佑二年(1087)为保存唐开成年间(836—840)镌刻的《十三经》碑而建立,之后历代都有增添,规模逐渐扩大,清初始称‘碑林’。”这段文字的法语介绍版本叙述清楚,很好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完全对等地对原文进行了翻译。

  四、结语

  随着近年来中法经济交流的进一步增多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陕西景点的汉语旅游文本的法语翻译成为了我们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译文的质量则直接会影响着跨文化交流的成果。因此,在翻译旅游文本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注意翻译的原则,提高译文质量,促进陕西经济、传播陕西文化、讲好陕西故事,使陕西的可以更加平稳地走出去。但是目前,很多国内的景区包括陕西的景区都几乎普遍缺失法语语言文本的翻译介绍,笔者在此也呼吁从事法语学习和研究的同仁们积极行动起来,致力于陕西旅游的法语外宣和翻译,以便于更好地促进陕西旅游的发展和繁荣。讲好陕西故事至关重要,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8:115.
  [2]高飞雁,王莲凤.旅游文本翻译策略与实例解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6).
  [3]林芳.旅游文本翻译的原则和技巧[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5).
  [4] 陈淑仁,曹景洲.法语导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亚欧语言文化学院法语系
原文出处:杨曼.旅游文本的法语翻译——以陕西景区为例[J].传播力研究,2020,4(18):28+7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