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缺血约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 20%,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明确后循环缺血的致病因素,对于后循环缺血病变的诊断、治疗和二级预防有重要意义。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研究技术的发展, 人们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因。本研究通过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后循环动脉病变特点及后循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2 年 1 月~2013 年 7 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45 例。 后循环脑梗死患者 87 例,其中男 56 例,女 31例,年龄 34~88 岁,平均(63.5±10.6)岁。 后循环无脑梗死患者 158 例,包括前循环脑梗死及前后循环皆无脑梗死患者,其中男 100 例,女 58 例,年龄 31~82 岁,平均(65.8±12.1)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行头颈部螺旋 CT 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及头颅磁共振检查。 后循环脑梗死纳入标准:后循环脑梗死为新发,经头颅磁共振明确诊断;排除标准:排除双侧大脑后动脉主要来源于交通动脉,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如心源性脑栓塞、动脉炎、烟雾病等。
1.2 检查方法
采用 Philips Brilliance iCT 256 层进行 CT 扫描。
扫描范围自主动脉弓至颅顶。扫描参数:管电压 120 kV,管电流 120 mA,FOV 180 mm,层间距 0.5 mm,层厚1 mm,对比剂为非离子型碘海醇(370 mgI/mL),定量注射 60~80 mL,速率 4~5 mL,经肘前静脉团注。 通过智能触发功能来确定延迟扫描时间点,触发点设置为主动脉弓降部,触发阈值为 200 Hu. 磁共振检查采用GE Signa 1.5T 磁共振扫描仪。 扫描序列为常规序列及弥散成像序列。
1.3 图像后处理及分析
原始图像传入 Portal 工作站, 分别对主动脉弓、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分支进行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和曲面重建(curved multilane reformationg,CPR)等重建方法统计并分析后循环动脉血管狭窄的数目、狭窄程度及与脑梗死关系。 本组椎基底动脉系分段:椎动脉颅外段、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及大脑后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的测量方法:参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试验(NASCEF)法计算血管狭窄率,狭窄率=(狭窄远端正常血管直径-最小残腔直径)/狭窄远端正常血管直径×100%. 狭窄程度分级:无狭窄;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50%~<70%);重度狭窄(70%~<100%);闭塞狭窄(100%)。 椎动脉发育不良标准[1-2]:一侧椎动脉管径小于对侧 50%以上,或管径<2.5 mm.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 以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后循环动脉病变分布及狭窄程度
在后循环脑梗死 87 例患者中,71 例血管存在硬化狭窄,占 81.61%(71/87),16 例患者血管未见病变。
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共有狭窄动脉 175 支,椎动脉狭窄及闭塞为 101 支,其中椎动脉起始段及颅内段狭窄动脉(图 1a)83 支,占 82.18%,;基底动脉狭窄及闭塞为38 支(图 1b);大脑后动脉狭窄及闭塞(图 1c)为 36支;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大脑后动脉各段狭窄程度构成比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6.50,P < 0.01)。 见表 1.后循环无脑梗死患者中轻、中、重度狭窄及闭塞的动脉分别为 111、31、8 支, 后循环脑梗死与后循环无脑梗死的动脉狭窄程度构成比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 44.23,P < 0.01)。 见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