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倡“以人为本”,突破传统的课堂中教师的“一言堂”,让每一名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来,实现教学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真正实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帮助学生习得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一生也将是受用不尽的财富。
一、互动教学的含义及必要性
初中生物是一门互动性较强的学科,所谓互动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配合,协调努力,使教学得以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展开,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教学是指教的人以一定课程内容为中介,指导学的人进行的教和学相统一的活动,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因此,教学中的互动也是十分必要的,无论缺少了哪一方,教学都无法顺利地展开,互动教学也是如今最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互动教学的实践及重要性
1.有利于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初中生物是初中阶段新开设的一门科目,学生第一次接触,难免有抵触心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因为讨厌一个老师而产生厌学的现象同样存在,成为教育的悲哀。为了让学生尽快地在生物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走下讲台,放低姿态,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学生对老师放下戒备之心,才能大胆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是实施互动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善了师生关系,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教师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采取分层教学,对于兴趣浓厚的学生,鼓励他们拓展探究,发挥潜能;而对于性格内敛的学生来说,则更应给予足够的关心、眼神交流、言语鼓励,包括适当的奖励机制等等。
2.有利于树立学生主体的地位。初中生处于13岁~16岁的青春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和强烈的求知欲,课堂就是这样一个让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然而,很多教师为了赶进度,往往将生物课堂变成自己一个人的课堂,容易忽略学生的感受,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丝毫没有参与感、存在感,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生物学科是一门实践性、互动性极强的学科,教师不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讨论法、分组法、情境教学法等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讲授《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显微镜的构造,我将学生带进实验室,亲自指导,学生们体现出了很浓厚的兴趣,纷纷跃跃欲试,比起之前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老师操作的教学要吸引人得多。
3.有利于促进班级团结。互动教学不仅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良好的互动教学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更能在潜移默化之中促进学生的情商教育,维护班级团结。比如,在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时,往往存在着学生的回答与正确答案完全契合、相似、不够全面以及完全错误四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急于评价,一刀切,而是善于引导,再做评价。在学生的回答完全正确时,教师可继续追问其思路,追根溯源,拓宽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的回答与标准答案相似时,则采用学生的答案,让学生享受到小小的成就感和成功后的喜悦;在学生的回答不全面时,教师则需继续追问并且引导;在学生的回答完全错误时,教师可稍微停顿继续追问,再找另一名学生,并采取学生间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4.有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学活动也是师生双边活动,需要师生双方密切配合,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教师要意识到教学目标并不仅仅局限于升学考试,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引导学生意识到学习生物学科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兴趣倾向和主观意愿,以免造成揠苗助长,只有师生双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共同发展和进步。
总而言之,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实现互动教学,不仅需要教师紧跟新课改的步伐,深入领会其精髓,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还需要学生的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初中生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从而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三贵,构建互动课堂,给予学生舞台-浅谈初中生物互动教学[J], 新课程学习。 2013(4)。
[2]冉瑞柏,略谈互动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实施[J], 魅力中国。 20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