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渗透生命质量,以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最后提出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帮助,仅供参考。
关键词: 生命教育; 初中生物教学; 新课改;
在初中阶段生物学科是学生的必修课。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深入,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生物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生物学科是学生认识生物和了解生物生存规律的主要途径,并且开展生物教学,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珍惜生命,这是所有初中阶段学生都需要认识到的思想。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必须要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使学生可以根据生物知识,对生命的形成以及发展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使学生可以真正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进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信大家都知道,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在该阶段,初中生往往会出现一些特异性行为,甚至由于某件事心理承受不住打击而选择自杀或者对其他的人造成伤害。整体来讲,造成该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学生身心发展缺乏协调性。初中阶段学生处在重要的青春期,他们的生理随着身体的不断发育而越来越成熟,但是其心理仍旧处在萌芽的阶段,他们对自己周围所有的新鲜事物都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教育而不利于促进他们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其二,不良的社会风气造成的不利影响。由于初中阶段学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导致他们拜金主义以及经验缺乏等现象的存在,这样容易阻碍他们身心成长。此外,造成学生出现特异性行为的原因,也包括学生自身缺乏丰富的生命知识和教师教学素质较低等等。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渗透生命教育。
就现阶段的情况来讲,传统教学模式中忽视生命存在的情况在新课改中很有可能发生改变。生命教育是结合生命的特点,严格遵循生命发展的基本原则,将学生自身的潜力作为前提条件,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生命质量得以充分的提高。生命教育不仅帮助学生学会尊重,热爱生命,还为学生增加生命的重量以及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指引。注重生命的全面发展,让他们可以成为拥有健全人格的人,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对于生命教育而言,其不仅关注人的心灵境界,而且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因此,为了与新课改的要求相适应,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渗透生命教育。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初中生物教学的开展,必须要结合学生的直接经验进行,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才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简而言之,初中生物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促进学生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使学生对生命发展有更多的主动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多种途径,使其自行探索生命的价值,了解生命的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对小型生物进行观察并做相应的观察日记,使得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既能够获取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又可以实现对生命的观察的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发展规律,对于生物的各种习性进行研究,使得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并且学会尊重其他生命。但是初中生物教师在生命教育中需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加强学生生命意识。
(二)认知和体验相统一
毋庸置疑,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生命教育属于情感性教育的范畴,但是情感教育的重点是体验,所以在生命教育中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事实上,所有客体在世界中都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时必须要将体验和认知相结合,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人际关系进行妥善处理。
教师在课堂上教会学生能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并且学会增加自己生命的质量后,就要帮助学生将这种认知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能够知行合一,将生命教育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学生生命教育的应用,体现在学生对于自然和生物的认识上,对于受伤动物能够抱有同情,对于自然能够报以热爱,对于生命报以尊重。生命教育还可以为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使得学生能够建立起健康的生命价值观,正确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从而实现学生整体的良性发展。
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利用课堂渗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就客观的层面来看,生物教学的主要阵地是课堂,同时也是渗透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个体特点等多方面情况进行分析,紧紧围绕课本内容,在有关知识中渗透生命知识,让班级每个学生都可以充分了解生命科学知识,以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为前提,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渐渐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不仅要尊重自己的生命,而且热爱大自然和社会。
(二)运用实验渗透,彻底突破教学重难点
就一定的角度来讲,生物学科具有相当强的实践性,实验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是渗透生命教育的主要渠道[1]。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有效的实验方式,尽可能运用动物和植物的活体,将有关实验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必须要将动植物善后处理工作落实到位,最好将其回归大自然,让班级学生可以充分地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
(三)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而且初中生物教学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使得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初中生物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方法是新型的教学方式,将图像以及文字等等集为一体,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生物问题[2]。
例如,在教学“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时,教师必须先介绍婴儿的诞生,从母亲怀孕时开始,通常孕妇的怀孕时间是38周-40周,在母亲怀孕时,胎儿是通过母体吸收营养的。由于孕妇怀孕时间越来越长,胎儿很有可能将母体的其他器官挤压,这样势必会增加孕妇的代谢压力,而且分娩过程中孕妇必须要承担很大的疼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胎儿的整个形成过程介绍给学生听,而且利用幻灯片演示胎儿的成长全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成长过程,使学生可以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又如,在教学“植物的分类”时,教师必须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利用视频或者动画的方式展示植物的种类,而且利用动画的方式将一些即将灭绝的植物演示出来,使学生可以了解即将灭绝的植物以及珍稀保护动物有哪些,利用该方法加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掌握导致这些植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以加强学生保护植物的意识。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必须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生命从诞生到成长的整个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时时刻刻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其前提条件是将生命教育渗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现阶段,我国很多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依旧保持着很高的威严,该师生关系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久而久之,很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3]。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在教学中应当多与学生沟通交流,适当地放低自己的姿态,利用自己的真诚,与学生沟通,而且充分尊重学生,掌握学生的实际心理情况,认识到学生的需求,对学生给予一定的帮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在教学中有效渗透生命教育奠定坚实的感情基础。
(五)科学布置学生的课后作业
很多初中生物教师在布置学生的课后作业时,都仅仅注重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没有鼓励学生自己完成体验的内容。并且由于课业是非常繁重的,面临着沉重的升学压力,导致多数学生在生物知识学习中,都仅仅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并没有积极探索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意义。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后作业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科学布置具有思考价值的课后作业,使学生在做完课后作业后,既可以了解生物学知识,又可以感受到生命的重要意义[4]。
例如,在教学“健康地生活”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搜集现阶段我国吸烟人数,而且对吸烟造成的危害进行归纳总结。学生做好教室布置的课后作业后,势必会被搜集的资料影响,这样既可以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又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更加爱惜自己的生命。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阶段。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重新定位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命价值观,使初中生更加深刻地认识生命,以避免学生出现轻生或者伤害他人的情况,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军.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基础教育论坛,2019(16):45.
[2]王蓓.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探讨[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2.
[3]李爱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尊重生命的教育[J].中学生物教学,2017(1):137.
[4]叶建挺.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