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水利论文 > 防洪工程论文

新泰柴汶河“河长制”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时间:2018-10-24 来源:价值工程 作者:赵志勇,曹晨旭,陈振斌 本文字数:3824字

  摘    要: 泰安市围绕柴汶河“河长制”落实, 以打造柴汶河两岸“产业经济带”为抓手, 积极探索创新河道管护新机制, 逐步走出了“政府引导、企业投入、市场运作、社会共治、以河养河”的“河长制”管理新路子, 有效破解了河道建设管理投入模式单一、社会参与度低等瓶颈, 为新形势下“河长制”落实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 创新; 河长制; 管理模式;
 

新泰柴汶河“河长制”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Abstract: Tai'an City has implemented the "River Chief System" around the Chaiwen River, and has built a "industrial economic belt" on both sides of the Chaiwen River. It has actively explored a new mechanism for innovative river management, and gradually stepped out of the new path of "the River Chief System", with "government guidance, enterprise investment, market operation, social co-governance, riverhealing". It effectively solved the bottleneck of the river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anagement mode and low social participation, which provided useful enlightenmen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iver Chief System"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word: innovation; the River Chief System; management mode;

  0、 引言

  柴汶河在新泰市境内全长93.94公里, 流域面积1582平方公里, 流经11个乡镇街道, 117个行政村, 是新泰唯一的防洪排涝主干河道。今年以来, 新泰市围绕柴汶河“河长制”落实, 积极探索创新河道管护新机制, 有效破解了河道建设管理投入模式单一、社会参与度低等瓶颈, 为新形势下“河长制”落实提供了有益启示。

  1、 主要做法

  1.1、 政府搭台, 项目引领。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将生态理念融入柴汶河“河长制”工作全过程, 委托具有水利资质和土地资质的两家设计单位编制了《柴汶河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总体规划》, 涉及河道治理、滨河路建设、堤防保护区生态治理三大类工程, 预算总投资28.76亿元。项目立足于通过恢复柴汶河水域岸线良好的生态功能, 将柴汶河打造成新泰的水产展台、生态地标和魅力水岸。二是实行试点带动。按照“试点先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统筹推进”的原则, 迅速铺开柴汶河生态治理工作, 选取西张庄镇西韩村水产养殖项目为试点项目。该工程投资300万元, 分两期建设, 计划建设养殖池塘12个, 涉砂土地77.6亩。一期工程建成养殖池塘6个, 治理土地35.8亩, 西韩村还与某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签订租赁合同, 仅租赁费一项, 年增加村集体收入42万元, 下步17处鱼塘全部建成后, 村集体收入可增加到120多万元, 增加就业岗位60余人。三是全面推进实施。及时总结推广试点项目的成功做法, 坚持“三个一”原则 (即:全河一个总体规划、乡镇一套实施方案、柴汶河生态治理中心统一开发利用) 全面推进各河段生态治理项目建设。先后启动7乡镇提报的22个生态治理项目, 涉及水产养殖、林果苗木、乡村旅游等多类农产业, 为加快实现柴汶河流域“水清、堤固、路畅、岸绿、景美”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1.2、 以河为媒, 招金引银。

  一是托清底子。依托“柴汶河生态治理中心”对沿岸土地、砂、水资源进行了系统的摸底梳理, 其中, 沿柴汶河200米堤防保护区内可开发利用的土地41928亩;涉砂土地达12500亩, 砂资源储量约3700万方;蓄水量约600万方。在此基础上, 指导各乡镇街道根据各自资源优势, 设计包装出一批特色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对外招引。二是精准招商。按照项目建设与河道管护相结合、企业投资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开展招商引资, 要求企业在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 配套好河道基础设施, 养护好河岸生态环境, 承担起“企业河长”职能, 真正做到了“谁受益, 谁管护”。截止目前, 共吸引6家企业签订投资计划, 总投资额达11亿元。其中, 宫里镇与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 在修筑16公里的河岸堤防的同时, 建设集生态藕种植、藕粉加工基地、荷叶黄酮提炼、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万亩荷园。三是对上争取。积极对接上级惠农政策, 将更多项目纳入上级盘子。其中, 柴汶河干流向水利部争取了柴汶河果都段、柴汶河楼德段、羊流河下游段3项河道治理工程, 涉及资金3975万元;柴汶河宫里段人工湿地环保项目对上争取6000万;新汶段柴汶河张庄桥至翟良桥段生态治理工程, 对上争取1亿元;柴汶河支流治理作为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项目, 对上争取8700万元。同时, 正在积极申报“泰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这些对上争取的有力实施为河道治理打下坚实经济基础。

  1.3、 生态为本, 合理开发。

  一是生态修复两岸土地。柴汶河两岸适合建设农业生态项目区河滩地约有16241亩, 大部分处于低效利用状态, 甚至是未开发的荒滩地。对此, 新泰市围绕河滩生态开发做大文章, 支持镇村、企业积极发展沿河种养殖产业, 获得丰厚收益, 真正让河滩地变成了“聚宝盆”。通过生态修复和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沿柴汶河两岸村集体在土地流转、项目租赁、公共服务等方面年收益预计将达8400万元, 增加就业岗位5000余个, 人均年增收约3万余元。二是打造沿河经济带。随着生态项目区的持续建设, 预计两到三年的时间, 柴汶河上下游将形成集休闲旅游、生态农业、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现代特色生态农业经济带。以西韩村村级合作社为例, 其后续发展的鱼苗繁育、饲料供应、产品再加工等项目投产后, 村集体收入将突破300万元, 不仅实现了强村富民目标, 还将有力带动水质涵养净化、堤防道路建设等河道治理工作的开展。三是合力管控生态资源。针对柴汶河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侵占河道、非法采砂、水源污染等问题, 联合市公安局、河道局、环保局、综合执法以及各相关镇村组成立体执法检查体系, 分组设点, 全面铺开, 全天候多方位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严厉打击各类危害河道行洪安全、滥采滥挖、污染河水、乱倒垃圾等违法行为, 形成了强大震慑效应, 有力保持了柴汶河的生态健康和优美环境。

  1.4、 建章立制, 长效管护。

  一是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 新泰市建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乡镇党工委书记、村支部书记、村干部或党员代表为市级河长、镇级河长、村级河长、河段长四级管理网络体系, 同时配备市级警长和镇级警长, 层层签订责任书, 做到管理主体到村、管理范围到米、管理责任到人。沿河11个乡镇街道117个行政村按照责任区划, 设置“河长制”公示牌,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建立河长会议制度。市委书记先后多次亲自主持召开柴汶河“河长制”工作现场推进会, 研究部署具体问题。同时, 定期由市级河长牵头组织召开柴汶河“河长制”工作会, 拟定和审议“河长制”工作中的重大措施, 协调解决推行“河长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对“河长制”工作进行总结考核。建立部门联动制度, 形成河道、环保等相关部门间的“河长制”联席协调机制, 密切配合, 强化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 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三是强化督促调度机制。制定“河长制”的日常检查考核制度, 市级领导总调度, 建立柴汶河“河长制”工作、防汛工作、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砂资源专项整治工作4个微信群, 市直有关部门、沿河乡镇街道及时上传工作开展情况, 做到定期督查、定期通报, 及时反馈、限期整改, 确保柴汶河“河长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2、 几点启示

  新泰柴汶河“河长制”的探索创新为新形势下的河道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新泰的生动实践来看, 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2.1、“河长制”落实必须变一手包办为共建共赢。

  新泰市转变以往河道建管政府一手包办的模式, 大力吸收社会资本注入,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真正以“共建共赢”换来了“共享共治”, 探索建立出一条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新路子。特别是随着沿柴汶河休闲旅游、生态农业“产业经济带”的建成, 河道的安全、生态和日常管护工作与沿河利益主体的生命财产安全联系更加紧密, 逐步构建起了“政府+河长+企业+村集体+群众”的利益共同体, 极大调动了全社会特别是“企业河长”参与河道管理的积极性, 形成了信息共享、人员共用、违法共管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河长制”管理模式。

  2.2、“河长制”落实必须变简单用力为绣花功夫。

  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 是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关键点, 核心是要立足不同区域不同河流实际, 统筹上下游、左右岸, 实行一河一策、一段一策, 指导各级河长找准各自河道管理保护开发的有效手段。对生态良好的河流, 要突出预防和保护措施, 同时合理开展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积极打造“水”景观、培育“水”文化、发展“水”经济;对水污染较重、水生态恶化的河流, 要强化水功能区管理, 加强水污染治理、节水减排、生态保护与修复等, 真正把“河长制”落细落小落到实处。

  2.3、“河长制”落实必须变单打独斗为多龙治水。

  从生态系统看,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河湖水系的好坏, 表象在水里, 根源在岸上。从河道管理的工作实际看, 同一条河流、同一个湖泊, 有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分, 河道管理保护涉及水利、河道、环保、发改、财政、国土、交通、住建、农业、卫生、林业等多个部门, 决不能一股脑全部推给水利和河道部门。应对复杂的水问题, 必须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系统治理, 搭建起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 凝聚起加强河流管理保护的各方合力。

  3、 结束语

  全面实行河长制以来, 新泰市围绕柴汶河“河长制”落实, 以打造柴汶河两岸“产业经济带”为抓手, 积极探索创新河道管护新机制, 逐步走出了“政府引导、企业投入、市场运作、社会共治、以河养河”的“河长制”管理新路子, 有效破解了河道建设管理投入模式单一、社会参与度低等瓶颈, 为新形势下“河长制”落实提供了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刘军, 程涵.南京市“河长制”管理及存在问题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 2016 (07) .
  [2]姜斌.对河长制管理制度问题的思考[J].中国水利, 2016 (21) .
  [3]周珑.“河长制”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视界, 2015 (29) .

    [1]赵志勇,曹晨旭,陈振斌.泰安市创新柴汶河“河长制”管理模式[J].价值工程,2018,37(33):35-36.
      相关内容推荐
    相近分类:河道治理论文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