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儿童文学论文

儿童文学中关于“死亡”的技巧性处理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7-19 共3716字
论文摘要

  “死亡”是每一个人都不能回避的重要话题,在任何年龄阶段,都有关于“死亡”的困惑和思考,而因为对于死亡的惧怕而产生的回避心理,更是人类的普遍情绪体验。对于儿童来说, 由于心智发育的程度和阅历经验的欠缺,对于“死亡”的感知和处理方式与成人有极大的不同。 成人因此认为, 当儿童在儿童文学作品中读到死亡类主题时,容易产生过于浓厚的恐惧心理, 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出于这个原因,普遍认为儿童文学应该努力营造明朗欢快的阅读氛围, 给予小读者愉悦轻松的阅读体验,“死亡”便成为不能轻易触碰的话题。
  儿童文学可不可以出现“死亡”的话题,此类话题究竟会对儿童有什么样的心理影响,这需要分析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面对此类话题的具体情况。通常情况下,儿童对“死亡”话题的接触和探寻远远比成人认为的早。 生活中老人的离世,宠物的死去,都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这些情况,他们对于死亡的理解和反应便需要成人正确的引导和调节。1948 年, 匈牙利的心理学家玛丽亚·耐基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调查了他们对死亡的感受和认知,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对于“死亡”的认知大致有三个显着的心理划分期:

  (1)3—5 岁的学龄前儿童

  3—5 岁的学龄前儿童对于 “死 亡 ”的理解基本上是感性的,呈现出典型的非逻辑性和非理性。 这一阶段的孩子有着典型的“泛灵论”思想,多数孩子认为死亡就如同睡着了,或者是去远方旅游一样。 当熟悉的人较长时间不出现时,往往会认为其“死了”。 比如父亲出差,母亲去亲戚家等。 这一阶段的孩子没有“永远”的概念,因此认为死亡是短暂的,死者是暂时地离开,这种停止是中断,但不是结束。 因此,他们能较为坦然地将死亡视为生存的一部分,某某“死去”一会儿,然后活过来,接着再“死去”一会儿,等等。

  (2)5—9 岁的儿童

  5—9 岁 的儿童 ,通常已经能正确了解死亡的意义 ,明白死亡代表了生命的终止。 但对于死亡最终是要降临到每一个人身上的事实还不太明了。 因此他们更关心别人的死亡,尤其是自己亲近的人的死亡,他们会不会死,什么时候死去,为什么要死,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等等。 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对死亡产生恐惧和不安,特别是在熟悉的人去世和心爱的宠物死亡之后。

  (3)9—12 岁的儿童

  9—12 岁的儿童已经知道死亡的不可避免性 , 并且知道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最终都要面对死亡。 这一事实使他们认识到,死亡不是一种外在的干预力量,而是一种固有的生命现象。 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来说,死亡具有了象征意义上的神秘性。 基于这样的认知,这一阶段的儿童会主动做出某些行为来避开死亡。 比如,一个孩子生病了,为了避免死亡,他会主动要求治疗,甚至能主动承受打针的痛苦,或者主动避免去危险的环境玩耍,以保障生命的安全。
  根据玛丽亚·耐基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认为,死亡问题对儿童来说,是一个庞大而深刻的问题,能否正确面对和处理,关系到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性格发展。 心理学家的建议是,成人在生活中不必刻意回避死亡话题,面对死亡现象,也不要压抑孩子的惊惧和悲伤心理,让他们通过自然的方式合理宣泄负面情绪。 在此过程中,如果孩子对死亡问题产生疑问,父母要适时引导,尊重他们的个人情感和不同见解。
  基于此, 儿童文学作为儿童精神成长的最佳营养剂,完全没有必要回避死亡类型的话题,儿童文学中对死亡问题的技巧性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形成对死亡的正确认知和合理反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儿童文学中的“死亡”类型

  儿童文学中对于“死亡”的描述其实并不少见。 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1 受外力迫使,非自愿的生命终结。 这一类的死亡情节最为常见,具体又可分为两类:

  (1)因为贫穷、伤病、饥寒等客观现实而导致的死亡。 这一类题材中, 最为着名的便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 童话中,小女孩贫困交加,在风雪圣诞夜因寒冷和饥饿而死,不知让多少小读者流下了痛心和悲伤的泪水。
  (2)因为他人(包括拟人化的角色)的伤害(包括辜负)而导致的死亡。 日本童话大师新美南吉的作品《小狐狸阿权》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小狐狸阿权偷了人类兵十为临终母亲准备的鳗鱼,后来心生悔意,悄悄送去栗子作为补偿,而兵十不忘旧恨,竟然在阿权又一次送来栗子时开枪将它打死。 阿权作为动物,因为具备了忏悔、赎罪的人性意识,反而丧生于枪口之下,更凸显了兵十作为一个“人”,被仇恨蒙蔽,不分是非的愚昧性。
  (3)因为命运无常而导致的突然性死亡。 这一类题材较为少见,或许是因为“命运”的概念对于儿童而言稍显艰深了一些。 但在早期的儿童文学中,由于作者本人的宗教信仰、人生经历等原因,亦有一些类似题材。 比如安徒生的《坚定的锡兵》,当锡兵历经艰险回到心上人身边,却被毫无理由地扔进了火炉,安徒生自己也找不到理由为这个悲剧性的结局作出解释,只好以一句话含糊带过———“他(将锡兵扔进火炉的小男孩)毫无理由这样做,因此这一定是鼻烟盒里那个黑妖精捣的鬼。 ”

  1.2 为了崇高目的或美好追求,自愿的生命终结

  以安徒生的作品《海的女儿》为例,小人鱼为了爱情,付出了巨大代价,但仍然不能获得心上人的垂青。 最后,她必须杀死心上人,才能换来活命的机会。 然而为了保护爱人,她自愿投身大海,化为泡沫。在民间故事中,类似题材更为常见,为了某个崇高的目的而献身,自愿终结生命的情节,为孩子们打开了关于理想和追求的天窗。 比如童话故事《葫芦娃》,葫芦兄弟为了永远镇压妖精,化作了七座大山。

  1.3 自然发展的死亡,坦然面对的终结

  这一类作品数量不多,但其美学价值极高。 将死亡以坦然的语气叙述出来,不回避,不美化,亦不夸张,给予理性解答的同时,予以感性上的安抚。 以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的代表作《夏洛的网》为例,蜘蛛夏洛在竭尽所能履行了关于“友谊和拯救”的承诺后,在完成了身为一只蜘蛛应该完成的孕育下一代的重任后,安然平静地走向死亡。 夏洛在“生之时”的壮举,在“死之时”的平静,完美地阐释了“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2.儿童文学中关于“死亡”的技巧性处理

  从对死亡的描述方式上看,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显着区别,在于对死亡过程残酷性的淡化、对临死状态的诗意化表达以及对死后世界的开放式描述。

  2.1 死亡过程的淡化

  几乎没有哪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会如成人文学一般刻意强调死亡过程的残酷与痛苦。 对于心智尚不健全的幼儿来说,死亡过程的血腥痛苦无疑是极强烈的刺激和冲击。 因此,儿童文学作家通常尽力避免对死亡过程的精细描摹。
  谢华的代表作《岩石上的小蝌蚪》中,小蝌蚪在烈日下被暴晒而死,过程的惨烈却被有意淡化———“快到中午了,太阳晒得好厉害! 小水塘里的水给晒干了。 岩石老公公难受极了,不停地叹气。 小蝌蚪觉得浑身像着了火,一会儿就什么也不能知道了。 ”“一会儿 ”三个字 ,刻意点出了时间的短暂 ,从心理上缩短了小蝌蚪受折磨的时间,使其更易于为儿童所接受。

  2.2 对临死状态的诗意化表达

  对于死亡而言,临死的瞬间是最为恐怖和痛苦的。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作者对于这一时刻,都有极为高明的处理方法。王尔德的着名童话《自私的巨人》中,巨人年老体衰,行将死亡,那个曾经温暖了他冷漠的心,让他懂得分享和仁爱的孩子(实际上是耶稣),对他说———“你有一回让我在你的园子里玩过, 今天我要带你到我的园子里去, 那就是天堂啊。 ”这段宗教色彩浓厚的情节,将基督教的临终关怀发挥到极致。 已经变成好人的巨人,从他美丽的人间花园到天国花园,仿佛只是一段由此地到彼岸的奇异旅程,小读者浑然不觉这是对临终状态的描述。

  2.3 对死后世界的开放式描述

  儿童对死后世界的好奇源于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除了如王尔德一般具有宗教信仰的作家外,大部分的作者都会以开明和理想化的态度描述死后世界。 以死亡结束的作品,其结局往往充满理想主义色彩,通过对身后世界的开放式描述,呈现儿童文学特有的浪漫和感性。
  安徒生作品《海的女儿》中,美人鱼为爱而死,更为残酷的是,按照西方的宗教观念,为爱而死(相当于自杀)的她还不能升入天堂, 这在当时普遍受宗教思想教化的小读者看来,不啻于一个太过悲惨的结局。 安徒生因此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结局———“我们(死去的灵魂)无声无息地飞到人们的住家上空,那里有一些孩子。 如果我们见到的是一个好孩子,他给父母带来快乐、值得他们爱他的话……我们就可以在这备受考验的三百年中减去一年;但当我们看到一个顽皮而恶劣的孩子,那么我们为他流下的每一滴眼泪就会使我们考验的日子多加一天。 ”
  这样的结局,使美人鱼的最终命运充满了理想色彩。 每个看到这里的孩子, 都会本能地反思自己是不是一个好孩子,是不是会让美人鱼对自己微笑,从而尽快升入天堂。 这种代入式的阅读体验,极大地促进了孩子们的心智,有效淡化了悲剧氛围,表现出崇高的美学境界。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中关于“死亡”的话题,其根本目的在于以悲剧的巨大震撼力, 唤醒儿童对生的珍惜与思索,促使他们在面对不可回避的“死亡”命题时,以更加清醒、更加理性、更加积极的态度直面人生。死亡的暗色,是为了衬托生之光芒。

  [参考文献]
  [1] 陈太胜.死亡的诗化阐释 ———试论安徒生童话的死亡意识.浙江师大学报,1993(2).
  [2] 外国童话经典 100 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3] 王丹军.论悲剧与儿童文学. 山 东文艺出版社 2006.
  [4] 朱自强.日本儿童文学论[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
  [5] 刘小东. 童话的教育学意义[J].教 育科学,200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