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论文写作阅读10篇之第四篇:高职学前声乐教学现状及声乐技巧和儿歌演唱能力的培养
摘要:根据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在声乐技能上的体现以及高职学前声乐教学现状,培养学生的声乐技巧和儿歌演唱能力应是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主要目标。高职学前声乐课程应当包含声乐基础模块(科学的歌唱发声技巧与成人艺术歌曲演唱)和儿歌演唱模块(声乐技巧在儿歌演唱中的运用)两大内容。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科学运用。
关键词:声乐技巧; 儿歌演唱; 高职学前教育;
高职学前教育培养的是具备幼教工作所需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所教课程内容必须与幼儿园实际开展的课程高度契合。幼儿园开展的课程一般包括声乐(儿歌演唱)、钢琴(弹唱)、舞蹈(载歌载舞)、游戏、律动、讲故事、手工、绘画等。唱歌是最直接最有效地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陶冶情操、感受音乐美、启迪智慧的艺术形式。高职学前声乐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要落实到幼儿园音乐课上,学生就必须大量地了解学习演唱各个年龄段的儿歌。因此,培养学生的声乐技巧和儿歌演唱能力应是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主要目标。
一、高职学前声乐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学前教育的声乐教师大部分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他们具有专业的音乐素养,但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背景。声乐教学目标的设定、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往往倾向于声乐演唱能力训练,多以学习演唱成人领域的声乐作品为主,对儿歌演唱的教学研究不够、重视不够,缺乏对学生未来从事幼儿歌唱教学的针对性培养,也缺乏系统的适合幼儿园音乐课的儿歌教材,这与幼儿园音乐课程是严重脱节的。有的声乐教师认为,学生能够演唱成人声乐作品,演唱儿歌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但以笔者多年来的声乐教学实践来看,仅仅教授美声、民族声乐技巧,在儿歌的演唱上不加以灵活运用和训练,学生会出现演唱儿歌时由于音区音域的差异、歌唱共鸣位置的不同、风格的把握等种种因素而达不到演唱要求,找不到状态,表现在喉咙打不开,声音细小干瘪、苍白无力,或高声喊叫,声音持久力下降、嗓音嘶哑,表现不出儿歌所应呈现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童真趣味,毫无柔和亲切的美感。试想在幼儿园课堂上,孩子们听到这样的演唱,如何能感受到歌唱的美?如何能得到心灵的启迪?因此,儿歌演唱教学是值得高职院校声乐教师重视和亟待研究的课题。
二、高职学前声乐课程内容设置
根据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在声乐技能上的体现以及高职学前声乐教学现状,笔者认为高职学前声乐课程内容应当设置两大模块:声乐基础模块和儿歌演唱模块。声乐基础模块主要教授科学的歌唱发声技巧与成人艺术歌曲演唱,儿歌演唱模块主要教授声乐技巧在儿歌演唱中的灵活运用与儿歌演唱艺术风格把握。两个模块先后依次展开教学,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科学运用。
在声乐基础训练中,既要训练学生科学的歌唱发声技巧,还要通过演唱艺术歌曲训练歌唱语言的字正腔圆、音准节奏、乐感,提高对声乐作品的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开阔艺术视野,提高艺术素养。1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持续招生火爆,艺术门槛较低,大多数学生没有音乐基础,跑调、节奏感差、从未开口唱过歌的占绝大多数,这对高职声乐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声乐基础理论和实操训练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儿歌演唱的基础。
有了一定的声乐技巧和艺术歌曲的演唱能力,就可以对学生着重进行儿童歌曲演唱的训练,灵活运用声乐技巧,使儿歌的演唱音色更加接近于儿童天然纯净、天籁般优美的声音,使表演淳朴自然充满童趣,符合儿童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从而贴近儿童的心灵,师生建立良好信任感和亲切感,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发挥幼儿音乐课程教学能力,这是高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落脚点和基本目标。
三、声乐基础模块的教学
大多数学生在声乐理论与技巧上是空白的,这就需要在基本知识技能的共性上进行强化训练。科学的歌唱发声(美声)基本技巧适用于任何一种唱法,对于儿歌也不例外。如歌唱气息运用胸腔、横膈膜和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气息的科学呼吸方法;歌唱时喉咙正确打开,建立歌唱通道;充分运用胸腔、口咽腔、鼻腔、头腔共鸣;真假声转换与混合;歌唱语言的规范,掌握以"声、韵、调"为特点的汉语发音规则,学好普通话,改掉方言或口音;咬字吐字清晰,字头(声母)、字腹(韵母)、字尾(归韵)完整交代,字正腔圆,以字行腔的技巧,等等。成人声乐作品风格多样,各国各民族地区风格可谓千变万化,音乐结构复杂,节拍节奏、力度强弱变化多端,抒情性、戏剧性强,表达的思想情感深刻、细腻,诉说着成人的内心世界。在此训练过程中,教学生运用这些技巧演唱一些难度适中的中外艺术歌曲,感受声乐作品蕴含的丰富情感,培养乐感,提高作品表现力,提升音乐审美情趣,开阔艺术视野。
四、儿歌演唱模块的教学
学生有了一定声乐基础和演唱技能后,就可以实施儿歌演唱教学。演唱儿童歌曲与演唱成人歌曲的要求是不同的。根据儿歌所具有的与成人艺术歌曲不同的特点,需要在声音技巧运用和表演上加以调整。在演唱成人艺术歌曲时,往往根据作品的思想深度需要,声音要求圆通洪亮,追求较好的泛音和较强的穿透力,表演上要细腻精巧、成熟大气;而在演唱儿歌时,因儿歌的思想内容浅显易懂,大多是表现儿童内心的天真烂漫、活泼欢快等情感,因此需要调整用声技巧,最关键的要素是要获得清澈、干净、丰满、优美而轻快的声音。2尽量使用直的而非过多颤音的声线和适中的音量,唱出儿童那种稚嫩、清澈、圆润、甜美的音色,表演上运用儿歌的音乐思维,贴近幼儿纯洁无瑕的心灵,发挥想象力,呈现符合儿童审美的表演。
(一)儿歌演唱的声音技巧运用
1.儿歌具有音区低、音域较窄的音乐特点
学龄前儿童正处在发育阶段,歌唱器官还没定型,声带、喉咙部位都还娇嫩、狭小,音域不宽,一般在八到十度以内。3这个音区和音域的儿歌对于儿童用真声演唱是舒适的,但对于已经度过换声期的成人学生来说,正好处在真声或真假声换声区域,如果训练不到位,真声上不去,假声下不来,高音就会出现喊叫的、苍白的、挤卡的不良音效,低音会陷入声音虚弱、干瘪、音量小的尴尬境地,导致整首歌曲声音不统一。为此,我们通过强化训练真假声混合,运用头腔共鸣,以虚带实,以假带真,高音运用偏假声混合声演唱、低音运用偏真声混合声演唱的方法,有效解决儿歌演唱声音不统一的问题。
2.儿歌具有主题鲜明、语言活泼、种类丰富等特点
我国著名音乐人、作曲家谷建芬、潘振声、李幼容、田歌等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经典传世儿歌,他们从对童年生活体悟和当代儿童的洞察中,寻求孩子的语感、语气,寻找童声童腔,写出贴近儿童本真自在的儿歌。这些优秀儿歌具有思想单纯、结构简洁、语言活泼、节奏明快、题材多样化等特点。可大体分为童话歌曲(明道理、长知识、有趣味)、颂歌、抒情类歌曲(培养爱祖国、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感)、摇篮曲(增进母子情感)、生活类(礼仪规范、促进认知、培养观察力)、问答歌(启迪心智)、拗口令、连锁调(增强语言能力)等。4
成人的儿歌演唱是一种特殊的演唱,主要在于儿童和成年人声音色彩的差别。声音是歌曲内容的重要载体之一,音色是刻画音乐形象的重要因素。因此学生在演唱时要运用接近于童声的特殊音色来表现不同类别儿歌的情绪情感,这对学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在演唱摇篮曲、表现亲情等题材的儿歌作品时,要求学生用偏假声的混合声,歌唱共鸣腔以口腔和鼻咽腔为主,咬字吐字既要清晰又不能过于夸张,要力求唱出贴近童声的纯净音色,用轻柔的连贯的或轻声诉说似的唱法来细腻地表现歌曲的优美意境,使儿童听后体验到美好的情感,心里产生强烈的共鸣和对老师的信赖感。在演唱颂歌、抒情性的表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高尚理想品质之类的儿歌作品时,音色需要圆润明亮,运用部分头腔共鸣咽腔共鸣,字头清晰、字腹饱满,使歌唱语言富有弹性和感染力。在演唱表现天真活泼、快乐、幸福、开朗、热情的儿歌作品时,要求头腔共鸣点更加集中,声音位置靠前,咬字吐字要干脆灵活,使音色更加纯净透明,使孩子们产生热烈激昂的情绪。在演唱表现悲痛、恐惧、狡猾等情绪的作品时,要求在歌唱腔体稳定的前提下,使声音的走向略微向后,造成音色暗淡的效果以符合作品要表达的情绪。在演唱数数歌、问答歌、拗口令、连锁调等语言类儿歌作品时,声音要以偏真声的混合声为主,音质较为纯净清脆,声音较为洪亮,重在训练歌唱的节奏感和语言的表现力,让幼儿听辨得很清楚,有助于学唱。在演唱童话歌曲时,声音要尽量模拟童话歌曲里的人物声音特点,做到惟妙惟肖。
(二)儿歌演唱的表演训练
以上几方面从歌唱声音技巧角度启发训练学生,但只有好的声音而不重视情感表达,歌唱就如同行尸走肉,缺少了灵魂,只有声情并茂地演唱才能使歌声插上翅膀。声情并茂地演唱离不开表演,因此表演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将来要直面抽象思维、认知能力、知识水平都很有限的幼儿园孩子们。因此老师直观、形象贴近儿童生活地表演才能被孩子们理解和接受,绝不能情感虚假,表演过于夸张和流于表面,缺乏真情实感。表演训练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歌词朗诵
要让学生多朗诵歌词,要引导学生怀着一颗童心去细细体味作品中的情感、情趣,启发学生深入体会歌曲内涵或意境,找到基于快乐、风趣幽默、诙谐夸张等情绪情感的宣泄点,或捕捉作品中最具表现力的意象,发挥想象力,使脑海里产生画面感,说到什么就要看到什么,情景交融,找到情感的支撑点。
2.舞蹈动作
儿歌演唱表演并非简单地摇摇头、晃晃脑、伸伸胳膊。要通过对歌词的反复朗诵与感悟,提炼出具有表现力的意象设计肢体动作,或吸收具有民族特点的标志性的舞蹈动作融进演唱。如在演唱《十二生肖歌》时,启发学生观察捕捉12种动物的行为特点,加以提炼模仿,并略夸张地运用在演唱中,使演唱形象生动富有乐趣;在演唱带有新疆地域风格特点的《祖国多美丽》时,可启发学生运用新疆舞蹈特有的扬眉动目、晃头移颈、拍掌弹指等动作,使歌曲演唱生动活泼;在演唱带有蒙古草原特点的《我也骑马巡逻去》时,启发学生有选择地运用柔肩、耸肩、弹肩、甩肩、抖肩等在动态上的较鲜明、较有表现力的动作,并与眼神、生动的面部表情共同协调,使之与优美的歌声合二为一完整地表现出来。
3.表演唱
表演唱是把表演和歌唱相结合的一种演唱形式,既有舞台表演的技巧,又有唱腔设计的运作,它以带有表演动作的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演唱形式通常是小组齐唱、重唱或合唱。5因此应当选取有故事内容、有情节性、画面有形象性描绘的歌曲或者童话剧里的歌曲进行表演唱的训练。如潘振声的《丹顶鹤》《洗出一个胖娃娃》、童话剧《兔妈妈种萝卜》等。这里有人物之间的对话对唱,学生演唱时要扮演角色,要模拟角色需要的音色、语气、动作来表演,塑造拟人化的形象,使歌曲演唱生动有趣味。
学生们在系统的声乐技巧与儿歌演唱学习中,充分发挥了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动性,也全方位提升了学生的声乐技能。学生将来在工作中展现出的赏心悦目的儿歌演唱、说唱、表演唱,定会使孩子们深切感受到歌唱的趣味和快乐,达到感染儿童、启迪儿童心灵的目的,真正发挥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
结语
高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师要从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出发,不仅要重视声乐基础教学,还要认真探究儿童歌曲演唱的教学实践,搜集梳理符合各个年龄段儿童特点的丰富多彩、传统的和具有时代感的儿歌曲目,以此为抓手研究声乐理论和技巧与儿歌演唱的联系,提高学生演唱儿歌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幼儿声乐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培养出合格的胜任幼教工作的高职学前教育实用型人才。
注释
1[1]张美。声乐技能在儿歌演唱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交际,2017(18):26-27.
2[2]沈玉华。少年儿童声乐教学探究[J].黄河之声,2012(02):30-31.
3[3]金美琳。儿童声乐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J].大舞台,2014(12):205-206.
4[4]王冬。香潘振生儿童歌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30-32.
5[5]吕媛。论重唱与表演唱的艺术特征[J].艺术评鉴,2019(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