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汉水流域儿童歌谣是汉江地区民众共同创造或经历过的历史岁月的缩影, 是生活在汉江流域内的群落或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安慰, 更是汉江流域地区民众心灵的镜子, 也是该地区人们人性和精神的闪光、灵魂的折射。透过这面镜子, 我们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秦巴荆楚大地的沧桑与灵性、汉水文化的浑厚深邃与强劲脉动, 更加钦服于人类童心、童稚、童真、童趣动人心魄的迷人光辉。
关键词:汉水流域; 儿歌童谣; 地域色彩; 文化记忆;
Abstract: The children's folk rhymes in the Hanjiang River Basin are the epitome of the historical years created or experienced by the people in the Hanjiang River Basin.They are the common cultural memory and emotional comfort of the communities or ethnic groups living in the Hanjiang River Basin.They are also the mirrors of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in the Han River Basin.It is also the recording of the nature and the spirit and reflection of the soul of the people in the Basin.Through this mirror, we can more truly feel the vicissitudes of the land, the strong and profound pulsation of spirituality and Hanjiang Culture, and better appreciate the charming brilliance of memories of childhood.
Keyword: the Hanjiang River Basin; children's folk rhyme; local color; cultural memory;
一、“儿童歌谣”辨析
“歌谣”二字, 最早出现在《诗经·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 我歌且谣”.所谓“谣”, 在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一种不用乐器伴奏的“徒歌”:“徒歌谓之谣。言无乐而空歌, 其声逍遥然也”.清人刘毓山在《古谣谚·序》中指出:“谣谚皆天籁自鸣, 直抒己志, 如风行水上, 自然成文, 言有尽而意无穷, 可以达下情而渲上德, 其关系寄托, 写风雅表里相符。盖风雅之述志, 述于文字;而谣谚之述志, 发于语言, 语言在文字之先”.作为一种在民间流传广泛的口头创作方式, 谣直击民众内心, 物我两忘, 通俗自然。因其流布于口头, 众人传诵, 世代相传, 所以很难认定具体的作者, 只能确定其大致流传的朝代以及后来的搜集整理者。对此果戈理的论断更富于诗意, 且几乎如出一辙:“歌谣不是手里握笔, 根据严格的计算写在纸上的, 而是在旋风中, 在忘情的境界中创作出来。”成人世界的歌谣如此, 儿童歌谣就更是这样, 更应该来自与“旋风”抑或“忘情的境界”, 也更应该是由生活的本真中滋养出来的。周作人曾说:“儿童歌讴之词”, 亦即传唱于儿童之口、无乐谱的歌谣。
儿童歌谣, 又称童谣, 又名儿歌。除了“童谣”的说法, 我国古代还有“孺子歌”、“童儿谣”、“懦歌”、“小儿语”、“女童谣”[1]等叫法, 还包括儿童说、唱、游戏、猜谜中的歌谣, 这些歌谣都是广大民众根据儿童的心理、想象、趣味、理解力、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语言特点与表现手法编唱的口头短歌, 同时也是锻炼幼儿心智、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幼儿的观察反应能力、传授人类各种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幼儿教科书, 而其政治性的异化运用甚至可以充当社情民意的传声筒和社会历史变迁的风向标、晴雨表。
从接受主体来看, 可以说儿童歌谣是专门为孩子们创作的诵读性、娱乐性口头诗歌。它强调格律和韵脚, 大多由口头传诵, 明白浅显, 自然率真, 反映了儿童对所处时代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的不同认知和心态, 随着一代代天真烂漫的孩子的成长, 他们在歌唱中抒发喜怒哀乐, 表现亲情和童趣, 享受童年生活和游戏, 同时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成长适应的能力。儿童歌谣大都能顺应儿童本性, 往往与儿童生活世界、与儿童游戏天然的水乳交融, 体现为生活性、群体性、游戏性和娱乐性的高度统一, 不受任何约束, 因而在质朴自然、自由活泼和淳厚清新中洋溢着求真、向善、爱美的热情。我们每个人都是伴着儿童歌谣慢慢长大的。许多儿童歌谣我们几乎耳熟能详, 几代人都吟唱过, 简直可以倒背如流。可以说没有童谣就没有童年。它不仅仅渗透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而且还蕴藏着浓浓的骨肉亲情, 让人享受着人生的天伦之乐。
二、汉江流域儿童歌谣的类型
根据思想内容和审美倾向的不同作为划分标准, 可以把汉江流域的儿童歌谣分为阳光儿歌童谣和灰色儿歌童谣[2];根据历史时代和适应场合的不同, 可以把汉江流域的儿童歌谣分为古代儿歌童谣与现代儿歌童谣、城市儿歌童谣与乡村儿歌童谣;根据传播功能的不同, 可以把汉江流域的儿童歌谣分为时政歌、教育歌、生产生活知识歌、民俗文化歌;根据表达对象、内容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 可以把汉江流域儿歌童谣划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一) 摇篮曲
摇篮曲, 又叫催眠曲, 这是一种由家庭主要亲人吟唱给婴幼儿听的母歌, 吟唱者往往是婴幼儿的母亲、祖母、外婆或保姆等守护者, 用于催眠、教话、认物的简短童谣。摇篮曲是婴幼儿最早听到的歌声, 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文学样式。因为摇篮曲主要是制造温柔安静舒适的环境, 安抚婴幼儿精神, 诱发或唤起婴幼儿睡眠欲望的, 这便决定了摇篮曲特定的艺术讲究, 即在音律上节奏舒缓, 韵律柔和, 在情绪和感情上平和婉转, 充满家中长辈对孩子的美好祝愿。这种形式的歌谣, 随着摇篮轻晃, 舒缓的旋律、优美的声调、温柔甜美温暖的声气对婴幼儿的心灵情感是一种蕴涵滋养, 对婴幼儿的精神生命成长是一种涵养呵护, 对婴幼儿听觉的发育和乐感的培养更是直接起到启蒙作用。譬如《推磨歌》:
推个磨, 耸个磨, 推的粉子白不过, 爹一碗, 婆一碗, 吃了根巴不洗碗。
推个磨, 耸个磨, 推的粉子白不过, 做锅块, 做包子, 喜坏我的小砣砣!
这种儿歌是为哄一岁以上儿童的一种催眠曲, 大人坐着, 将其抱于怀中, 边作推磨状边唱。大人抱着小孩, 一边轻声唱着、哼着, 一边模仿推磨的动作, 轻轻拍着、揉着、摇着、晃着, 在类似曼陀罗歌舞般汇演的时间推移中, 小孩由闹而静, 由醒入眠, 最后进入酣然长睡。
这种基于催眠曲类儿歌童谣还具有某种特殊作用, 正如许多专家所指出的:大多数童谣都存在着相应的文化价值观念, 童谣虽然叫做童谣, 但实际上童谣的创作者未必是儿童, 特别是童谣中的育儿谣原本是成年人唱给幼儿听的, 随着幼儿的成长, 幼儿乐于接受并模仿。童谣对幼儿成长过程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启发、诱导和心理暗示的作用[3].许多学者正是因为认识到了童谣的这一特质, 所以呼吁“仿照一切母歌, 造一种含有教诲的意思的歌调, 使母于催儿睡眠时歌之, 如此则儿童长大后, 必成为有道德健全之国民。”
(二) 游戏歌
游戏歌, 是配合幼儿进行简单游戏, 边玩游戏边吟唱的儿歌乐谣。幼儿稚嫩, 天真烂漫, 所以在学习童谣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通过游戏方式来实现的, 诵唱适宜的作品, 在游戏过程中配合儿童学习。儿童的主要生活内容就是游戏, 玩耍可以说是儿童的第二天性。童年生活, 只有大家在一起玩的集体游戏, 边做游戏边唱儿歌, 才会很开心, 既在游戏中放飞了身体和情绪, 结成了童年伙伴友谊, 又在诵读童谣中愉悦了身心, 受到了教育。比如《点兵点将歌》:
点兵点将, 点到和尚, 和尚没钱, 卖裤子过年。
点兵点将, 点到丞相, 有钱喝酒, 没钱跟我一起走。
其游戏过程是:几个孩子三三五五站在一起, 一个领头的会站出来, 宣布游戏的规则---大家围成一圈牵手转圈, 由领头人伸出食指, 念着《点兵点将歌》, 每一个话对应一个人, 当整支歌念到最后一句, 领头人指到的最后一个人就应该出局了。如此循环往复, 直到出局的人越来越多, 最后无法再游戏了, 这个游戏便告结束。如果没有更好的新游戏接替, 而小伙伴们又意犹未尽, 大家会商量着将原游戏重来一轮。游戏虽然简单, 但在其中, 小伙伴们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与魅力, 感受到了机会的公平和纪律规则的不可逾越, 感受到了自由快乐和公平平等, 而社会习得性的成长也不知不觉地得到实现。
“游戏歌相当于游戏活动中的一个口令, 有指挥游戏动作和统一节奏快慢的特殊作用, 而且有约定俗成的动作要求, 动作促进儿童熟记儿歌, 儿歌反过来提示幼儿按照内容和节拍做出动作, 二者相得益彰, 带给孩子极大的快乐”[4].如《天牌地牌》:
天牌, 地牌, 人牌打和牌, 张大爹不肯来, 我们一起跳起来。
天牌, 地牌, 人牌打和牌, 赵大爹不肯来, 我们一起跪起来。
天牌, 地牌, 人牌打和牌, 王大爹不肯来, 我们一起站起来。
游戏时几个小孩在一起, 一只脚立着, 一只脚相互勾结在一起, 手与手相拍, 原地做转圈跳动游戏, 边跳边转圈边唱, 反复做、反复唱。一场游戏下来, 小伙伴们锻炼了身体和意志, 增进了韧性和耐心, 认识了团队的力量与魅力, 更强化了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儿童游戏歌真是其乐无穷, 其益无穷!
(三) 智慧歌
智慧歌, 又叫启智歌、益智歌, 是指着眼于激发儿童的潜能, 让儿童的大脑均衡发展, 同时对儿童知识面的扩大、能力的培养、艺术的熏陶、智慧的启迪等都具有着潜移默化作用的儿歌童谣。智慧歌体裁形式多样。有的是儿童幼时老人唱给儿童听, 以便提高、启迪儿童智慧的摇篮歌或安眠曲, 如:
三岁娃, 会栽葱, 一栽栽到河当中, 过路君子莫打动, 尽它开花结莲蓬。
诙谐幽默、充满灵感机趣、充满奇思异想的猜谜歌是智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猜谜歌往往通过对事物形象特征来的描绘构成谜面, 设置悬念和迷津, 并以儿童可能拥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为线索, 引导儿童发散思维与想象, 最终自己找出谜底[5].这种方式的儿歌设计十分贴合幼儿的好奇心理, 在吟诵儿歌的过程中不但可以训练儿童的推理判断能力, 而且也可以训练他们的语言能力及联想能力。例如有关动物的歌迷:“咩咩叫, 吃青草, 拉黑枣”---这是对羊的形象描绘;如“四根柱子, 撑着山, 山前滑梯, 山后鞭”---这是对大象形神兼备的传神写照;再如“背锅盖, 到处卖, 千年过, 没人买”---这是对乌龟穷形尽相的高度概括;又如“树, 长在头上;花, 开在身上”这是对梅花鹿最富特征性的外形勾勒。又如有关生活用品的歌谜:“颜色白如雪, 身子硬如铁, 一日洗三遍, 夜晚柜中歇”谜底是碗。又如有关食物的歌谜:“本来一大片, 变成条条线, 是线不做衣, 碗里常常见”谜底是面条。再譬如《铁头木身铜系腰》:“铁头木身铜系腰, 茅草山上把兵操, 若要一仗打胜了, 收兵回营进木槽”---俨然是统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一代元帅大将的写照, 谜底却是剃头刀。
有的智慧歌童谣又被称为事理歌, 是着眼儿童认知和心理成长、引导儿童对世界和生活的现象与事理进行初步梳理和感知的歌, 带有一定的逻辑性、推理性、想象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反映儿童对一些社会事物的朦胧看法或一种幼稚观念, 如《来去歌》:“有去有来梁上燕, 有去无来弓上箭;有去有来机上梭, 有去无来水上波”---引导儿童认识不同事物的特征和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
颠倒歌, 又称“古怪歌”、“稀奇歌”、“扯谎歌”, 这种歌谣也是汉江流域儿童歌谣智慧歌的特殊一种。颠倒歌往往出其不意, 以大胆的想象、夸张等修辞手法, 故意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特征加以修改和颠倒, 给听众带来荒诞滑稽的感受[6].颠倒歌是一种集逗乐性和玩笑性于一身的儿歌, 此类儿歌一经吟诵, 孩子们便会齐声大笑。这种歌谣在培养孩子的识别能力、逆向观察、思考、评价问题的能力上提供了很好的锻炼。譬如《倒调头》:
锣鼓打到五更头, 听我唱个倒调头。高山一个麦吃猴, 低山一个草吃牛, 老鼠咬住猫子头, 锦鸡上山撵毛狗, 下河的水往上流, 黄犍子繁了个麻母牛, 姐在房中脚包手, 外头来了个客咬狗, 拣了个狗子打石头, 石头把狗子咬一口, 咬的石头眼泪流。
在这首儿歌中, 一切都变得反常, 既不符合经验与逻辑, 也不符合人情与世理, 本末倒置, 是非混淆, 正反不辨。但殊不知, 否定之否定之后却是肯定, 反常合道则是道的更高境界。有时换个方向、换把尺子、换副眼光却恰恰能够看出世界的另一幅真相, 滑稽处让人发现庄严, 渺小处让人发现伟大, 卑微处让人发现崇高, 而有时却又恰恰相反。这不正是人类智慧的伟大奥秘和无限魅力之所在吗?这也正是颠倒歌深不可测和灵光闪闪之所在。
数数歌, 是一种以数字为线索或框架来叙事模物、传情达意的儿童口头短歌, 是智慧歌的一种常见形式, 它巧妙地将抽象枯燥的数字和具体鲜明的事物结合起来, 使得幼儿的知识习得发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流利顺畅的旋律中, 通过不断的重复朗读记忆, 让儿童轻松掌握基本的数序、数字、数量词、甚至也能在数数歌中收获民间文化故事, 譬如:
你一我一, 杀狗劝妻;你两我两, 错杀李广;你三我三, 寇准升官;你四我四, 岳母刺字;你五我五, 庵堂认母;你六我六, 龟山藏舟;你七我七, 霸王别姬;你八我八, 状元祭塔;你九我九, 贵妃醉酒;你十我十, 游玩西湖。
由于数字歌活泼流畅, 朗朗上口, 加之节奏抑扬顿挫, 音韵和美嘹亮, 即使是没有正规学过数数的儿童, 也可以通过这类童谣掌握一些基础的数字和汉字常识, 甚至某些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知识。譬如:
一字好比一根枪, 二字下道拉得长。三字好比王字样, 四字封口嘴不张。五字好比一只虎, 六字两点在两旁。七字金鸡束全爪, 八字蛾眉两柱香。九字好像秤钩月, 十字横竖一根梁。十字头上填一撇, 念来千, 赵宋千里送金娘。九字里边填一点, 念来丸, 明朝红丸乱朝纲。八字两点 (撇) 双连住, 念来入, 八洞神仙入洞房。七字头上填一白, 念来皂, 皂君上天报玉皇。六字两点拉得长, 念来大, 大闹天空悟空郎。五字立人仍念伍, 伍子胥打马过长江。四字改口应念回, 来来回回进贡忙。三字中填一立道, 念来王, 王祥卧冰要孝娘。二字下拉一立道, 念来干, 干罗十二为宰相。一字下拉踢了钩, 念来丁, 丁郎刻木孝双亲。
美德是人类文明最高的智慧。传统美德歌正是汉江流域儿童歌谣智慧歌的精华所在。因为人如果没有德就无法立足于社会, 国家无德就不能兴旺发达。一个国家和民族, 只有崇德向善成为主流, 并持之以恒地熏陶、传播和教化, 才能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向善力和生命力。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在新时代里, 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刻不容缓, 中华民族在培育人民拥有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自觉践行道德实践能力上负有重要责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如果丢掉了, 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 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7]汉江流域儿歌童谣智慧歌的可贵之处, 就在于她始终秉持道德的标尺, 高燃道德的火炬, 发射道德的光芒来发掘、凸显并评价儿童眼中的世界, 让传统核心价值观像春风化雨般地滋润着儿歌童谣的沃土。譬如:“羞羞羞, 把脸抠抠, 抠下田园种豌豆, 人家豌豆打一石, 咱的豌豆打一碗, 你说害羞不害羞。”用来劝勉人们要勤劳劳作。再譬如《偷人针》:“偷人的针, 偷人的线, 长个针眼叫人看。偷人的猫, 偷人的狗, 长个针眼叫人瞅。”用来教育儿童自小要廉洁端正, 不能贪占小便宜, 不能偷别人的东西, 否则会受到惩罚, 长大后会生成贼眉鼠眼, 让人一生一世都瞧不起。
(四) 时序歌
时序歌, 反映气象、节令、物候变化的时序歌, 又称物候歌、节令歌、气象歌, 譬如“云朝东, 有雨变成风;云朝南, 雨成团;云跑西, 披蓑衣;云朝北, 有雨下到黑。”这就是用儿童歌谣的方式, 总结大自然行云布雨的规律, 教给儿童观察云彩、识别气象的。再如:“正月菠菜遍地青, 二月闪上羊角葱, 三月担上芹菜卖, 四月卖的黄花菜, 五月莴笋带大葱, 六月茄子耍流星, 七月辣子遍地红, 八月红柿把人迎, 九月韭, 佛开口, 十月白菜能下酒, 冬月蒜苗人人爱, 红白萝卜腊月菜。”这是一首典型的时序歌, 将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和每个月的时令蔬菜结合在一起, 让儿童在诵读的过程中了解蔬菜瓜果的成长过程和成熟季节。再如《数九》:“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河沿看柳, 七九河开, 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 , 耕牛遍地走。”这首时序歌就是在时岁的流转中, 引导儿童认识天地人间、自然万象的显着变化, 进而主动认识世界, 把握自然规律。
(五) 风俗歌
风俗歌, 亦称“风习歌”“习俗歌”.风俗歌是指直接反映千秋百代、相沿积久的特定风俗活动及该风俗活动基本内容和特征, 并专门吟唱该风俗的儿童歌谣。汉江流域各地都普遍流传各具特色的儿歌童谣风俗歌。这些风俗歌大都传诵着民间约定俗成的传统习俗, 如《办年歌》:
二十一, 炒炒米。二十二, 炒豌豆。二十三, 炒花生。二十四, 写对子。二十五, 打豆腐。二十六, 办酒肉。二十七, 年办毕。二十八, 插红蜡。二十九, 样样有。三十夜, 桃花谢。初一早, 年拜了。腰一勾, 手一妥, 炒米糖果都归我。
这首办年歌, 讲的就是汉江流域上下农历春节前后喜迎新年、备办新年、欢度新年、大闹新年的热闹忙碌场面, 精心准备年节的过程, 道出了迎年的讲究, 拜年情景, 以及千年不变的传统风俗习惯。
(六) 绕口令
绕口令, 也称拗口令或急口令。是着眼儿童口齿利索、表达流畅、训练儿童语言素养、提高儿童表达能力的儿歌童谣。譬如:“鸡娃跟上拾麦颗。一颗麦, 两颗麦, 倒到铠子没人推, 公鸡推, 母鸡簸, 鸡娃跟上拾麦颗。”再如《月亮走, 我也走》:“月亮走, 我也走。我给月亮提茶卤, 一提提到罐子口。罐子口, 去卖油, 卖了油再摘石榴。”从语用的角度看, 绕口令是专门用来训练儿童发音的, 这类歌谣把容易混淆的双声、叠韵词语组合起来, 音近意近的字词句连缀在一起组成歌谣。这类歌谣短小精悍, 幽默风趣, 诵读这类歌谣对培养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十分有益。譬如《南地有个獾》:
南地有个獾, 尾巴撅上天。
麦秸吃两垛, 井水喝个干。
是个窑。说是窑就是窑, 两头尖尖水上漂。
是个船。说是船就是船, 又有银子又有钱。
是个印。说是印就是印, 又拿刀子又拿棍。
是练功。说练功就练功, 一头紧来一头松。
是个锁。说是锁就是锁, 先生弟弟后生哥。
是个牙。说是牙就是牙, 漫山遍野开白花。
是下雪。说下雪就下雪, 两头冰凉中间热。
是历头。说历头是历头, 天天晚上来抵头。
是合门。开门见喜, 到此不续。
绕口令除了让儿童练习语言素养之外, 也不乏提升儿童对事物的观察力、想象力、判断力和综合力的功能, 其间更洋溢着儿童间斗智斗趣、创新发现的自由与快乐。
童谣是民族文化最古老的根须之一。汉江流域童谣是特异型的流域文化代表, 无所不包, 无所不含。作为特异型的流域文化, 汉江流域童谣在自身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兼容会通的特色,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是得天独厚、不可代替的地域童谣典范。汉江流域童谣在音韵、修辞、情趣、内容上都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这些童谣真实地记录了汉江流域上下游人民的地方语言、生活习俗、特有的人事物等, 反映了汉江流域地区民众的生活生产方式、表达方式、思维方式和感情基调, 是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也是地域文化研究的精品素材, 对汉江流域文学、语言学、民俗学、社会学等的研究有巨大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瑾。中国古代童谣论[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0, (01) .
[2]马家安余妍霞。从灰色童谣看当前基础教育文化构建[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7, (07) .
[3]秦艳琼。童谣综论--从文艺学到教育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8.
[4]郭慧玉。一首首童谣描画陕西人的童年[N].华商报电子版。2018-03-26.
[5]周书云。民间儿歌特征研究[D].湘潭大学。2003.
[6]谭达先。民间童谣散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59.
[7]***。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14-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