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严重时可引起核黄疸,导致永久性神经系统损害,甚至新生儿死亡。近年来,有关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功能损害的报道越来越多,但主要是针对心肌酶谱的研究,少有针对心肌肌钙蛋白Ⅰ的报道[1].鉴于此,本文选取本院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及生理性黄疸儿,进行分组研究,旨在分析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肌钙蛋白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50例,男32例,女18例,胎龄(39.19±0.74)周,日龄(3.75±0.83)d,出生体重(3.35±0.42)kg,最高血清胆红素≥205.2μmol/L[2],将该5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生理性黄疸儿50例,并设为对照组,其一般资料与观察组无明显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黄疸分期使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检测黄疸指数。黄疸极期:黄疸指数停止上升时。黄疸减退期:黄疸指数下降至黄疸极期的一半。黄疸消退期:黄疸指数恢复正常,肉眼不可见皮肤黄染。以蓝光照射停止后6~8 h的测定值为准。
1.2.2血样采集所有病例均于黄疸极期、黄疸减退期和黄疸消退后采集血液,取2 ml进行血清分离,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其余血样在2 h内送检心肌酶等项目。
1.2.3 cTnⅠ测定使用罗氏cobase411全自动分析系统(原厂德国试剂)测定cTnⅠ;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心肌酶、肝功十项;使用改良心电图机电极在黄疸极期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珚±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χ2检验,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两组各期cTnⅠ比较对照组在各阶段的心肌肌钙蛋 白Ⅰ变 化 不 明 显,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0.05),观察组在黄疸极期的心肌肌钙蛋白Ⅰ明显高于其它两个阶段,以及生理性黄疸的各阶段,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1】
2.2高胆红素血症与肌钙蛋白Ⅰ的相关性观察组的胆红素与心肌肌钙蛋白指标呈现正相关性。见表2.【2】
2.3心肌酶及心电图在黄疸极期,两组患儿的心肌酶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更为明显,并且观察组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获得有效心电图94份,其中存在异常的有6份,均为观察组患儿,分别为ST-T段改变5例,Q-T段时间延长1例。
3 讨论
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机制较为特殊,据统计,约有50%的足月儿,80%以上的早产儿会出现肉眼黄疸,但大多数此类情况属于生理性黄疸,如果患儿是因病理改变而出现的黄疸症状,则称之为高胆红素血症[3].近年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儿的正常发育。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会引起患儿心、脑、肝、肾等多个脏器的损害。肌钙蛋白Ⅰ只存在于心肌细胞中,与心肌结构蛋白相结合,不会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在健康人的外周血中是无法检测到cTnⅠ的。心肌受损后,cTnⅠ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液循环,外周血的cTnⅠ含量在4~6 h内迅速升高,并在24 h达到峰值。因此,外周血cTnⅠ水平可用于判断心肌损害水平[4].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肌钙蛋白的变化,从结果来看,观察组患儿的肌钙蛋白水平在黄疸极期最高,且随着胆红素水平的下降而降低,两者呈明显的正相关性。高胆红素血症对肌钙蛋白Ⅰ的影响机制当前尚不完全明确,有可能为胆盐的升高抑制了心肌细胞的ATP活性,阻碍了心肌细胞的氧交换及蛋白质合成,进而使其被损伤,导致肌钙蛋白Ⅰ进入外周血。黄疸消退后,观察组患儿的肌钙蛋白Ⅰ下降至正常水平,提示其心肌细胞已恢复正常[5].
此外,我们还对两组患儿进行了心肌酶与心电图检测,发现观察组患儿的部分心肌酶指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明显,但由于其离散度较大,故而并未将其视为判断心肌损害的指标。在心电图方面,绝大多数患儿均无明显心脏异常表现,提示不只依据心电图检查结果来判断心肌损害情况。
综上所述,结合本次研究的结果,我们认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心肌损害,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对治疗本病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钟淑琼,林细金,翟群.检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肌酶及肌钙蛋白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7):80-81.
[2] 秦卫胜,刘兆军,刘文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及胱抑素C测定的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05):539-540.
[3] 蔡海燕,蓝黄宏,陆雪秋.血清总胆红素动态变化对新生儿心肌酶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1(05):591-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