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的传染源虽然不是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但往往易造成暴发流行,后果严重。本文对本院 122 例儿科院内感染患者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22 例院内感染中,男 73 例,女 49 例,年龄 7 天-8 岁,其中 1 岁以下 98 例。
1.2 方法:(1)病例选择,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①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入院 48 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②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③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的感染。 ④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⑤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2)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细菌鉴定结果。
2 结 果
2.1 院内感染与年龄的关系:1 岁以下 98 例,占 80.33%,1 岁以上 24 例,占 19.67%.
2.2 院内感染与住院时间的关系:7 天以下 13 例,占 10.66%,7-10 天 20 例,占 16.39%,10 天以上 89 例,占 72.95%.
2.3 院内感染与临床用药的关系:122 例中,使用抗生素 115 例,占 94.26%, 其中应用一种 7 例,占 6.08%,应用两种 89 例,占77.39%,应用 3 种 19 例,占 16.52%.
2.4 院内感染与感染部位的关系:胃肠道感染 63 例,占 51.64%,口腔感染 42 例,占 34.43%,呼吸道感染 14 例,占 11.48%,皮肤软组织感染 3 例,占 2.45%.
2.5 院内感染与感染病原体的关系:122 例中共有 33 例检出病原体,革兰氏阴性杆菌 4 例,占阳性例数的 12.12%,革兰氏阳性球菌 3 例,占 9.09%,真菌(白色念珠菌)19 例,占 57.58%,轮状病毒 7 例,占 21.21%.
3 讨 论
院内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本组 122 例院内感染特点:①患儿年龄越小(1 岁以下占 80.33%),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屏障作用差,且患儿本身是病原菌携带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尤其在有并发症患者,导致感染机会极易增加.②抗生素使用率为 94.26%,且种类多,联合用药广,干扰正常菌群,降低机体抵抗力,更易发生感染。广谱抗生素和抗革兰氏阳性菌抗生素的使用,使革兰氏阴性杆菌及耐药菌株感染发生率增高.③住院时间长(10 天以上占 72.95%)。且儿科收住的患者,多是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患儿,住院时越长,增加感染的机会就越大。④本组122 例院内感染中,胃肠道感染居多(占 51.64%),可能与腹泻病人不注意隔离,用品不注意消毒、医务人员和探视人员的手引起的交叉感染有关。⑤院内感染病原体中真菌占首位(57.58%),与临床上大量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导致体内菌群失调,使真菌在量繁殖致病有关。⑥本文上呼吸道感染占 11.48%,较文献报道低,可能与本科探视制度较严,空气消毒做得好有关,也不排除技术上有漏报。
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多样,但只要加强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绝大部分院内感染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①建立病房管理制度和质控组。制订详细和实用的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探视制度等;并设立质量监督控制架构和人员,定期对病房工作进行检查。②加强病房管理:加强对病房内设备设施的消毒,严格按规范进行消毒,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做到不同病种,不同病期的隔离治疗;加强对 1 岁以下患儿的管理,对奶嘴等饮用具、衣服、尿布要加强消毒,减少该年龄段患儿的院内感染;制定家属探病时间表,减少探病时间和次数,减少病房内人员流动。③依据细菌培养 + 药敏选择抗生素,谨慎使用激素以,减低院内感染发生率。④医护人员紧密配合,提高医护质量,注意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注意先检查非感染性的患儿。⑤加强清洁卫生工作。⑥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通过监测取得第一手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发展薄弱环节,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通过监测来评价各种措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焦凤兰。 儿科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探索 [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024):3953-3955.
[2]王煜,董丽,王瑜。降低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J].云南医药,2012,33(5): 46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