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小儿消化系统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我院对收治的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给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0 年 5 月~2012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50 例小儿功能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 25 例,男 11 例,女 14 例;年龄 2.5±0.54 岁;治疗组 25 例,男 14 例,女 11 例;年龄 2.3±0.19 岁。 两组患儿临床上均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和厌食等,均符合 RAP 诊断标准。
1.2 方法 对照组 25 例患儿给予吗丁啉治疗 ,0.3mg/kg,一天 3 次,进食 20min 前口服,治疗 5d。 治疗组 25 例患儿给予红霉素治疗,3~5mg/(kg·d),3 次/d,进食 20min 前口服,治疗 5d。
1.3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患儿临床症状均消失,无复发;有效:症状缓解;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 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 68%,两组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附表。
2.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治疗组腹泻 1 例,腹鸣 2 例 ;患 者减少用药量,可耐受,之后继续服用红霉素,未再次出现过敏和其他不良反应。
3、讨论
红霉素作为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常用于临床消化系统疾病,然而其诱发的恶心、呕吐、上腹痛和肠痉挛较为常见。经医学研究表明,红霉素诱发的胃肠道反应与红霉素的促动力有关,红霉素促动力机制是一种胃动素激动剂,其可以与胃黏膜上胃动素受体结合,从而起到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同时,对患儿全胃肠道均表现出不同程度促动力。 本文研究表明,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有效地改善患儿恶心、呕吐、腹痛及厌食等临床症状,这说明了小剂量红霉素的良好临床疗效。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 68%,两组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说明,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明显优于吗丁啉;治疗组出线腹泻1 例,腹鸣 2 例,但减少用药量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继续用药,无不良反应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红霉素应用于消化科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肝脏,本研究中因红霉素剂量较小,且疗程短,因此,未出现损害肝脏的病理,但长期应用极大可能会诱发耐药菌株。 总的来说,小剂量红霉素短期应用作为一种胃肠促动力药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麦海燕.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 33 例 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9):48 ̄49.
[2]张志凤.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 35 例报告[J].临床儿科杂志,2007,3(14):309 ̄310.
[3]李淑芹,商广芝,李松.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化医药杂志,2010,12(4):94 ̄95.
[4]赵 奕.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8):321 ̄322.
[5]杨 烨,王宝西.红霉素促胃肠动力作用机制及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10(1):354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