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操作简便快速, 特异性强, 灵敏度较高, 目前常规应用于国内大部分医院血库的输血前试验。同时, 凝聚胺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部分IgG抗体效价过低时, 会有漏检现象。针对新生儿溶血病, 漏检IgG抗-A (B) 的情况鲜有报道。本科遇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漏检IgG抗-A 1例,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患儿, 女性, 2d, 因黄疸、贫血入住本院新生儿科。体检:体温36.5℃, 心率120次/min。化验检查:血红蛋白98 g/L, 白细胞计数7.0×109/L, 血小板375×109/L, 总胆红素258μmol/L。
1.2、试剂与方法
血型鉴定试剂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抗人球蛋白卡由美国BIO-RAD公司提供;游离放散试验采用酶处理细胞, 由本科实验室自制。所有试验均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1]。
2、结果
2.1、血清学试验
患儿血型为A型Rh (D) 阳性, 母亲血型为O型Rh (D) 阳性。患儿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为阴性 (-) 。母亲血清抗体筛查试验结果为 (-) 。游离试验检测到抗-A抗体、抗-B抗体, 放散试验检测到抗-A抗体。证实ABO溶血。
表1 ABO溶血患儿与同型供血者交叉配血结果
2.2、交叉配血
随机选择3例与患儿血型相同的供血者, 分别用盐水、凝聚胺试剂和微柱凝胶抗球蛋白卡3种方法与患儿血样进行交叉配血。结果以-、+、++、+++、++++ (+表示阳性强度) 报告, 见表1。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结果均为 (-) , 微柱抗球蛋白法结果均为阳性。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输同型红细胞, 应输O型洗涤红细胞。再次试验, 3种方法的主侧结果均为 (-) , 配血相容。临床输血未见不良反应。见表1。
3、讨论
凝聚胺试验是利用低离子介质促进红细胞与血浆 (清) 中的抗体结合, 高价阳离子多聚物-凝聚胺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 缩短细胞间距, 形成可逆的非特异性凝聚。此法用于交叉配血能检出血浆中大部分的意外抗体, 本次试验漏检IgG抗-A, 有可能是血浆中抗体效价过低, 超出最低检出限[2]。而微柱凝胶法灵敏度更高, 能检测到阳性。已有报道说明不同方法检测IgG型抗体的灵敏度各有高低, 用于交叉配血均存在漏检现象[3]。多种方法结合试验, 可减少一定漏检率。
临床上,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种免疫溶血性疾病, 其中以ABO血型抗原引起者为最常见[4]。目前, 我国对新生儿输血尚缺乏相关策略, 部分临床医生可能会忽视黄疸贫血患儿伴有新生儿溶血病的可能性, 没有预先考虑做新生儿溶血病筛查, 仍按常规操作要求同型输血。如本次试验, 输血科人员若没有提高警惕, 仅以凝聚胺试验结果 (-) 为最后关卡, 可能会漏检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体内的IgG抗-A (B) 。新生儿循环血容量少, 免疫机制不健全, 较弱的抗体亦可能引起患儿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输血应选择Rh (D) 同型的O型洗涤红细胞或AB型血浆[5]。儿科医务工作者对新生儿, 特别是高胆红素的贫血患儿, 输血时要避免盲目遵照ABO同型的输血原则, 重视新生儿溶血病筛查, 多种方法结合进行交叉配血, 减少漏检误诊, 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叶应妩, 王毓三, 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246-271.
[2]陈学军, 徐兴强, 金小波.凝聚胺试验在抗体检测和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概况[J].中国输血杂志, 2002, 15 (6) :432-434.
[3]何子毅, 刘赴平, 刘仁强, 等.3种常用交叉配血方法检出IgG型抗体能力的比较[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 22 (3) :294-296.
[4]陈陆飞, 吴坤海, 刘琛, 等.高胆血症新生儿溶血症血清学检测结果及相关因素的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 35 (23) :3173-3175.
[5]杨巧妮, 王秋实, 郭兑山, 等.新生儿ABO溶血病改良复合血交换输血疗效观察[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8, 37 (2) 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