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外耳道炎,又称外耳道真菌病,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病,主要症状为外耳道奇痒、渗液、疼痛、耳闷或阻塞感。本病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目前临床一般选用 3%硼酸酒精、3% 苯酚甘油等外耳局部用药治疗,但前者局部刺激性明显,后者疗效欠佳,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因此,寻找使用简便、疗效肯定的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外用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我们以苦参颗粒剂配制成酊剂,用于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诊断标准 真菌性外耳道炎诊断符合《实用耳鼻喉科学》.中的有关标准: ①耳道剧烈瘙痒,耳闷及轻度听力下降,早期外耳道深部有针刺感并出现瘙痒; ②检查可见外耳道有密集成簇或点状、绒毛状物附着,呈灰褐色、黑色、浅黄色或黄色,附着物易拭去,并可见皮肤充血、糜烂,可伴有稀薄的分泌物,累及鼓膜者可见鼓膜增厚、充血,或可有肉芽; ③外耳道分泌物或皮屑直接涂片可见菌丝或孢子。
1. 2 一般资料 共选择 78 例病例,其中以 2012 年4 月至 2013 年 3 月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 32 例患者为治疗组,以同期在上海长征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 46 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组中男性 18 例,女性 14 例; 年龄 19 ~ 45 岁,平均( 31. 0 ±4. 2) 岁; 病程 6 个月至 2 年,平均( 0. 9 ± 0. 2) 年。对照组中男性 21 例,女性 25 例; 年龄 20 ~ 44 岁,平均( 30. 0 ±5. 2) 岁; 病程 6 个月至 2 年,平均( 1. 2 ± 0. 4)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有可比性。
1. 3 治疗方法 两组均清洁外耳道,去除外耳道耵聍、皮屑,注意勿伤及外耳道皮肤。分泌物较多者,可先予 3%双氧水清洗; 耳道充血明显、有湿疹样改变者,先清洗分泌物,消毒干棉签拭干创面。
1. 3. 1 对照组 用干棉签蘸取 3% 硼酸酒精滴耳液晚各 1 次,7 天为 1 个疗程,连续使用 2 个疗程。
1. 3. 2 治疗组 用干棉签蘸取自制苦参酊剂,于外耳道口及外耳道外 1/3 处涂敷; 每日早晚各 1 次,7 天为1 个疗程,连续使用 2 个疗程。苦参酒精制备: 取苦参颗粒剂 0. 5 g( 相当于饮片 6 g; 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放入 30 ml 浓度为 75% 的酒精中,摇匀 10 min,制备成苦参酊剂( 相当于每 100 ml 溶液含苦参生药 20 g) 。
1. 4 观察项目与方法 分别于疗程结束后 1 个月、3 个月,参照有关文献标准[2-3]判定临床疗效。①痊愈:症状消失,外耳道清洁,无充血、糜烂,真菌镜检和培养均阴性; ②显效: 症状消失,外耳道中仍有轻度充血和糜烂,真菌镜检和培养均阴性; ③有效: 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改善,但真菌镜检和( 或) 培养阳性; ④无效: 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真菌镜检和( 或) 培养阳性。
1. 5 统计学方法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 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 1 个月及 3 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 5% 、81. 3% ,对照组分别为 82. 6% 、73. 9% ; 组间治疗后 1 个月及 3 个月的临床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见表 1。
3 讨论
真菌性外耳道炎多局限于外耳,除伴发于中耳炎迁延不愈之外,多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4]。传统使用的硼酸酒精制剂外用疗法对于本病虽疗效确切,但有明显的灼痛,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5]。
苦参性寒、味苦,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杀虫等功效。有文献报道,苦参具有抗真菌作用,相关制剂用于治疗多种真菌病有肯定的疗效[6-9]。比较而言,体表浅层的真菌病,使用乳膏或凝胶疗效更佳,可能与此类剂型的药物在治疗部位能维持更长的作用时间有关。但外耳道部位特殊,从外耳道涂抹药膏,难免会因药物涂抹不到位而达不到很好的治疗效果,部分患者还会因出现涂抹过多而产生耳堵、耳鸣的现象[10]。有鉴于此,除非外耳道有严重的皮损或皲裂,原则上应以液体剂型的药物为宜。
本观察采用苦参酊剂涂抹于外耳道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不仅操作便利、患者依从性好,也有利于药物均匀作用于患处。
本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后 1 个月、3 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7. 5%、81. 3%,其临床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提示苦参酊剂局部外用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其疗效与目前常用的硼酸酒精制剂相当,且不良反应少。
参考文献:
[1] 黄选兆,汪吉宝. 实用耳鼻喉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113.
[2] 林红艳. 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治疗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 33) : 116-117.
[3] 金声扬. 外耳道真菌病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J]. 北京医学,2003,25( 2) : 95.
[4] 范静平,陈争明. 耳鼻咽喉真菌性疾病[J].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2,7( 2) : 65-69.
[5] 李京文,常艳芬. 派瑞松乳膏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 1) : 76-77.
[6] 何慧英,陆华国,唐许尧. 复方苦参酊抗真菌实验及临床疗效观察[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1,15( 5) : 32-33.
[7] 梁毅,孙卫红. 复方苦参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 16) : 3742.
[8] 李晓菊,毕雪艳,姜艳,等. 苦参凝胶治疗阴道炎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 4) : 583-584.
[9] 王玉秋,刘莉. 复方苦参洗剂治疗足癣 97 例[J].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6,13( 11) : 58-59.
[10] 尹世芬. 外耳道真菌病三种抗真菌药物治疗的效果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 8) : 1005-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