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安装技师指使用机具、检测仪器对电气设备、装置进行安装、调试的人员。职业等级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本文精心准备6篇电气设备安装技师论文供职称评聘者参考!
电气设备安装技师论文第一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摘要:阐述了我国现阶段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基本现状,分析了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主要原因,研究了提升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主要策略,希望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 控制设备; 可靠性;
引言
自动化技术在实际生活中也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尤其是在电气化已经普遍存在的今天,人们在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电气行业,所以现在我们应该保证其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从而大幅度地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深入了解电气自动化设备,多方面了解分析影响电气设备能够可靠运行的各种因素。
1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1.1 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质量
我国科技发展速度快得让世界中很多国家都发出惊叹,与此同时生产力与之同步增长带动电气自动化设备同步发展,从最近这段时间观看可以明显感觉到电气化设备在工业生产使用频率逐渐居于重要位置,从而使得电气化设备规模不断扩大。在目前针对电气化设备讨论最多的问题就是可靠性相关的研究,它的存在是可以直接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质量。
1.1.1 提高电气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
企业在制造电气化设备的时候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加强经济意识,通过工作剔除生产链中没有价值的部分,从而减少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支出,从而有效的控制住经济成本。在工作中需要不断研究企业设备的安全以及可靠问题,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1.1.2 加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电气行业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电器自动化控制设备在可靠性这一领域的内容,从而加强设备在实际工作中的安全使用,这才是一个企业最为基础的保障。产品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一个公司的口碑,产品具有良好性能才可以使公司持续、健康的发展,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2 我国现阶段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基本现状
2.1 设备元器件质量不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
随着电气化设备在社会中投入量的不断扩大,目前在市场中不断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电器生产商,从而使得市场竞争逐渐趋于白热化。但是随着生产厂商的不断增多,导致涌入市场的元器件质量良莠不齐,很多厂商关注点并不是产品的质量而是产品数量以及产品的种类是否齐全,以此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可以生产出质量、性能更为优质的电器设备,必须在采购元器件时注意杜绝将质量不过关的元件流入生产中,并且在选择时要以优质元件作为首选条件,不能过度考虑经济成本问题以次充好。
2.2 各项维修保养工作没落实到位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工作环节中维修,保养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序,但是在实际中这个环节却并没有得到与之匹配的重视,维修保养工作如果不能有效开展那么就会导致电气化设备容易出现故障。根据了解得知部分企业只在乎短期经济效益,从而将部分工作环节的预算进行削减,导致正常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这其中就包括维修保养工作。
2.3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维护管理能力明显不足
虽然在使用电气化设备的时候会觉得操作非常便捷,但是需要知道电气化设备的内在结构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求就比较苛刻,在拥有专业知识的前提条件下还需要拥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经验。如果在工作阶段没有保证设备管理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势必会直接影响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3 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主要原因
3.1 设备的实际工作环境
影响电气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因素根据目前的归纳、总结分为三类:在工作中会受到电磁干扰、气候以及机械作用力的影响。对于温湿度如果不能符合设备要求的话,会为设备结构带来极为严重的伤害;另外设备在工作的时候对于电磁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如果设备在工作的时候收到较大的电磁冲击会直接导致设备的可靠性降低;至于机械作用力对设备可靠性的影响根据情况导致的后果会有有所不同,如振动可以导致设备无法继续工作[1,2].
3.2 产品元器件的质量
电气设备的结构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在电气设备的内部有很多的元器件,但是通常这些元器件并不是由一家供货厂商提供,所以元件的工艺水准、质量会不一致,在电气设备投入市场之前会对其进行老化检测,如果产量和需求量出现冲突的时候,一般原因是发生老化时间不足引起的。
3.3 操控人员的专业技能
目前我国的电气化发展还待提高,在实际生产中的设备大都不能实现全自动化和智能化操作,需要依靠人进行操作。由于操作人员与设备接触的事件最多,如果操作人员的操作手法有问题的话,很可能对设备的可靠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操作人员在工作之前一定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着操作指示进行工作,从而降低意外故障发生的可能[3].
3.4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规范安装
在安装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时候会受到安装单位的限制,由于其自身的能力水平有限或是管理方面的原因,从而经常出现在安装过程中有不规范的动作,从而使设备出现较大的故障。经常见到的例子是地线没有接好,从而增加了雷雨天出现事故的可能,造成了很多的安全隐患,大大影响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4 提升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主要策略
4.1 增强对设备元器件材料的检测力度
一个设备要想可以稳定地进行运转,那么对于其中的元器件材料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首先要建立起坚持质量优先的概念,这是一个大前提,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展开进一步的工作,在设备还没有进行作业的时候就需要对其进行全面周到的检测以及老化试验,在完成这些步骤之后还需要进行试跑作业。通过现场模拟整理数据参数后,再通过大数据分析确定该设备是否具备了投入生产的条件,通过以上操作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
4.2 确保设备设计方法的科学合理性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知道外在因素对设备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针对这些因素在设计阶段就需要进行充分的考量,将这些会影响设备可靠性的外在因素通过设计将影响降到最低,在这基础上需要根据产品的功能考虑各项功能板块在实际中的生产需求,思考怎么设计才能使布局更加合理、科学。目前较为常用的设计布局是模块化设计,工作原理是使每一个模块负责一个功能,但是在这里有一点比较特殊需要引起注意,电源模块不能和其他模块放在一起,为了可以保证每一个模块能够正常工作需要注意电磁侵扰的问题[4].
4.3 加强和完善电气设备的气候防护及散热措施
针对气候因素的影响,需要知道空气的温度、湿度等因素都会对电气设备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使设备工作的运行出现问题,其中在设备工作的空间内空气湿度超过设备可以承受的范围,那么设备在该环境下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部零部件会慢慢腐蚀从而使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电气设备的散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在平时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电气设备随着长时间的工作运转就会形成大量的热能,需要指出的一点是热能的出现除了会严重威胁到设备的元件寿命以外使设备产生大量的无效功。另外设备工作环境中的温度过高,那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设备热能的发散,导致设备温度升高,所以在设计设备时必须要对这部分加以重视,设定完善的散热措施,例如增加机械通风扇等硬件或是其他方法。
4.4 提高电源供电质量,减少谐波分量
通过长时间的工作发现电器设备的可靠性还会受到供电质量的影响,而经过调查发现其中主要是电源中的谐波分量对其造成影响。随着人们对于现代化设备的进一步要求,变频器等设备开始成为了电气设备的工作元件之一,从而使设备的正常运转出现问题。目前收到的消息已经有不少因为电源质量造成设备在工作时出现故障的例子,对此需要加强电源谐波的处理工作,根本解决方案是提高电源供电质量,从而使电器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能够进一步加强。
5 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分析电气自动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对其设备的可靠性加以重点关注,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在制造电气设备之前就充分考虑到电气设备可靠性这方面问题,首先必须保证设备的所有零部件必须可靠、安全。这是设备可以安稳运行的充分条件,另外技术人员在设计设备时应该将科学性与合理性放在设计的首位,最后在设备投入实际生活工作的过程中要做好充分的后续措施保证工作成效,通过以上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周晓旭,曹芳,王增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19 (3) :166-167.
[2]吴龙水。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相关问题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7 (14) :231-232.
[3]张婷婷。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 (4) :109-110.
[4]吴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探究[J].科技视界,2015 (6) :80-81.
电气设备安装技师论文第二篇:影响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因素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逐渐增加。电气设备作为电厂的核心组成,其运行效率对电厂的健康有序运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总结了电厂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影响其运行效率的三大主要因素,深入研究探讨了电厂应该如何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的问题,提出有效措施。
关键词:电气设备; 运行效率; 影响因素; 措施;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对电能的需求量也是与日俱增,电力企业也逐渐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电气设备作为电厂的核心组成部分,不断设计和优化电厂电气设备,提高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是电厂在满足人们对电能需求方面的重要措施。
一、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分为设备自身影响因素、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和人为影响因素三大部分。
(一) 设备自身影响因素
电气设备部件的供应厂家不同、生产批次不同、产地不同等情况都会导致质量差异,从而使得电厂电气设备在投入使用后的运行状态不同,质量偏低的电气设备部件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势必会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影响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
(二) 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一般情况下,电厂电气设备的安置地点环境复杂,电气设备部件使用环境潮湿、温度变化频繁,还有可能受雷电和电磁场等干扰,从而导致电气设备部件损坏、工作效力下降,甚至出现设备部件失效的情况,影响电气电厂设备的运行效率。
(三) 人为影响因素
除去设备自身和安置外部环境影响外,人为影响因素也是电厂电气运行效率偏低的另一重要因素。由于检修和维护人员技术水平偏低、工作流程不规范、工作态度不端正,导致人为检修和拆卸设备部件过程中损坏部件或设备维护检修工作不到位,对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产生影响,人为影响因素是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2]
二、提高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 提高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水平
提高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水平,对提高电气设备运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提高电气设备管理水平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电气设备管理的机制体制建设和设备操作人员综合素质管理。
1.电气设备管理的机制体制建设
要充分提高电厂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定期召开设备管理相关会议,对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状态和设备管理工作现状进行汇报交流,系统安排和规划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的内容、目标等;[1]建立严格的责任机制,明确电厂电气设备管理工作中每个人的工作职责,严格明确设备管理工作中谁负责、谁监督、谁维护等职责分工,加强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可靠的管理考核机制,领导层要不定期地对下属工作小组进行现场抽检,及时发现电气设备管理中的漏洞和不足,明确电厂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
2.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管理
设备检修与管理人员的素质对电气设备的运行和管理起着关键作用。[1]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必须注重电气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培养,操作人员对设备检修工作的熟练掌握、准确分析设备的运行故障、正确评价设备的运行状态等,可以有效提高电厂电气设备管理工作效率,从而保证电气设备的良好运行。因此,要加强设备检修与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综合判断能力的培养。
(二) 加强设备检修管理工作
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管理工作计划和方案可以明显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首先,电厂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结合我国电气设备更新发展趋势而完善电气设备的检修管理方案,通过参观学习、召开专家会议、调查分析等方法,加强对电厂电气设备的各项参数以及档案数据的观念管理,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电气设备检修管理计划。其次,充分分析检修管理方案的可行性,包括方案的可操作性分析、故障分析:可操作性分析只要是对设备检修管理方案能否按照规划的时间分割完成固定检修工作的分析论证。故障分析的主要工作内容是通过设备维护与检修记录找到故障发生的根本原因,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设备供应厂家的更换和设备检修管理方案的重要依据,降低设备故障率。两项分析同时进行,保证了设备检修管理的效果,从而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最后,要确保设备检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设备检修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对电气设备的可靠性进行分析、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诊断设备故障,从而对电气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与决策,监测设备的使用寿命,最终实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与企业效益的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完善和细化电气设备检修管理工作的流程和内容,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综合运用科学、高效的电气设备检修技术,制定合理的电气设备检修模式,促进电厂电气设备的良好运行,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1]
(三) 创新优化设备检修方法
创新优化电气设备的检修方法,不仅是电厂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对电气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在电气设备检修工作中,适当引入科学先进的设备故障检测工具,快速系统的对设备故障进行全面的分析,精确寻找设备故障诱因,不仅大大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降低电厂企业的设备检修费用,还可以有效提高设备检修工作效率,及时处理设备运行中的突发情况,提高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3]
三、结语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电能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因此,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提升在现代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电厂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努力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切实提高电气设备运行效率,为电厂的正常有序运行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刘淑青.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提高措施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8 (03) :38-39.
[2]毛健.提高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途径与方法分析[J].时代农机,2017, 44 (03) :21-22.
[3]李金文.试论如何提高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2017 (02) :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