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帽山东邻泉州鲤城区,北接南安霞美镇,南靠紫帽镇,西与南安竹口村交界,总面积达200hm2.以常绿针阔叶林为主,动植物资源丰富。目前,已有对紫帽山植被资源的相关研究[1,2],但动物资源的研究还很少,尤其是紫帽山鸟类资源的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紫帽山鸟类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以期掌握福建南亚热带地区鸟类资源的组成和特点,为珍稀濒危鸟类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1 紫帽山自然概况
紫帽山位于福建省晋江市紫帽镇(24°51′N,118°31′E),是戴云山脉向东南延伸的余脉。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适宜,光照充沛,水热资源丰 富。年均气温17~22 ℃,年均 降 雨 量 达1 200~1 600mm,年均日照时数达1 900h以上,干湿季分明,夏季主风向为东南风,全年主风向为东北风。紫帽山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包括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灌草丛等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森林植被特点的植被型,且动物资源种类繁多。
2 调查方法
从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采用长期定位调查和短期定时集中调查(布设样线调查统计)相结合的方 法,对紫帽 山鸟类种类、数量进行记录统计[3,4].具体的样线布设方法和鸟类相对数量的统计标准参照陈卫等[5].调查所用工具包括由云南光学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98式高精度光学望远镜,佳能60D数码相机,麦哲伦海王星400E手持GPS、皮尺等。
3 调查结果
3.1种类组成
根据调查记录,对紫帽山鸟类资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见表1),紫帽山共有鸟类112种,约占全省鸟类总种数的1/5,分属11目27科。其中雀形目在所调查鸟类总数中的比例最大,达72.3%,共81种;其次为隼形目,占7.0%,共8种;其余各目鸟类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鹃形目(4.5%)>鸡形目(3.6%)、鸮形目(3.6%)>12.7%)>鸽形 目 (1.8%)、佛 法 僧 目 (1.8%)>夜 鹰 目(0.9%)、雨燕目(0.9%)、咬鹃目(0.9%),鸟类种数依次为5种、4种、4种、3种、2种、2种、1种、1种、1种。可见,雀形目鸟类是紫帽山的主要优势种,其余各目鸟类分布相对较少。
由表2可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制定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及福建省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名录,紫帽山鸟类资源中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计14种,分别为褐翅鸦鹃、长耳鸮、领角鸮、领鸺鹠、雕鸮、白鹇、白尾鹞、红隼、游隼、燕隼、普通鵟、松雀鹰、赤腹鹰、凤头鹰等;属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计7种,分别为灰喜鹊、金腰燕、画眉、戴胜、黑枕黄鹂、家燕、灰喜鹊等。
濒危物种,紫帽山拥有稀有物种和易危物种共计4种,分别为鵰鸮、凤头鹰(属稀有物种)及红头咬鹃、褐翅鸦鹃(属易危物种)等;而在双边国际性协定保护候鸟中,紫帽山分别拥有中日协定保护候鸟35种和内地与澳门协定保护候鸟5种(见表3),如白眉地鸫、黑枕黄鹂、日本歌鸲、中杜鹃、灰山椒鸟、白鹡鸰等。【1】
3.2区系分析
对紫帽山鸟类区系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见 表4),其 中 东 洋 界 种 所 占 比 例 最 大,达61.6%,共计69种;其次为古北种,为37.5%,共计42种;广布种最少,仅为0.9%,共计1种。这与紫帽山地属东洋界,华东区的动物地理区划一致。【2】
对紫帽山鸟类居留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见表5),紫帽山拥有繁殖鸟类共70种,占62.5%,其中,留 鸟60种,占53.6%,夏 候 鸟10种,占8.9%;非繁殖鸟类共42种,其中,冬候鸟25种,占22.3%,旅鸟17种,占15.2%.可见,紫帽山野生动物生境相对较适宜。【3】
4 结论与讨论
紫帽山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比例微乎其微,但其拥有的鸟类种数却占福建省的20.4%,可见鸟类资源相对丰富。在所调查统计的112种鸟类中,以昆虫为食的占绝大部分,如红嘴蓝鹊、喜鹊、棕头鸦雀、山树莺、黑眉苇莺、大苇莺、褐头鹪莺、大山雀、红头长尾山雀、金翅雀、黑尾蜡嘴雀等,它们对控制森林虫害,稳定生态系统作用显着。此外,紫帽山拥有种类繁多的珍稀濒危鸟类,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计14种,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计7种,因此,应加大对紫帽山野生鸟类资源的保护力度,严禁狩猎活动。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保护鸟类生境,特别是植被资源和水资源,对山坡裸露地,应营造多树种针阔叶林,为鸟类的栖息繁衍提供环境保障。
(2)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狠抓狠打一切狩猎、捕鸟等违法犯罪行为。
(3)加强珍稀濒危鸟类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为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4)适当采取益鸟招引措施,提高鸟类生物多样性,改善生境,进而提高鸟类栖息繁衍条件。
参考文献:
[1]许建林.晋江市紫帽山生态旅游景区植物成分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3(8):58-60
[2]许建林.试议晋江市紫帽山生态旅游景区的植被资源[J].防护林科技,2013(9):41-44
[3]约翰·马敬能,卡伦·菲利普斯,何芬奇.中国鸟类野外手册[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4]张荣祖.中国动物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3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