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结果。
2.1 种类组成与优势种。
2012 年-2013 年,黄河口附近海域 4 个航次调查结果共鉴定出浮游动物 70 种( 包括浮游幼体 19 类) ,其中桡足类种类最多( 21 种) ,占总种数的 30%; 其次是水螅水母类( 15 种) ,占总种数的 21.4%; 而枝角类、毛颚类、等足类、端足类、糠虾类、被囊类、涟虫类、栉水母类等种类也有分布。调查期间,春季鉴定有浮游动物 29种,夏季 42 种,秋季 38 种,冬季 20 种。
调查结果发现,黄河口邻近海域浮游动物优势种为夜光虫、小拟哲水蚤、双刺纺锤水蚤、拟长腹剑水蚤、强额拟哲水蚤、近缘大眼剑水蚤、强壮箭虫、双壳类幼体、多毛类幼体等种类( 表 1) .其中小拟哲水蚤、双刺纺锤水蚤和拟长腹剑水蚤在 3 个季节调查种均为优势种。优势种组成随季节变化明显,调查海区各季节间的优势种更替率 R 较高( 67%-88%) ,相邻季节共同的优势种仅为 1-2 种。
黄河口邻近海域主要浮游动物优势种个体丰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如图 2 和图 3 所示。小拟哲水蚤在夏季、秋季和冬季调查中均为优势种,季节变化上,夏季丰度值最高( 平均值为 9320 个/m3) ,秋季和冬季丰度值较低( 分别为 3704 个/m3和 3891 个/m3) ,春季丰度值最低( 165 个/m3) ; 空间分布上,夏季黄河入海口海域为其分布的高值区,秋季和冬季黄河口东部海域为其分布的高值区。双刺纺锤水蚤在春季、夏季和冬季调查中均为优势种,季节变化上,夏季丰度值最高( 平均值为 40218 个/m3) ,春季和冬季丰度值次之( 分别为 17815 个/m3和 2127 个/m3) ,秋季丰度值最低; 空间分布上,春季从黄河入海口两侧近岸海区至外海丰度呈降低趋势,夏季位于黄河入海口海域和东部海域有两个高值区,而冬季黄河口东部海域为高值区。拟长腹剑水蚤在春季、夏季和冬季调查中均为优势种,季节变化上,夏季丰度值最高( 平均值为 4245 个/m3) ,春季和冬季丰度值次之( 分别为 2776 个/m3和 1154 个/m3) ,秋季丰度值最低( 88 个/m3) ; 空间分布上,春季丰度高值区位于黄河入海口两侧海域,夏季位于黄河入海口海域为丰度高值区,而冬季黄河口东部海域为高值区。夜光虫在春季和秋季调查中为优势种,丰度值分别为 28194 个/m3和 13679 个/m3; 空间分布上,春季夜光虫高丰度值区主要位于黄河口入海口南侧海域,秋季夜光虫高丰度值区主要位于黄河口东部海域。
2.2 浮游动物丰度时空分布。
春季,调查海区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 31228±27096) 个/m3,高丰度区位于黄河入海口两侧近岸海区,而外海区丰度至较低,表现出从近岸到外海降低的趋势( 图 4) .黄河入海口两侧近岸海区重要种类为夜光虫和双刺纺锤水蚤。夏季,调查海区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 60620±158365) 个/m3,形成两个浮游动物高丰度区,分别位于河口邻近海区和河口东部海区( 图 4) ,主要优势种类为双刺纺锤水蚤,占该站位总丰度的 66.3%,另外还有小拟哲水蚤、强额拟哲水蚤等。秋季,调查海区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 21540±42708) 个/m3,高丰度区主要位于河口东部海区,而河口邻近海域浮游动物丰度较低( 图 4) ,主要种类有夜光虫、小拟哲水蚤和双壳类幼体。冬季,调查海区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 ( 7594 ±14632) 个 / m3,位于河口东北部海区形成相对高值区( 图 4) ,主要种类有小拟哲水蚤和双刺纺锤水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