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动物学论文

蚊子喜欢叮什么样的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9-22 共2272字
  摘要:有谁没有被蚊子叮过吗 恐怕没人能够幸免一孙子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所以。首先要知道蚊子喜欢叮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时候出没。怎样繁殖的……惹不起。总躲得起吧。提起蚊子,大家也都是说:讨厌它。自然界一切生物的存在都有其价值,蚊子也不例外,小小的蚊子已让四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蚊子虽然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疾病与困扰,但它为人类提供的在医学方面的启示也是很重要的,如抗血栓剂的开发,模仿蚊子口器开发出的极细的注射针头。
  
  关键词:嗜血蚊子;喜欢叮哪种人;存在价值;医学启示
  
  引言
  
  提起蚊子,大家都是恨的咬牙切齿的,可是,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关于蚊子的呢
  
  一、蚊子简介
  
  蚊子,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约有3000种,我国有370多种,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通常雌性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除南极洲外各大陆皆有蚊子的分布。其中,以按蚊属伊蚊属和库蚊属最为着名。
  
  蚊子属四害之一。其平均寿命不长,雌性为3~100天,雄性为10~20天。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卵块会孵化出数百条幼虫,这些幼虫要经历3次蜕皮才会成为胖头胖脑的蛹,蛹在水里最终羽化为真正的蚊子,整个过程要经历半个多月。
  
  虽然蚊子的种类繁多,但百姓家中常见的只有伊蚊、库蚊和按蚊三类。
  
  二 、蚊子喜欢叮什么样的人
  
  蚊子究竟喜欢叮什么样的人 人们对这个问题说法不一。百姓观点汇总:一,烟酒等气味容易招蚊子;二,汗液等体味容易招蚊子;三,特定的血型容易招蚊子;四,儿童容易招蚊子。答案虽然很多,但主要集中在:血型、气味、年龄3个方面。实验可以证明蚊子叮人与这些因素是否有关系。
  
  实验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控制所进行,通过多轮测试发现:蚊子叮什么样的人和血型没有明显关系;蚊子的确可以分辨出气味来,并且,蚊子爱叮出汗的人;小孩子新陈代谢旺盛,因此爱出汗,自然会吸引蚊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刘起勇说,人类呼出的二氧化碳或皮肤分泌的一些化学物质,如乳酸、丙酮、氨、正庚酸、辛醇等能够吸引蚊虫,蚊虫根据这些嗅觉信息寻找合适的吸血宿主。需要说明的是,不同蚊虫对宿主选择性不同,因此对化学物质的反应也不一样。
  
  三、蚊子存在的价值
  
  1 蚊子与邮票
  
  人类与蚊子作战的经历也被记录在多国的邮票中。1939年,墨西哥发行了第一枚用于资助防疟事业的邮政税邮票,票面图案是一个昂首屈腿的人抓着一只与人等高的大蚊子,目的在于号召人们参与灭蚊。更多的邮票是宣传蚊子危害的,如卢旺达、苏丹等地饱受疟疾肆虐,当地的邮票多显示患者痛苦的神情。也有些邮票反应的是防蚊灭蚊的场景,我国在1960年发行了一套爱国卫生运动u邮票,票面是一位居民正在喷洒灭蚊药剂。DDT作为杀虫剂被世界卫生组织禁用后,也出现过推广其他杀蚊方法的邮票,以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也有邮票是为了纪念防治蚊害的杰出科学家的,如意大利医学家格拉西,他曾对疟蚊的鉴别以及为防治疟原虫做出卓越贡献。
  
  2蚊子与诺贝尔奖
  
  小小的蚊子已让四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英国细菌学家罗斯在按蚊的胃肠道中发现了疟原虫,进而证实了疟原虫的一部分生活史是在雌性按蚊体内完成的,并研究了疟原虫的传播方式,由此获得19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法国寄生虫学家拉韦朗从疟原虫患者的血液涂片的红细胞中发现了疟原虫,因此获得了190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尧雷格,通过人工诱导疟疾发作高烧来治疗三期梅毒引起的麻痹性痴呆症,创建了热病疗法和休克疗法,因此1927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化学家米勒发现DDT对昆虫有剧烈毒性,因而DDT一时成为灭蚊的超级武器,这一战果使米勒于1948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是蚊子很快对DDT形成了抗药性,使DDT威力大减,后来人们发现DDT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现已在世界范围内停用。
  
  3蚊子的医学启示
  
  蚊子虽然给人类带来很多疾病和困扰,它的存在还是为人类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的,如抗血栓剂的开发。科学家在蚊子的唾液中发现了一种抗凝血物质,经抽取、纯化和开发可用于治疗人类凝血异常引起的血液堵塞、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等疾病。澳大利亚细胞生物学家比伯发现蚊子的唾液中还含有一类特殊细胞,可扩张血管、增大血流量且无副作用,可利用这些细胞制造取代阿司匹林等心脏病药物。最近,日本科学家模仿蚊子口器开发出的注射极细针头,可减轻人们注射时的疼痛,也大大缓解了小朋友对打针的恐惧感。
  
  四、灭蚊奇招
  
  人类与蚊子的斗争从未间断过。我们的祖先早就了解蚊子的生活史与繁殖场所,知道蚊子的幼虫最易捕杀,因为它们必须生活在水中,如能科学治理积水,使幼虫无处生存,就可将蚊子扼杀在摇篮中,高效灭蚊。生态灭蚊也是一个好办法,自古就有蜘蛛织网捕蚊、蜻蜓捕食蚊虫等记载;一些热带地区的人们还利用能分泌黏液的猪笼草来捕蚊。
  
  现代高科技也为防蚊灭蚊提供了不少新招。研究人员发现蚊子主要靠嗅觉来感知猎物,于是从蚊子口器的结构入手,通过堵塞或过度刺激蚊子触须上的感觉细胞来欺骗蚊子,以达到防蚊的效果。改造蚊子的基因也是一种潜在的防蚊手段,科学家已经绘制出蚊子的基因图谱,并培育出转基因蚊子,未来有可能培育出不能生育的蚊子;或通过改变蚊子的爱好,让蚊子厌恶人类,或使其成为素食者,这样蚊子就不能传播疾病了。但转基因蚊子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距离实用阶段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目前还不清楚这种转基因研究在自然条件下会产生什么后果,因此必须谨慎行事。
  
  参考文献
  
  ①刘凌云《普通动物学》(第三版)1997  
  ②周佩玲《大自然》2012.5  66-67  
  ③中央电视台《原来如此》《走近科学》2012.7-74-7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