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动漫设计论文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国产动画电影存在的问题及创新路径探讨

来源:视听 作者:李蕾
发布于:2021-04-13 共3841字

  摘要:近年来,众多国产动画电影脱颖而出,获得市场和口碑双丰收,尤其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后热度持续升温,成为中国内地唯一一部跨入“四十亿俱乐部”的动画,不少网友称其是“中国国产动画标杆之作“”国漫新希望”。本文从叙事情节和视听等方面分析《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之处,探寻我国动画电影未来发展的突破方向。

  关键词:《哪吒之魔童降世》; 动画电影; 传统文化; 创新路径;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动画电影制作水平不断提升,从经典动画片《哪吒闹海》《大闹天宫》到近年大热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大圣归来》,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但是相比于西方动漫大国,中国动画电影仍然道阻且长。《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创新,深受大众的喜爱,也值得当前国漫制作者学习和研究。

  一、《哪吒之魔童降世》成功的原因

  (一)特效绝美,视觉呈现达到新高度

  《哪吒》在视觉呈现方面体现了当下国产动画的新高度,其精美程度远远突破了观众的审美期待,其制作精良的原因在于它由60多家制作团队历经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工作,打造5000多个初稿设计分镜头、1400多个特效镜头,最终呈现出独特的动画效果。特别是电影里的一幅虚构的山河社稷图,被赋予了观众天马行空的想象,着实让人心生向往,实属妙哉。电影充分展现了国画元素与电影的完美融合,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也来自于制作人的用心营构,让人不禁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而可以任意修改世界的“指点江山笔”更是为整个山河社稷图里的空间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引发无限遐想。

  动画电影由于其特殊性,除了视觉元素,听觉元素也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哪吒》中的配乐,总片长110分钟,而配乐则长达100分钟,将中国传统乐器二胡唢呐与西洋乐器管弦乐融合,达到了贯通古今的大气磅礴之感。电影中的音乐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人物的性格及出场音乐也各不相同。最让观众称奇的当属哪吒在“变身”后,配乐由中乐和唢呐为主陡然变成了电吉他和西乐演绎,将哪吒过往的天真烂漫一下子变成气势嚣张的烈焰,刹那间情绪上的更迭让剧情饶有趣味。

  (二)吸睛:陌生化人物的重新建构

  艺术的本质在于通过形式的陌生化,使人们习而不察的事物变得新奇而富有魅力,因而唤起人们对事物敏锐的感受。德国戏剧理论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认为:“陌生化通过对众所周知的事件和人物性格进行剥离,使演员与观众之间产生距离感,进而使观众获得新奇感。”

  《哪吒》便借鉴了陌生化的手法,通过重新建构主角的人格,让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与《哪吒闹海》中的身穿红肚兜、脚踩风火轮、戴着银手镯、手指火箭枪的大眼萌娃不同,在《哪吒》中,哪吒颠覆了以往的形象,一反常态,展现了一个化着烟熏妆、一口鲨鱼牙、塌鼻子、锅盖刘海、双手插兜、走路摇摇晃晃的玩世不恭的魔童形象。这种反差萌不仅给观众带来新的审美惊喜,更亲切生动,也为后面哪吒的第二重形象提供了审美铺垫,加深了其在观众心中的印象。

  (三)点映策略成功,宣传踩准爆点

  《哪吒》在正式上映的前半个月就进行了超前点映,现场观众的反响相当热烈,促成受众自发地进行口口传播,从而大大延长了影片口碑发酵的时间,把口碑效应发挥到最大化。而且发行公司有相对丰富的经验,除了点映,《哪吒》在其他不同种类的新媒体渠道都进行了较大力度的宣传。首先,《哪吒》与《大圣归来》联动,成为影片宣传过程中的一大亮点,不论是互动短片还是海报都很有情怀和话题性,迎合了当下年轻人的喜好,从而引发大量年轻群体的声援与扩散。其次,电影上映后“藕饼CP”“饼渣CP”的话题轻松登上各大平台的热搜榜,甚至各种同人漫画层出不穷,在不经意间提升了《哪吒》的热度和知名度。

  二、国产动画电影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国产动画电影成为国庆、春节等黄金档的“明星”。与以往相比,国产动画电影不仅在数量上大大提升,而且在质量和创作能力上也表现出更大的进步,但是在灿烂的表象中却蕴含着一些问题。

  (一)制作上:成本投入低,难以形成大格局

  制作成本投入不够是制约动画电影发展的主要因素。这里的投入不单单是指资金,还包括制作水平和专业人员。在好莱坞梦工厂,他们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和力量去打造动画视觉盛宴。而我国的投入成本却不及其三分之一。我国在动画专业上投入的精力不多,大多数都是根据兴趣而来,也造成了这方面高素质人才的缺乏。

  (二)品质上:低龄化、说教化制约发展

  由于商业化和利益的驱使,中国动画电影数量急剧增长,而这一增长仅仅是“量”的增长,而非“质”的进步,大量粗制滥造的画面充斥在荧幕上,鱼目混珠的市场里“精品”的概念少之又少,质与量二字不可兼得。主题倾向低幼文化,一些动画电影过于迎合儿童审美和价值取向,却是学龄前儿童的童话电影启蒙。内涵深度不够,主旨内涵浅显,低幼化带来的苍白说教和空洞内容,不但撵走了成年观众,也赶走了为数不少的小朋友。

  (三)市场上:不注重衍生品开发,难以获得高收益

  目前国产电影收益几乎全部来自票房收入,动画电影也不例外。动画电影衍生品大多是配合电影宣传活动的大件摆设,甚至是以赠品的形式出现,衍生品的开发处于原始阶段。在同等背景下,日本动漫产业市场规模早在2015年便已十分庞大。而迪士尼会为一部动画开发出包罗万象的衍生品种类,囊括食物、家居、儿童用品以及音乐等方面,让动漫衍生品的价值最大化。迪士尼的《冰雪奇缘》上映后,女主Elsa的同款裙子就为迪士尼带来了4.5亿元的利润。

  其次,国内动漫电影跨行业品牌建设已初具规模。比如《熊出没》系列让方特卡通进入人们的视野。而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主题公园,提升的是国内一线卡通品牌的品牌价值。但与迪士尼相比,其品牌价值的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下一步需要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和附加值。基于以上分析,加强动漫企业的产业协作意识迫在眉睫。

  (四)多行业参与促成生产,但行业整合价值不明显

  借鉴电影相关产业,为国产动画片的主题探索提供创新思路。网络作品大部分都应用了超现实建构的手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形式,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国产动画电影的本土化。国产动画电影可以从网民那里获取灵感,汲取最新鲜、最受欢迎的素材。电影产业内部的协调发展对国产动画片题材的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国产动画电影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实现了中国精神的弘扬和传播。国产动画电影正在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但是各个产业整合发展的策略却依然不够明确。

  三、国产动画电影的创作发展新路径

  (一)强化互联网营销思维,建立完整的动漫产业链

  强化互联网营销思维,建立动漫产业链,成为我国动漫电影创作发展的第三种趋势。就当前来看,需用互联网思维发展国产动漫,即利用互联网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载体,并对互联网的用户进行深入调研,注重与受众建立情感上的连接,尤其是对年轻受众进行深入研究,对年轻人喜爱的渠道和内容进行分析,注重口碑建设及内容社交,通过趣味话题等精准营销方式,扩大动漫群体,提升年轻人对动漫的认知。另外,国产动漫还要善于联动其他产业,打造动漫IP发展的产业链,与各种周边衍生品产业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

  (二)根植本土化,突出创新元素

  讲好中国故事、抒发好中国情感,是中国动画电影转型的关键。应将本土文化的精髓深入到动画背景的设计、经典人物建构及制作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中国文化本身也出现了新的样态,要让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焕发新的活力,就必须融合现代文化,充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不断融合新的元素,突破中国动画的发展瓶颈,使其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建立良好的中国形象。《哪吒》的成功,开启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通过改编、改写和加工传统文化,为国产动画电影注入时代色彩,获得巨大成功,也侧面印证了任何文化只有与当代人建立对话关系,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我们更应充分发挥固有的文化优势,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三)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深耕口碑价值

  技术要服务于剧情,但是如果没有技术支撑,再好的剧情也难以展现出价值,国漫的崛起就在于技术的支持。比如在动画片《大禹治水》中首次使用4K技术来制作动画,将大禹波澜壮阔的治水历程用超高清的4K画面呈现出来,不仅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不屈不挠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让观众感受到传统与现代力量的碰撞与融合。再如《哪吒》中,用融媒体、H5和VR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收获良好口碑。多元的媒介传播渠道,帮助动画电影创造更好的市场收益,扩大电影的产品线。

  (四)加大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加强文化创新体系的建设

  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资金、人才、技术、渠道等方面向高水平国产动画作品倾斜,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同时,要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传播体系,健全文化创新的激励与保障机制,促进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

  四、结语

  动漫IP的创作日益成为一种热门文化现象。虽然近几年我国动漫IP的产品创作和开发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整体创造和开发环境依然受到较大的限制。国内动漫IP产业的发展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动漫产业需要创作和开发出更多有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优质动漫IP。

  参考文献

  [1].张建琴,黄发柏.国产动漫电影的风格及文化张力[J].电影文学,2015(11):109-111.

  [2] .蔡骐.社会化网络时代的媒介文化变迁[J].新闻记者,2015(03):36-41.

  [3] .陈莉.国产动漫电影全营销模式探究[J].电影文学,2015(03):74-76.

  [4] .聂欣如.中国动画表演的体系[J].文艺研究,2015(01):108-116.

  [5] .丁未,郑旭莹.政策扶持下动漫产业的困境与悖论——以深圳为个案[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12):96-101.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原文出处:李蕾.国产动画电影的创新路径研究——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J].视听,2021(02):52-5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